天長附近的新四軍戰鬥:之後皖南事變的源發點
天長淪陷
民國27年(1938)12月14日拂曉,揚州日軍司令小川加滕率領千餘日軍,由六合經馬集、汊澗、石樑、蔡家河、護城橋,從北門進入天長城,同日,揚州日軍宣撫班300餘眾同偽綏靖隊400餘人,由揚州經大儀、仁和、汴橋、八里岔,從南門入城。從此天長城區及東鄉一帶淪於敵手。
常備隊攻打天長城
民國28年5月24日,縣長石經閣命錢懷寶率常備隊夜攻天長城,西鄉、北鄉的後備團作第二梯隊,配合行動。常備隊一部登梯越過城牆,攻入城內,擊斃日軍副司令官平野祐芳及守衛。日軍不明底細,倉猝向東門撤退。錢部入城後,既不擴大戰果,又未發出聯絡信號接應第二梯隊進城參戰,而是下煙館找妓女,搶劫商店。退至東門的日軍乘機整隊反撲,封鎖四門,錢部欲退無路,只得爬上城牆,跳牆逃命。城外後備團因失去聯絡,又見日軍反撲,遂動搖後撤,混亂中常備隊傷亡甚重。戰鬥結束後,日軍在城內大肆搜捕,血腥鎮壓。
開闢天長抗日根據地的戰鬥
民國28年12月中旬,新四軍第五支隊第八團第二營營長朱紹清率4個連,夜襲秦欄鎮,經過40分鐘戰鬥全殲偽軍兩個中隊,生俘40餘人。民國29年元月中旬,新四軍蘇皖支隊與第五支隊第八團會師於六合縣竹鎮,29日,在兩縣邊境的橫山,反擊日偽軍的合擊,斃傷日軍100餘人,偽軍200餘人,俘虜日軍2人。兩支部隊積極開展武裝抗日和宣傳統戰工作,振奮了人民的抗日情緒,迫使天長之敵不敢輕易出城,為開闢天長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半塔保衛戰天長戰鬥
民國29年3月,國民黨江蘇省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乘新四軍五支隊增援淮南津浦路西反摩擦戰鬥之機,調集10個團1萬餘眾向五支隊後方機關所在地半塔集及其附近地區發動大規模圍攻。天長、六合、盱眙、嘉山等縣常備隊亦配合行動。本縣新街、虞窪、汊澗、張公鋪一線為韓部主力的集結地區。
3月21日,戰鬥打響。駐半塔的五支隊留守部隊英勇反擊,堅守待援。26日,路西戰鬥取得勝利,四、五支隊主力和蘇皖支隊星夜兼程回師路東,向三河進發,逕抄韓部後路。蘇中新四軍挺進縱隊副司令葉飛率5個營,從吳橋西渡運河,過天(長)揚(州)公路,直趨馬集、汊澗馳援。29日,新四軍江北部隊兵分三路全面反擊。新四軍四支隊七團與葉飛的挺進縱隊在擊潰韓部獨六旅後,在馬集會師,然後向汊澗、銅城方面追擊;五支隊十五團的一、三營橫掃釜山之敵後向銅城方向緊追;韓部各路數次反撲,均被擊退。4月8日,韓德勤部隊被迫退至三河以北。此役共殲敵3000餘人,打開了淮南津浦路東抗日鬥爭的新局面。
平息大通暴亂
民國29年6月26日晚,國民黨盱眙縣長、盱來天三縣遊擊司令秦慶霖乘新四軍主力西進之機,指使國民黨盱眙縣黨部常務委員吳靜修和國民黨大通鄉鄉長陶育箴等,帶領地主武裝數十人,從蔣壩小堆頭偷渡三河,潛至大通鎮北劉家營。事先聯繫好的各保保長亦率所屬自衛隊到劉家營集中。由潛伏大通曾任過鄉約的沈萬源帶隊,於午夜襲擊大通鎮公所。次日拂曉,參加暴亂的各保長帶領所屬自衛隊齊襲大通鎮,分頭捕殺農會幹部。抗日民主政府的民運幹部和工作人員10餘人被俘,數名農會幹部被殺害。大通鄉農會理事長馬志高脫險後直奔汊澗鎮,向新四軍江北軍政干校報急。