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為何說魏延兵出子午谷偷襲長安實為拙計? | 陽光歷史

 

A-A+

揭秘:為何說魏延兵出子午谷偷襲長安實為拙計?

2016年04月28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329 次

      根據《魏略》記載: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安西將軍夏侯懋鎮守長安,魏延向諸葛亮獻計兵出子午谷偷襲長安,仔細分析,實為拙計!《魏略》記載魏延的計策如下:" 聞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應是負五千人十日糧),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聞延奄至,必乘船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咸陽以西可定矣。」

  分析魏延的計策若要成功,至少需要以下四個條件:(1)魏延五千精兵必須10日內兵臨才長安城下(偷襲只帶10日口糧);(2)長安守將夏侯懋必須聞風而逃;(3)諸葛亮大軍必須在20內到達長安,以形成夾擊長安之勢;(4)魏國的援軍20日內到不了長安。

  其實這四個條件都很難實現:

  (1)魏延五千精兵必須10日內兵臨才長安城下:子午谷全長360餘里,從當時蜀軍所在地南鄭至長安,路途足有八百里開外,要讓全身重甲的士兵在崇山峻嶺中10天奔行800餘里實為不易;途中若遭遇大雨等惡劣天氣,勢必延誤行期,10天內到達更是牽強;魏軍司馬懿等軍事大家何嘗不知子午谷是連通魏蜀的捷徑,一旦途中稍加設伏,足以讓魏延的5000精兵困餓死於途中,甚至全軍覆沒。(2)長安守將夏侯懋必須聞風而逃:夏侯懋用兵雖然很齷齪,可好歹是名將之後(夏侯淵之子,後過繼於夏侯惇)。一旦遺傳因子起了點作用,堅守長安哪怕三天,足以讓魏延的5000精兵士氣全無(魏延只帶10天口糧)。兵無糧自敗,何談攻取一座堅如磐石的長安城!退一步分析,即使魏延攻取了長安,如果夏侯懋敗逃時毀糧毀城,蜀軍仍然無法立足於長安,不戰自敗!

  (3)諸葛亮大軍必須在20內到達長安,以形成夾擊長安之勢:從子午谷到長安,諸葛亮的數萬大軍要行走千里棧道,途中若遇風雨等惡劣天氣或者意外的魏軍阻擊也未嘗可知。一旦魏軍的援軍搶先到達,不僅魏延的5000精銳付之一炬,諸葛亮的主力大軍也勢必陷入進退兩難之窘境!(4)魏國的援軍20日內到不了長安:要知道魏國交通便利,一馬平川,援軍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聚集於長安,魏延的判斷很可能是一廂情願!綜上所述,此計中魏延的表現很像紙上談兵的第二個完美趙括,實在不值得很多人為之津津樂道,此計也絕非奇計,只能算是九敗一勝的險計而已!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