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東吳君主孫權為何逼死陸遜的深層次原因 | 陽光歷史

 

A-A+

揭秘:東吳君主孫權為何逼死陸遜的深層次原因

2016年09月24日 三國皇帝,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603 次

  孫權和陸遜:陸遜(183—245),是三國時期的重要的人物,對三國的局勢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學術界對陸遜的研究並不充分,多是從陸遜為將、為相的角度出發,分析陸遜的軍事、政治、法律才能,少數的幾篇文章研究了陸遜與江東政局的關係,其中田餘慶先生的兩篇文章《孫吳建國的道路》和《暨艷案及相關問題》,對陸遜與孫權的關係有簡單但非常重要的論述,王永平先生的《陸遜與孫權之關係及其政治悲劇之原因考證》對陸遜與孫權關係有較詳細的論述,朱子彥先生的《論陸遜》比較詳細的論述了陸遜的功績。本文試圖通過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從陸遜與孫權的關係入手,揭示陸遜在陸氏宗族內部地位的變化,陸遜與孫權關係的變化,從而進一步思考孫權在穩定政局上所做的努力,陸遜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以期有助於加深對孫權政局的理解與認識,同時豐富陸遜的形象。

  江東陸氏,「世江東大族」在江東有著重大的影響,在東漢末期,處於家族族長地位的應該是陸遜的從祖陸康。陸康時任廬江太守,很有政績,陸遜因為少孤,得到了陸康的照顧,所以陸遜「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這時的陸氏仍然是強盛的。不過,在東漢末期的軍事鬥爭中,陸康與袁術結怨,袁術派遣孫堅的長子孫策攻打陸康,城破,陸康不久也病逝了。陸氏「宗族百餘人,遭離饑厄,死者將半」。本來興旺的陸氏,因此戰受到了極大的損失。而此時的陸遜,在戰前已被陸康派潛回了家鄉吳郡,「康遣遜及親戚還吳」,並且,「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廬江之戰發生於公元194年,陸遜此時也不過十餘歲,而能夠得以為陸康綱紀門戶,可見陸遜的才能是很出眾的,亦可以說明回到吳郡的陸康這一支的成員中人才不多。

  陸康這一支受廬江之難,損失慘重,但陸氏宗族本是吳郡吳人,根基部分並未被摧毀,是陸氏整個宗族勢力仍然強大的原因。不過,在封建的家族制下,雖然陸康這一支受到了巨大的損害,但無疑仍然是陸氏的領袖。回到吳郡的陸氏成員中,陸績與陸遜是同樣主要的人物。陸績是陸康的少子,在封建家族長下,有著陸氏嫡宗的身份,所以雖然陸績年幼,卻當之無愧地是陸氏宗族的代表者。而陸遜因為父親去世得早,並沒有大的家庭背景,在家族地位上,是不能和陸績相提並論的。在輩分上,陸績是陸遜的叔父,這兩層的關係,導致在陸氏宗族內部,陸績的地位要遠高於陸遜,陸遜只能居於陸績之下,而這一狀況也是被江東人士所認可的。《三國誌》記載:「孫策在吳,張昭、張紘、秦松為上賓,共論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績年少末坐,遙大聲言曰:『昔管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車。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童蒙,竊所未安也。』昭等異焉。」可見,陸績雖然年紀小,但是能夠參與到孫策的會議中,說明了陸氏在江東的地位高,亦可說明,陸績是陸氏的代表人物,且被孫策所承認。從陸績的言語又可知,陸績是不親和孫氏的。由於孫策對廬江的攻打,導致了陸康的死亡,作為陸康少子的陸績仇恨孫氏是很正常的。不過,陸氏和孫氏的關係很微妙,「孫堅與同郡大族陸氏,如前所述,無嫌隙亦少瓜葛」。二者的結怨只是因為孫策對廬江的攻打,但當時的孫策也是聽命於袁術,所以在道理上,二者的仇恨有緩和的空間,剛剛佔有江東的孫氏迫切的需要大族的支持,而陸氏宗族謀求發展自然也需要與孫氏聯合,孫陸之間有著互相合作的需要,這是孫策請陸績參加會議的原因。但是,陸績對孫氏的仇恨,導致孫陸的聯合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層次上,不可能十分融洽,這對雙方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陸績由於出身的原因,即不是嫡宗,父親又早逝,幾乎沒有背景可言,而陸遜的優勢在於,自己已經長大,能夠謀求自身發展,父親死後,長於陸康府,與陸康的關係非常親近,甚至曾綱紀陸康之門戶,在陸氏宗族的地位還是有一定的份量的。在陸績與孫權冷淡的情況下,此時的陸遜積極地參與到孫權的政權建設中,「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這是《三國誌》中所記載的陸遜前期的從政情況,雖然陸遜的官職並不高,但可見其態度至少是溫和的。陸遜此時最主要的突破是藉著鎮壓會稽山賊潘臨的機會,得到了招兵的權利,「部曲已有二千餘人」,有了軍事上的地位。