下午,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和五支隊司令部得悉馬壩、崗村、泥沛灣、東陽城等地亦同時發生暴亂和秦慶霖已派補一旅渡三河南下策應。當即決定星夜以軍政干校學員隊主攻大通鎮,司令部特務營全部出動分頭鎮壓。駐銅城鎮的獨四團一部直趨東陽,次日拂曉前與盱眙獨二團等會師馬壩,切斷暴徒歸路,阻擊南下之敵。大通鎮與各地暴徒不堪一擊,倉惶向三河北逃竄,秦部於馬壩亦被擊敗,逃遁蔣壩。28日,路東保安處進駐大通,發動群眾,展開政治攻勢,處決了曾象坤父子等一批首惡分子。鞏固了新生的抗日政權。 小關戰鬥民國29年7月,天長獨立團副團長程啟文率領二、四兩個連開赴小關,協助農民自衛隊,圍殲駐小關的國民黨殘部張笑天和土匪頭目王富林合流的獨立大隊。主攻部隊從大路發起攻擊,直搗匪巢管家台。另外兵分兩路分頭堵截。一路從蒲東乘10條船堵住大王廟口,防匪向北逃竄;另一路由龍岡向南推進,堵住私鹽港,防匪從南面向高郵湖逃跑。是役活捉張笑天,擊斃王富林,繳獲步槍百餘支,機槍7挺,短槍8支,子彈數千發,俘虜138名。
粉碎日偽秋季「掃蕩」
民國29年9月初,日偽軍萬餘人以來安、六合、天長、高郵、明光、五河、張八嶺7個據點作依托,分7路,對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大舉「掃蕩」。9月5日夜,天長日偽軍1700餘人,經十八里集、石樑、新街分兩路進犯汊澗。6日拂曉江北軍政干校六隊、七隊於北大橋與敵激戰整日,掩護機關幹部和群眾轉移。黃昏時日偽軍向大田郢、半塔進發,與干校增援部隊混戰一夜。當晚六合的日偽軍400餘人,經馬家集以西向汊澗增援。7日上午9時,進攻汊澗之敵分三路向半塔前進,其中一部300餘人在釜山與干校二、六隊遭遇,激戰整日,其餘的日偽軍沿途亦遭干校阻擊。8日晨由汊澗進佔大田郢的日偽軍轉回汊澗,9日轉向石樑,10日晨經便益集向大通鎮、銅城鎮進攻。13日大通、銅城之敵退回天長轉向揚州。12日大田郢的日偽軍一部向釜山進擾,與特務連和七團二營激戰。日軍占釜山後,13日晨襲擊汊澗江北軍政干校,當日轉回竹鎮。路東軍民歷經12天英勇奮戰,粉碎了這次「掃蕩」。路東大「掃蕩」後,天長的日軍又於9月下旬某日拂曉,以1個中隊日軍和1個大隊偽軍開赴石樑,妄圖圍殲獨四團,破壞秋收。清晨5時,日偽軍過石樑,預先埋伏這裡的獨四團憑借有利地形,居高臨下與敵展開激戰,同時派出小股部隊,迂迴敵後燒燬木橋,斷其歸路。日軍腹背受擊,數次反撲,均被打退。一連連長彭思忠耳朵被擊穿,仍繼續指揮戰鬥。經過3個小時的激戰,日偽軍遭沉重打擊,後由縣城日軍接應,從水路退回天長。
天、儀、揚反點線戰鬥
民國30年4月中旬,為打擊日偽軍的「蠶食」政策,新四軍二師主力和地方武裝在天(長)、儀(征)、揚(州)地區展開反點線連續戰鬥。參戰部隊有第四旅第十二團,第五旅第十五團及路東軍分區部隊。14日,十五團攻打金家集,由二營主攻,三營打援和破壞公路橋樑,路東聯防司令部的獨四團鉗制襲擾天長之敵與防堵從水路出援的高郵之敵。經一夜戰鬥,斃、傷日偽軍100餘人,生俘偽軍40餘人。 日軍在接連受挫後,採取報復行動,與第十二團激戰於天(長)六(合)交界的金牛山。十五團在大井趙、長興集、鄭家集一線阻擊,與十二團配合行動。激戰1日,殲敵290餘人。