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通俗小說醜化了數千年的張士貴:大唐騎兵名將
張士貴(586~657),唐代名將。本名忽垏 ,新舊《唐書》皆有傳,祖籍盂縣上文村。史載說他自幼學武,「善騎射,臂力過人」,「彎弓百五十斤,左右射無空發」。和「三箭定天山」的白袍薛仁貴一樣的英勇善戰,隋末聚眾揭竿起義,後歸順李淵,在完成唐朝統一大業和邊境擴張的戎馬生涯中屢立戰功,先後任右光祿大夫、右屯衛大將軍、左領軍大將軍等職,
並被封為虢國公、勳國公。唐顯慶初年(公元657)病故,謚號:襄,享年72歲,
但是這一切真實的歷史記載並未給張士貴留下好名聲。無疑,張士貴是一個被許多代許多人記住了的歷史人物,但是被人們記住了的他,卻是另外一付模樣——嫉賢妒能,迫害忠良,甚至謀反朝廷等,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極其繁榮昌盛的時代,同時也是張氏家族大放光彩的時代。張氏家族中不僅有為唐王朝的建立和鞏固出生入死、建功立業的軍功世家,而且有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安邦治國的宰相望族。張氏家族的文治武功在唐朝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張士貴(公元586~657年),本名忽垏,後更名士貴,字武安。官左領軍大將軍,封虢國公,子孫襲爵。卒後唐高宗為他舉辦隆重葬禮,贈輔國大將軍,謚號曰襄。當朝宰相上官儀親自為他撰寫墓誌銘,對他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屢建戰功的一生給予極高的評價。又詔贈東園秘器,並給儀仗之榮、陪葬太宗於昭陵。家族之榮耀與顯赫達到了頂點。
張士貴的祖籍是山西盂縣上文村。其曾祖張俊,官北魏銀青光祿大夫、橫野將軍;祖父張和,官北齊開府車騎將軍;父張國,仕隋朝歷任陝縣主簿,硤州錄事和參軍,以軍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盧氏縣,張士貴就出生在這裡。張士貴及其子孫為李唐王朝南征北戰,戍守邊防的經歷在山西盂縣上文村祖墳的墓碑中,均有記載。從九世孫張崇嗣至二十一世孫張書,生前居官在外,死後均葬上文祖墳,且有墓碑記載其業績。盂縣上文遂以張士貴及其裔孫而聞名。隋朝大業末年,張士貴在虢州聚眾反隋,後投奔李淵,被封為光祿大夫。按照李淵的旨意,在河南攻城略地,發展勢力。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淵攻下隋都長安後,派相府司馬劉文靜經略河南。劉文靜以張士貴為嚮導、以所佔地盤為依托,在河南戰場奪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李淵對屢建戰功的張士貴大加獎賞。隋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淵在長安稱帝時,指名要張士貴進京奉見,並加官通州刺史。從此張士貴便成了李唐王朝的一位叱吒風雲的名將。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張士貴跟隨秦王李世民西征,奪取了消滅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杲的勝利。接著,張士貴又被任命為「馬軍總管」,以劣勢的兵力擊敗了王世充的五萬馬步聯軍勁旅,創造了以少勝多的騎兵戰例。
武德二年,張士貴在李世民的統率下,渡過黃河在山西擊敗勾結突厥的劉武周割據勢力,取得了山西會戰的重大勝利。唐高祖對張士貴的卓越戰功,破格賞賜。武德三年,張士貴又跟隨李世民進軍河南,憑借他在河南征戰多年的優勢,大敗王世充和竇建德。此後,又跟隨李世民東征河北。由於張士貴多次跟隨李世民屢建戰功,遂被授為秦王府將軍,成為李世民的嫡系和心腹。武德九年,在李世民奪取皇位的「玄武之變」中,張士貴又立有大功。《舊唐書太宗本紀》明確記載:「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李世民從自己的經歷中深知「玄武門長上」職務之重要,所以他稱帝后,立即任命張士貴為「玄武門長上」,成為禁衛軍的首腦。貞觀七年(公元633年),西南發生暴亂,唐太宗任命張士貴為「行軍總管」前去平定。
貞觀十五年,雄據漠北的薛延陀統軍南犯,唐太宗組織五路大軍進行反擊,張士貴一路出雲中,大敗敵軍。其他四路亦都捷報頻傳,薛延陀不得不遣使求和。戰爭結束後,張士貴立即被召回京,依然統率禁軍。貞觀十八年,唐太宗詔令調集糧草,招募軍士,準備東征高麗。山西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薛仁貴到張士貴軍營應募,成為其部屬。次年三月,張士貴以「遼東道行軍總管」的名義跟隨唐太宗東征高麗,十月還師,無結果。但「安市大捷」卻是這次東征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這次戰鬥打響後,張士貴首先率領精部隊衝鋒陷陣,薛仁貴身穿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殺入敵陣的英勇形象,給親臨前線的唐太宗留下了極為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後來唐太宗曾對薛仁貴說:「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東征回師後,薛仁貴一直跟隨張士貴守衛玄武門。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張士貴致仕,薛仁貴接替了守衛玄武門的重任。次年,山洪暴發,由於薛仁貴奮力呼喊,救了高宗一命。高宗特賜他御馬一匹。顯慶三年(公元658年),薛仁貴二次東征高麗時,張士貴已經離開了人間。因此,張士貴對其部屬薛仁貴始終是信賴、器重並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然而北宋以後出現的講述隋唐故事的話本、小說和戲劇,卻把張士貴說成是舊勢力的代表,編造了許多迫害薛仁貴的故事,所有這些,純屬虛構。這是宋代及其以後的文人學士為了通過講述歷史,影射和抨擊當朝權貴而虛構的,都是特有所指的。因此,虛構的歷史上的張士貴是截然不同的。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張士貴謝世後,陪葬太宗於昭陵。
摘自《中華姓氏譜·張姓卷》
張士貴,虢州盧氏人,本名忽垏。彎弓百五十斤,左右射無空發。隋大業末,起為盜,攻剽城邑,當時患之,號「忽垏賊」。高祖移檄招之,士貴即降,拜右光祿大夫。從征伐有功,賜爵新野縣公。又從平洛,授虢州刺史。帝曰:「顧令卿衣錦晝遊耳。」進封虢國公、右屯衛大將軍。貞觀七年,為龔州道行軍總管,破反獠還,太宗聞其冒矢石先登,勞之曰:「嘗聞以忠報國者不顧身,於公見之。」累遷左領軍大將軍。顯慶初,卒,贈荊州都督,陪葬昭陵。
摘自《新唐書》
張士貴者,虢州盧氏人也。本名忽垏,善騎射,膂力過人。大業末,聚眾為盜,攻剽城邑,遠近患之,號為「忽垏賊」。高祖降書招懷之,士貴以所統送款,拜右光祿大夫。累有戰功,賜爵新野縣公。從平東都,授虢州刺史。高祖謂之曰:「欲卿衣錦晝遊耳。」尋入為右武候將軍。貞觀七年,破反獠而還,太宗勞之曰:「聞公親當矢石,為士卒先,雖古名將,何以加也!朕嘗聞以身報國者,不顧性命,但聞其語,未聞其實,於公見之矣。」後累遷左領軍大將軍,改封虢國公。顯慶初卒,贈荊州都督,陪葬昭陵。
摘自《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