  陸遜的積極態度,無疑會令孫權重視,也會令陸氏宗族重視。曾經為陸康綱紀門戶的陸遜,很容易被陸氏宗族所認可。在陸績不能帶領宗族走向繁榮的情況下,陸遜則是很好的宗族領袖繼承者。

  孫權經過對東吳地區初步穩定後,更進一步的深化發展是其目標,在江東大族政治的影響下,若想加大發展,加強與大族的合作是孫權的必然選擇,陸氏作為世代大族,在江東有著重要的影響力,與陸氏的進一步聯合是孫權迫切需要的。「孫權出於使其政權逐步江東化的需要,非借重吳會大族特別是吳郡顧、陸不可。就陸氏而言,在陸績身上,轉圜的餘地是不存在的。所以只有在陸績之外,另找他人。而陸遜終於被孫權認識到是合適人選」。但是,孫權要想聯合陸遜,表現的不能太過分。孫權看重陸遜,一是陸遜的才華,二則是陸遜背後的陸氏宗族,其中,宗族的原因會更大一些。孫權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得到陸氏宗族承認的,得到江東大族認可的陸遜,孫權必須小心謹慎地拉近與陸遜的關係,不破壞陸遜在江東士族中的形象,不給他人以道德指責的借口。同理,陸遜亦知陸氏宗族才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只有得到陸氏宗族的支持,他才能展現自己,所以此時的陸遜也不能和孫權聯繫得太過密切。

  阻礙在兩人間的道德因素,正是時任陸氏宗族領袖的陸績,陸氏世為大族,家風嚴謹,少孤的陸遜又曾得到陸康的庇護,由於這兩方面的原因,陸遜若與孫權交往過密,在陸氏宗族內部則會受到指責,從而得不到陸氏宗族的支持,得不到宗族支持的陸遜對於孫權來講顯然用處不大,因此陸遜不能跨越陸績,向孫權過分的示好。陸績本身對孫氏不滿,孫權出於政局穩定的需要,並未對陸績採取行動,但是出於政權深入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聯合陸氏是孫權必須的選擇,而為了聯合陸氏,排擠陸績,令陸遜成為陸氏的代表,是孫權必須要做的。


  陸績是族長,是陸遜的叔父。陸績成年以後,成為了經學家。「績容貌雄壯,博學多識,星歷算數無不該覽。虞翻舊齒名盛,龐統荊州令士,年亦差長,皆與績友善」,「績既有躄疾,又意存儒雅,非其志也。雖有軍事,著述不廢,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於世」,《三國誌·吳書·顧邵傳》中說,「邵字孝則,博覽書傳,好樂人倫。少與舅陸績齊名,而陸遜、張敦、卜靜等皆亞焉」,說明陸績不僅在地位上高過陸遜,在名譽上也要高於陸遜。在東漢時期,時人對名譽非常重視。既是陸氏的族長,又是經學的大家,使孫權也不得不忍讓陸績的態度。但是為了聯合陸氏,掃平陸遜發展的道路,排擠陸績,已經是孫權必須的策略。最後,陸績被孫權以「直道」的借口,「出為鬱林太守」。這樣,陸遜則成為陸氏在都內的領袖。不過即使陸遜成為陸氏的領袖,亦不能立即與孫權展開積極的合作,因為沒有合適的與孫權積極合作的名分,陸遜不能違背了陸績的政策。