這次反點線戰鬥,共殲日偽軍800餘人,拔除據點10多座,粉碎了敵人「蠶食」、偽化根據地的企圖,鞏固了路東根據地。 粉碎日偽午季「掃蕩」民國30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日偽軍5000餘人「掃蕩」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5月28日揚州、天長的日偽軍300餘人,由天長向西佔領石樑,並欲西犯汊澗。天長獨立營與五旅十三團在石樑西南興隆集一帶與日偽軍激戰1日,日偽軍被迫退回石樑。下午7時,十三團轉移便益集一帶相機殲敵;獨立營亦奉命撤向汊澗,掩護縣委機關乘夜間向張公鋪、銅城方向轉移,以便與四旅十一團和五旅十三團取得聯繫。不料敵在張公鋪喇叭塘一帶埋伏,當天長縣委機關轉移通過該地時,即遭敵伏擊,獨立營被衝散,7人被俘,拂曉,敵進攻張公鋪。此時,四旅十一團打退敵人的進攻後,南下佯攻天長城,五旅十三團於便益集埋伏,日偽軍由石樑退保天長城。此次「掃蕩」又被粉碎。 岳廟戰鬥 民國30年夏秋間,天長獨立團在石樑區西石大鄉民兵基於大隊的配合下,夜襲天長西門外二里許的東嶽廟(今火葬場)偽軍據點。晚10時許,部隊出其不意,摸掉崗哨,攻進據點大院,偽軍在睡夢中束手被擒,僅40分鐘,全殲守敵,生俘100餘人,繳獲機槍兩挺,步槍百餘支。 小紅廟戰鬥 民國32年2月下旬,天長日偽軍100餘人由護城橋到護大鄉搶掠。天高支隊二連在護大鄉民兵積極配合下,在小紅廟附近予以痛擊,擊斃日軍7名,打傷日偽軍10餘名,奪回被搶的衣物。戰鬥中二連五班班長顧德寬等3人犧牲,8人負傷。
反擊日偽春季「掃蕩」
民國34年2月14日,日軍華中派遣軍第十三軍團山本旅團千餘人,由揚州經天長向高郵湖西岸抗日根據地進犯。15、16兩日,路東抗日武裝一部與進攻楊村、龍岡、銅城的日軍西垣大隊激戰於楊村、龍岡西。日軍由楊村繞道龍岡,佔據金溝等地,企圖配合淮北之敵,打通淮河、運河交通線。16日夜,天長縣總隊拔除天長城外的日偽據點,消滅偽軍一個班,在新四軍二師部隊和地方武裝襲擾反擊下,日軍於4月17日逃回高郵。, 攻打護城橋 護城橋據點的日偽軍經常搶掠、騷擾護大鄉等地,對根據地威脅甚大。民國34年5月5日日偽軍再次「掃蕩」護大鄉,鄉民兵指導員、民兵英雄胡國章為掩護戰友英勇犧牲。天高支隊決心拔除這一據點。7月上旬,天高支隊一營配合護楊區隊和武工隊,於晚11時發起進攻。戰鬥打響後,天長城日軍分水陸兩路前來增援,遭到伏擊,退回縣城。經過一個小時的戰鬥,天高支隊攻佔據點。打死打傷偽軍7名,俘32名,繳獲甚多。並拆毀了碉堡、炮樓、竹城、鐵絲網和木橋。天高支隊三連連長葉道玉,指導員汪立柵在戰鬥中犧牲。
收復天長
民國34年8月17日晚,新四軍淮南獨立旅旅長羅占雲率獨四團包圍天長城,天高支隊和縣武工隊配合行動。旅部設在西門外的茶庵,天高支隊包圍南門,另有一部埋伏在城東仁和集附近。事先,羅占雲旅長要地方幹部找來百餘隻狗,關在一處,是夜槍聲、狗吠聲傳數里以外,縣城之敵驚恐不安。18日,獨四團增援六合。19日夜,日偽軍和偽縣政府人員分乘兩輛汽車向揚州撤退,出東門後先沿途炮擊,以防埋伏,天高支隊在仁和集同日軍小有戰鬥。20日,天高縣委、縣政府和天高支隊進入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