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古代醫師的智慧:利用患者的羞恥心理治療疾病
利用心理療法治病,不只現代人懂,古代醫師也常施用。
清代的《續名醫類案》中,就記載了這麼一起真實病例。當時,有名因眩暈而臥病不起的婦女,來求名醫傅青診治。結果,傅青開出的藥方是「軟石湯」。病婦丈夫按傅青的吩咐,要將石頭煮軟,讓妻服下。
哪知,煮了幾天幾夜,石頭堅硬如初。這幾天裡,病患的丈夫渴了,就喝點水;餓了,隨便塞點乾糧;困了,就瞇著眼小睡片刻。幾天下來,整個人都脫了形,邋遢不堪。病者見狀,大受感動,掙扎著起身,和丈夫一起煮石頭。
直至此時,傅青才道出原委。病患眩暈,是因為心中的鬱怒所致。要令其能起床,就得化解鬱怒。愛是驅散鬱怒的良藥,於是傅青故意開出「軟石湯」,讓其夫展現出情比金堅的一面,感動了妻子,心中的鬱怒自然驅散。這麼一來,病就不藥而癒了。
若說這起病例,是利用正面的心理力量,那另一起,則是從反面為之。
《傷科匯纂》中,記載了這麼一個病例。有名女子,腿骨脫臼,找大夫診治。大夫匆匆將牽引端固定後,就藉故離開。女子大腿外露,又羞又臊,拚命往裡縮。結果,這麼一用力,腿骨就因此而復位,恢復了正常。
在後一起病例中,大夫利用的是患者的羞恥感。通過令其產生羞恥感,進而下意識地反抗與掙扎,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患者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受心理因素的影響,通過習慣性的行為方式,一步步照著大夫的設想來走,結果就不藥而癒了。
可見,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的心理力量,只要利用得當,都是治病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