  為此,孫權為了令陸遜能夠積極參與到政權建設,想到了一個好方法,那就是聯姻。孫策死後,史料中可見留下三女一男,一女嫁給了顧氏,一女嫁給了朱氏,還有一女嫁的就是陸遜。江東顧陸朱張四大族,佔了三個,很明顯,這是孫權加強與大族關係的政治手段。體現在陸遜身上尤其突出。孫策死時為二十六歲,兒女肯定不大,陸遜只與孫策相差八歲,是與孫策同輩的人物,而陸遜卻娶了孫策的女兒,年齡上的差距十分明顯,所以,其中的聯姻政治的意味非常強烈。

  筆者認為這一婚事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自然是孫策的女兒長大成人,到了結婚的年齡;其次,陸遜以前的妻子或者去世,或者無子。《三國誌》記載,陸遜「長子延早夭,次子抗襲爵」。陸抗是孫策的外孫,陸延則無記載,可能是也是孫策的外孫,即使不是,由於「早夭」,亦可算是陸遜無子的。只有當陸遜的妻子去世或者無子的條件成立時,陸遜與孫策女的婚事才能是名正言順,不被詬病。而從孫權與陸遜行事謹慎上看,當時情形大概是這樣的。

  孫策女婿的身份,使陸遜能夠名正言順地參與到孫氏政權的建設中,至此,無論陸遜怎樣的積極,都不過分。這是孫權想要看到的,也是陸遜想要看到的。

  孫權把陸績出為鬱林太守,其實並不像出虞翻那樣狠,並且,孫權給予了陸績一定的補償,「加偏將軍,給兵二千人」,這自然是孫權安撫陸氏宗族的需要,可知陸氏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陸績既然被貶在外,陸遜則正當地成為陸氏宗族的領袖,孫權的目的達成了。陸績出鬱林的日期不得而知,但是鬱林所在的交州,至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歸於孫權統治,「建安十五年,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所以孫權出陸績當在建安十五年之後。陸遜娶孫策女的具體時間亦不可得知,但在《三國誌》的史料安排上,把這件事排在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陸遜討伐費棧之前,可推測陸遜娶孫策女在建安二十一年前,這與陸績出為鬱林太守的時間有著先後性,二者必然有相互的聯繫。筆者推測,很可能是孫權此時有意加強與江東大族的合作,又看好了陸遜這一人才,為了抬高陸遜在宗族中的地位,孫權將陸績出為外郡,陸遜成為都內陸氏宗族的領袖。不過這時陸遜要想積極參與孫氏政權建設,依然缺乏道德上的支持。於是孫權採取了聯姻政策,以孫策女許配陸遜,讓陸遜以孫氏女婿的身份,參與到孫權的政權建設中,這樣孫權與陸遜的聯合就順理成章了。

  由此推論,孫權將陸績貶出外郡,其實是場陰謀,否則孫權不會將直道了十餘年的陸氏宗族領袖陸績輕易地貶出去,這是為陸遜的發展掃平道路,陸遜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在都內的陸氏宗族的代表。而孫氏與陸遜的聯姻,更是能夠加深孫陸兩方面的聯合的程度,這對孫陸兩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由此亦可知,孫權也是非常想加深與陸氏的合作的。從中可見,雖然此時的江東大族並未得到孫權的重用,但是孫權已經很重視與江東大族的聯合了。

  陸遜為了自身的發展,為了陸氏宗族的發展,為了孫氏江東政權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和孫權合作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君臣相和的局面,為江東穩定的政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惜,陸遜與孫權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有很大的分歧,引發了孫權的猜忌,導致了君臣關係最後的不諧,最後自己憂憤而死,是非常可惜的。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