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能臣廉吏何易於:老百姓為其官員考評鳴不平
從生理角度而言,小胳膊擰不過大腿,但套用句廣告詞:一切皆有可能。
唐懿宗時期(大約)的何易於,就是一位將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的人。比如說,他的最高職位僅是個縣令,翻開正史,為縣令單獨立傳的大概不多見,何易於卻在《新唐書》裡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再比如,他原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可以讓唐僖宗的上柱國(勳稱,相當於現在的上將)孫樵先生為他親入民間訪遺拾漏、撰寫人物「通訊」。
何易於的小胳膊咋就那麼「粗」?
何易於不知是什麼地方人,不知出身如何,是通過什麼途徑擔任益昌(今四川廣元)縣令的。不過歐陽修還是通過舉例子,為我們記錄下了他的「猛藥」之「配方」,從中足以窺其擰大腿的全過程。
當時利州刺史名叫崔樸,一見這個姓,大家可能會想起著名詩人崔護,沒錯,他們都出自河北定州豪族崔氏。在門閥士族橫行的唐代,崔樸無疑是個「大腿」極粗的傢伙,有背景,又擔任一方諸侯。
有一年春天,崔樸來了雅興,帶一幫賓客出去遊覽踏青,他們乘的船路過益昌附近時,風向變了,開始逆水行舟,於是派人徵集當地百姓挽纖拉船。何易於接到通知後,二話沒說,撩起官服,自個兒做了縴夫。
崔樸奇怪了,問何易於:你做父母官的,怎麼連個老百姓也叫不來?何易於回答說:「如今是春天,百姓都在地裡忙著耕種養蠶,唯獨我沒事做,可以擔負您安排的勞役。」瞧這話說的,不溫不火,以退為進,合情合理,如槍似匕,把崔樸大人聽得無地自容,趕緊和賓客們騎馬離開了。
何易於用「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的「配方」,調製成一劑羞死人的「猛藥」,成功地擰了崔樸的「大腿」。這就啟示我們,對於官場裡的某些不良傾向,不能做旁觀者,不能做局外人,「玩太極」沒用,要敢於直面問題,下大力氣,下真工夫,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看似不爭,其實是爭,關鍵在於一個「矜」字,你「矜」得好,「矜」得正確,小胳膊也能擰大腿。
實際上,地位尊崇的孫樵之所以屈身甘為「記者」,也正是因為何易於的君子之行。在他撰寫的《書何易於》文中說,何雖「不得志於生時,必將傳名於死後」。其言之鑿鑿,得益於他在益昌縣的深入「採訪」。
話說有一年,孫樵下基層,途經益昌縣時,碰到一群老百姓攔車,吵吵著討說法。孫樵很納悶,也很好奇,便問個究竟。老百姓說:「皇上下詔書,考察各級官員,我們何縣令為什麼才得個 中上 ?」什麼叫「中上」?原來,唐朝考核官員,分三等九級,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得了上等,即可陞官,得了中等可以保官,得了下等就會丟官。在老百姓的心裡,何易於無論如何都應該得個「上上」等,所以為他鳴不平。
孫樵在朝為官多年,常下基層,但從未遇到過這種事兒,於是決定把事情搞個清楚。通過詢問得知,何易於為官不計個人得失,甚至寧願犧牲朝廷考核時尤其注重的某些「政績」,比如當時考核制度要求地方官向百姓催徵賦稅,他卻不斷向上級打報告申請放寬期限,朝廷要求地方官跟上司搞好關係,他卻一毛不拔,從不送禮行賄,朝廷要求地方官捉拿更多的盜賊,他卻沒有盜賊可捉,等等。
孫樵感慨萬千。所謂「爭者,人之所本也」。何易於到底何許人?為何他能放棄「人之所本」的地位之爭,卻做到了不懦弱退縮,為百姓利益的高尚之爭、抱負之爭?抱著這些問題,他便進一步訪問了何易於的事跡,遂有「必將傳名於死後」的結論。
小胳膊也能擰大腿,說白了,講究的是一種正氣,是勤政愛民的正義力量,而非生理上的強力所為,是爭的大境界:不爭,不足以立世;不讓,不足以成功。遇到那些只知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大腿們」,請伸出你的小胳膊使勁地擰上一擰。不必擔心擰不過,正如毛澤東曾說:「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至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