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太子疑案:到底真實的太子死於何人之手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軍隊直逼紫禁城,形勢萬分危急,皇宮內一片混亂。陷於絕境的思宗,令太子、定王、永王出逃,以期來日再興復明朝。從此,這幾位皇子逃往何處,是死是活,成為當時一大疑案。稍後,在南明和清初又接連發生了幾起「偽太子案」,使得此案愈發變得撲朔迷離。
太子下落的傳聞真偽難辨
思宗共有七個兒子,到甲申之變時,太子十六歲、皇三子定王十二歲、皇四子永王十歲,其他皇子都已早逝。遵照思宗的旨意,太子、定王、永王分別前去投奔成國公、嘉定侯、田皇親:由於時間倉促,太子來不及到成國公府,隱藏於民間。永王、定王則一起到了嘉定侯府。
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進入北京,下令搜尋皇太子及二王。二十日清晨,思宗的岳父嘉定侯周奎把永、定二王交出。據說,太子也被李自成的軍隊搜獲,並且太子與李自成之間還有一段對話。太子挺立不屈,鎮定自若,問李自成:「為何不殺了我?」李自成說:「你無罪,我豈能妄殺!」太子道:「既然如此,那麼請聽我言:一,不可擾我祖宗陵寢;二,速葬我父皇母后;三,不可妄殺我百姓。」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東征吳三桂時,太子曾被封為宋王,定王、永王也隨軍前往。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太子、定王、永王的下落誰都不清楚,或說曾被吳三桂奪去,或說定王已在城南遇害。清軍入京後,也未見到太子及二王。明末清初諸多史料中也記載不一,甚至在《明史》中,也只是記載:「賊挾太子西逃,不知所終。」不得不承認有關太子下落的傳聞實在是真偽難辨。
思宗死後,太子及二王的下落,關係著明朝國祚的延續,成為明朝遺老遺少關注的焦點,以至於南明、清政權都視為棘手的問題。對於反清復明的志士來說,也不失為一面好的旗幟。因此,稍後的北京、南京都曾出現過太子,民間也流傳著太子出家為僧的故事,有關太子的真偽就成了明末清初的一個大議題。
「燙手的山芋」:
多爾袞將北京「太子」殺害於獄中
崇禎十七年(1644)十一月的一天夜裡,一個貌似太子的男子,在常侍太監陪同下,來到嘉定侯周奎府中。周奎佯裝不識,讓他的侄子周鐸喊長平公主前來相識。長平公主一見,兩人就抱頭痛哭。長平公主與太子均是周皇后所生,周奎為其外祖父。甲申之變時,氣急敗壞的思宗親手揮刀砍傷女兒長平公主後,公主便一直在周府中養傷。長平公主為太子的親姐姐,不可能認錯,可見太子不是假冒的。
於是,周奎舉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禮。禮畢後,周奎詢問太子連日來的經歷。太子說:「城陷當天,我一個人藏在東廠門外。一天夜裡,又潛至東華門,投奔到一家豆腐店中。店小二收留了我,讓我換了衣服,在灶前燒火。唯恐敗露,待了五日,將我潛送至崇文門外的尼庵中,說我貧困無處可去,尼僧不曾懷疑,遂留我居住了半月。常侍(太監)偶然來見尼僧,發現了我,覺得這也不是久留之地,於是將我帶回,藏在密室,所以至今得以無恙。聽說公主在此,特前來相見。」說罷,與公主哭別而去。
幾天後又來,公主送他一件錦袍,告誡他:「(你)每次前來,皇親上下都以禮相待,外面肯定會生疑,今日出去了,千萬不要再來了。」十九日,太子又來周府,周奎暫留他住下。
二十二日,周奎與侄子周鐸商量:太子不可久留,否則必將受牽連,不如讓他逃走。於是要求太子自稱姓劉,扮成書生,否則就將他送往官府。當晚,周奎便命家人把太子逐出門外。太子一出去,就被京城巡邏的清兵以「犯夜」罪逮捕,送交給刑部,草草審理後,斷為假冒太子,押入獄中。
對於這個「燙手的山芋」,清廷確實很為難,無論是殺是留都很麻煩。若是留他,前明的忠臣義士就會打著他的旗號前赴後繼反清;若是殺了他,清朝精心炮製出來的「為爾雪君父之仇」的幌子就會不攻自破。
清朝攝政王多爾袞不愧是精明的政治家,十二月初十,他出來表態了:我自有安排,你們又何必苦苦相爭?太子真偽都無妨,如果真是太子,當以禮相待,封為王爵;如果是假冒的,則嚴懲不貸。然後宣佈:太子繼續押於監獄。
結果,凡是爭言太子為真的官員,如刑部主事錢鳳覽、御史趙開心等都處以死刑。可見他所謂的「優以王爵」,只不過是冠冕堂皇的幌子罷了,清廷絕不願意真太子的出現與繼續存在。後來由於廷臣的一再請求,趙開心得以免於死刑,錢鳳覽斬首改為絞刑。第二年四月初十,清朝公開榜示天下,斷定太子是假的,同時卻秘密將太子殺害於獄中。
