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為何三換太子?宋太宗為什麼要兩次廢太子
不管宋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謀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終了太宗一朝,始終無法擺脫太祖的陰影。太宗繼位之後,面對的一個頭疼問題就是如何對待此後的皇位繼承。按照「金匱之盟」約定的兄終弟及,趙廷美是皇位第一繼承人,並由趙廷美傳回太祖之子趙德昭。但這是太宗所不願意看到的。經過種種手段,太宗終於清除了幾個可能染指皇位的兄弟、侄子,為自己兒子登基掃清了障礙。
一換太子
太宗長子元佐自幼聰明機警,長得又像太宗,頗為太宗喜歡。元佐有武藝,善騎射,還曾經隨太宗出征過太原、幽薊。太宗迫害廷美時,元佐頗為不滿,力加營救,請免其罪,但未能成功。後廷美死於房州,元佐得知此事,悲憤成疾,竟然發狂。左右僕從若有小錯,元佐即以刀棒傷人。太宗命太醫治理,才稍有好轉。
然而,雍熙二年重陽節,太宗召集幾個兒子在宮苑中設宴飲酒作樂,因元佐病未痊癒,就沒有派人請他。散宴後,陳王元佑去看望元佐。元佐得知設宴一事,說:「汝等與至尊宴射,而我不預焉,是為君父所棄也。」忿氣難平,一個勁喝酒。到了半夜,索性放了一把火焚燒宮院。一時間,殿閣亭台,煙霧滾滾,火光沖天。太宗得知後,猜想可能是元佐所為,便命人查問,元佐具實以對。太宗怒不可遏,欲絕父子之情。眾人營救不得,元佐被廢為庶人。有人說元佐是在裝狂,以表示對父親的不滿和對皇位的拒絕。
二換太子
在元佐焚宮這件事中,有一特殊人物,即陳王元佑。宴會後,陳王元佑去太子元佐府中,不知說了什麼竟惹得太子元佐縱火焚宮,而後太宗認為太子元佐宮中起火並非偶然,決意廢太子元佐為庶人,陳王元佑是否對太宗說過什麼,也難以查明。雍熙三年七月,陳王元佑改名元僖,並封開封尹兼侍中,成了准皇儲。
趙普上《諫雍熙北伐》奏疏,頗得太宗嘉賞。後來准皇儲元僖也上疏論及伐遼之事,為太宗採納。太宗、元僖和趙普在處理對遼事宜方面有了很多的共識。元僖見太宗優待趙普,便與趙普交好,更是上疏建議太宗重新任用趙普為相。端拱元年,趙普第三次為相,威權一時又振。竭力支持和拉攏趙普的准皇儲元僖也晉封許王,更加鞏固了皇儲地位。趙普罷相後,准皇儲元僖又與另一位宰相呂蒙正關係密切。
然而,事不如人願。淳化三年十一月,准皇儲元僖早朝回府,便覺得身體不適,不久便去世了。太宗極為悲傷,罷朝五日,贈皇太子,並寫下《思亡子詩》。元僖之死,據傳是其侍妾張氏下毒所致。元僖不喜正妻李氏,寵愛張氏。張氏欲下毒毒殺李夫人,但誤毒死元僖。張氏恃寵驕橫,對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罰,甚至有棰死者,但元僖並不知情。張氏又逾越制度葬其父母。太宗後來探知其事,大怒,遣使按問。張氏自縊身亡,左右親吏都被處罰,其父母墳墓亦被毀去。太宗又下詔停止元僖的追贈儀式,降低其葬禮的規格。元僖本得太宗喜愛,又與宰相交好,朝中還有不少大臣建議立他為太子,本是春風得意之時,卻死於非命,而死後又被太宗所厭,實是可歎。
三換太子
元佐被廢,元僖暴死,儲位空缺,馮拯等人上疏請早立太子。這是個敏感問題,太宗正為此心煩,便將馮拯等人貶到嶺南。自此以後沒有人敢議論繼承問題。不過,太宗本人被箭傷所擾,也知該早立儲君,便就此私下詢問寇准。在寇准的支持下,襄王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恆。
太宗冊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師人見到太子都歡呼道:「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得知後很不高興,召寇准說:「四海心屬太子,欲置我何地也?」皇帝尚在世,太子如此深得人心,自然為皇帝所忌,有哪個皇帝不想權力為自己所操控呢?況且早在安史之亂中,太子李亨遙拜唐玄宗為太上皇而自立為帝;五代以來,子侄逼宮之事更是史不絕書,因此太宗心中不痛快。幸得寇准說:「陛下擇所以付神器者,顧得社稷之主,乃萬世之福也。」太宗聽後才消氣,請寇准喝酒,大醉方罷。
隨著病情加重,太宗又開始設法保住太子皇位。在此情況下,大臣呂端被推到了風浪之顛。呂端為相時已61歲,為人穩重、鎮靜,信奉黃老思想,這與太宗晚年所持清靜無為的政治信仰相符合,因此頗得太宗賞識。據說在重用呂端之前,太宗曾寫過《釣魚詩》,詩云:「欲餌金鉤深未達,磻溪須問釣魚人。」這是太宗以周文王自詡,而將呂端比做姜太公。當時曾有人反對用呂端為相,說他為人糊塗,太宗說:「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呂端果然不負所托。至道三年三月,太宗駕崩,李皇后與宦官王繼恩等人企圖撇開太子趙恆,另立元佐為帝,幸得呂端處置得當,才得以保證趙恆登基為帝,便是後來的宋真宗。太宗的去世,標誌著宋朝開創局面時代的結束,守成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