這件事情的始末,詳細記載於明末遺老錢士馨編的《甲申傳信錄》,與《明史》中李自成封太子為宋王的情節有所出入。當然這也只是關於崇禎皇太子傳聞的一種說法,太子究竟死了沒有,依然是個謎。而且,稍後南京又出現了一個「太子」。
大敵當前:
南明朝廷因「太子」真偽的爭議導致內訌
清朝入主北京後,馬士英擁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了南明小朝廷。雖然福王政權自稱是繼承明朝的正統,但是對於崇禎太子,他們和清廷一樣,也仍然認為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皇太子一出現,福王的地位勢必會受到威脅,這當然是他們不願見到的。因而福王即帝位後,為安撫人心,口口聲聲稱要恭迎大行皇帝梓宮及皇太子,但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根本沒採取任何措施。
不久,福王政權就傳出皇太子、定王、永王都遇害的消息,並且在大學士馬士英的一手策劃下,將大行皇帝追諡號為烈皇帝、廟號為思宗,接著趕緊追諡太子為獻愍,永王為悼、定王為哀,弄得有模有樣,似乎太子真的亡了。
然而當時的遺民並不相信皇太子真的已死,人們仍在期待太子有朝一日突然復出。在這種背景下,關於皇太子的傳說愈加變得撲朔迷離,較為流傳的一種說法,大致如下。
吳三桂從李自成手中奪走太子後,曾經曉諭臣民,不久即將奉太子入京即位。但由於清朝不准吳三桂進京,他便在途中放了太子。太子被人引導進入皇姑寺,然後與太監高起潛一起逃往天津,浮海南下,前往揚州。
高起潛打聽到南明並不歡迎太子,不知所措。為了避免禍事纏身,欲加害太子。他的侄子高夢箕(原任鴻臚寺少卿)認為不妥,於是便帶著太子渡江,輾轉來到蘇州、杭州。一路顛簸勞累,在元宵節觀燈時,看到四處歡慶的場面,想著自己身在異鄉。不禁浩然長歎,不小心被路人發現。高夢箕害怕此事會連累自己,立即趕往南京向馬士英告密。於是馬士英派太監李繼周前往迎接太子。
順治二年(1645)三月初一,皇太子被接回了南京,福王先派人把太子安置到興善寺暫住,並派兩名太監去見太子,以辨認真偽。結果,兩個太監一見太子,就抱頭痛哭,見天寒地凍,太子衣裳單薄,便急忙脫下衣服給太子穿上。福王得知後,大怒,說:「真假未辨,如何能這樣?即使太子是真,讓位與否,還要看我願不願意,這廝竟敢如此!」接著,福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死了兩名太監,賜死李繼周,企圖殺人滅口,掩蓋事實真相。
然而南京城內的官員們聽說太子已到,無不歡欣鼓舞,紛紛前來拜訪,向太子遞送名片的人絡繹不絕。當時,南京市民都傳聞弘光朝廷欲絕先帝血脈。他們對於馬士英把持弘光朝廷非常不滿,普遍加以抵制,馬士英以為太子是假的,輿論越以為是真的。因此,到最後,弘光政權雖然不承認太子的真實性,卻也不敢加害太子。
南明混亂的局勢,使得對馬士英早已不滿的寧南侯左良玉,乘機大做文章,責問:「滿朝文武大臣只知道逢迎君主,不顧大體,流賊李自成尚且能對太子禮遇,不敢加害,為何一家人反倒視為仇敵了呢?明明知道窮究下去無用,為什麼非要輾轉追問,加以株連,使得普天同怨呢?皇上聽信少數人的言論,只與二三奸臣守天下,決無此道理。」於是左良玉在發佈了一通聲討宣言後,便以此為借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兵東下,聲稱是奉了太子的密詔帶領隊伍來救援的。
大敵當前,南明小朝廷卻因為太子真偽的爭議導致內訌,事態愈發不可收拾。
清軍南下:
統帥多鐸處死南京「太子」
正當南京糾纏於太子的真偽,鬧得不可開交時,清軍乘機大舉南下,進逼南京,一時間形勢危急。五月初十,福王在太監與衛兵的簇擁下,從通濟門逃出南京城,前往太平府避難。次日,馬士英倉皇逃離南京。南明福王小朝廷至此土崩瓦解。南京市民數百人衝進監獄,救出太子,擁至武英殿,群呼萬歲,儼然又成立了一個小朝廷。
只可惜五天之後,五月十五日,清軍就進入南京城。當時,清軍的統帥豫王多鐸問:「太子在何處?」降清的忻城伯趙之龍說:「太子是假的,真名叫王之明。」多鐸不以為然:「逃難之人,自然改姓易名,若說姓朱,早就被你們殺了。」已降清的保國公朱國弼解釋:「太子原也不承認,是馬士英策劃的。」多鐸笑道:「奸臣!奸臣!」當天晚上,趙之龍就帶著太子來到多鐸的軍營,多鐸離席迎接,要太子坐在自己的右側,相去不過丈許。
多鐸命令已降清的劉良佐前往黃得功軍營捉拿福王。五月二十五日,劉良佐押解福王回到南京。福王乘坐一頂無幔小轎,蒙著包頭布,身穿藍布衣,用油紙扇遮著臉,昔日弘光皇帝的威風已蕩然無存。路旁民眾個個唾罵,甚至投擲瓦礫。
多鐸設宴招待剛擒獲的福王,並將他的位置安排在太子之下。席間,多鐸屢屢責問朱由崧,為何妄稱位?朱由崧被問得汗流浹背,一言不發。
太子也發難:「皇伯親自下令召我來,卻不認,又改我姓名,對我用刑,難道是奸臣所為,皇伯還不知嗎?」朱由崧支支吾吾,不敢出聲,一直俯首到終席。多鐸對太子故作親暱姿態,顯然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目的是徹底孤立福王,分化和瓦解反清力量。
據傳說,幾個月以後,多鐸北上,將太子、福王都帶走了,隨後均被清廷處死。至於太子真偽尚未定,但清朝還是將他處以極刑,致使太子一案更加難辨真偽。
思宗死後的短短幾個月中,北京、南京先後出現了兩個太子,孰真孰偽,眾說紛紜。明史專家孟森認為北京出現的太子是真的,只是清朝站在改朝換代的立場,不願承認前明的皇太子,以避免政權交替之際引起動盪與不安。至於南京出現的太子是假的,但百姓痛恨弘光政權朱由崧,所以寧願相信是真太子。
陳寅恪先生認為,萬歷時代「爭國本」時,東林人士支持太子常洛反對福王常洵(即朱由崧的父親),所以在思宗死後,東林人士必然與福王朱由崧相抗衡。馬士英以為假,輿論越以為真,其間或多或少夾雜著「黨爭」色彩,是東林、復社人士故意與馬士英唱對台戲。這種說法為南京假太子案提供了一種解釋思路,但畢竟缺乏實證,難以令人信服。
難解之謎:崇禎太子出家為僧?
政治風雲變幻莫測,使得崇禎皇太子案成為一個難解之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出現的太子與南京出現的太子不論孰真孰偽,都已經處死。在這樣的形勢下,即便真太子在世,也不敢拋頭露面。因而民間還流傳,崇禎太子在粵東嘉應陰那山靈光寺出家為僧。
李自成攻破北京擒獲太子後,將他與東宮侍讀李士淳等人一起交給劉宗敏關押。大西軍西撤途中節節敗退,自顧不暇,他倆乘戰亂結伴逃了出來。為了躲避各種勢力的追尋捉拿,兩人歷盡艱辛,終於逃到了李士淳的家鄉粵東嘉應州(今廣東梅縣)的陰那山。崇禎太子眼見清朝鐵騎席捲江南、明朝復興的希望逐漸化為泡影,自己偏處一隅,沒有什麼可資憑借,心灰意冷之下,只好面對現實,削髮為僧。
這種說法的依據是,梅縣地區長期以來流傳著一個「太子菩薩」的故事。在明光寺中,長期供奉一位和尚的神位,名字很怪,叫做「太子菩薩」。每當新谷登場,該寺住持便僱人挑著「太子菩薩」的神牌到鄉間化緣募捐,以所得供「太子菩薩」。久而久之,「太子菩薩」被訛傳為「稗子菩薩」。據稱他的原身是明末一位和尚。李士淳編的《陰那山志》收錄了兩首詩:
誰人伸臂劃虛空,裂碎迷雲千萬重。掌握明珠山吐月,周天星斗五輪中。
天畫棋盤星作子,指彈日月照將軍。不知何處神仙著,花落棋聲迅耳聞。
詩的作者期待有一位能人幫助自己「裂碎迷雲」,實現「天畫棋盤星作子」的抱負。這一抱負頗有帝王之氣,恐非一般僧人所能為。
在《嘉應州志》裡,有關於李士淳的記載,他曾任山西翼城令,因為治行卓異,授翰林院編修,充東宮講讀。後來闖王陷都,潛遁歸里。另外,在清朝康熙年間劉廣聰修的《程鄉里志》中也說李士淳「逆闖陷都,身受刑笞,不污偽命,潛遁歸里」。這些記載都表明李士淳曾經被李自成俘虜,並且受過刑,隨後又逃回廣東。太子因與他有舊,很可能也一同逃回。
由於崇禎太子的身份實在過於特殊,加之政治上的原因,李家也沒敢說出事情的真相。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了,太子一案才不必再顧及政治上的風險,禁忌漸少。李士淳(又名李二何)的後人李大中在《二何先生事略》一文中公開宣稱,其祖曾救過崇禎太子。他不僅提到了李士淳回到家鄉後的所作所為,而且指出那位和尚就是崇禎太子。但這種說法畢竟只是一家之說,沒有什麼相關的佐證。
由此可見,崇禎皇太子之謎在當時對於清朝、南明或者一般民眾,都是一個不可等閒視之的重大政治問題。當政者,無論是南明小朝廷,還是清廷都不認太子,唯恐太子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而民間,對明朝有感情的遺民們又企圖保護太子,那些反清復明的義士也一次又一次地以此為旗號。至於太子究竟飄零何處,至今仍是一個謎,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