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留下的禍端:藩鎮割據間接導致了五代十國 | 陽光歷史

 

A-A+

唐德宗留下的禍端:藩鎮割據間接導致了五代十國

2016年07月23日 帝王將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47 次

  大家都知道,唐朝滅亡主要是因為藩鎮割據,導致中央權威越來越弱,最後,不但唐朝被滅,還導致了五代十國的大亂局。那麼,李唐王朝的統治者為什麼沒有盡早解決藩鎮割據的問題呢?這主要是因為,統治者錯過了最佳的能解決的時機,到最後想解決卻又無力解決了。而最有希望徹底解決藩鎮割據問題的時期,是唐肅宗和唐德宗時期,可惜都沒有抓住寶貴的機遇。

  唐德宗是多情皇帝唐代宗的長子, 在位26年。在唐朝皇帝中,比他在位時間長的只有高宗和玄宗,太宗在位也不過23年。他登基以後,大有圖強復興的雄心壯志。即位之初,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實施革新,果敢有為。但是,德宗採取的很多措施都因為安史之亂後唐帝國的積重難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儘管初見成效,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當德宗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後,他的雄心竟然消失殆盡。德宗一生中,無論是性格還是行動,都充滿了矛盾和悲劇色彩。

  由此可以看出,唐德宗開始不僅有解決藩鎮問題的意願,還有行動。公元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鎮節度使李寶臣病死。按照以往藩鎮節度使死後將職位和土地傳給子孫的規矩,他的兒子李惟岳上表請求繼承父位。德宗早想革除藩鎮父子相傳、不聽命朝廷的弊端,堅決拒絕了這一要求。但事情顯然沒有那麼簡單,這種輕率處理的做法,導致了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節度使梁崇義和李惟岳結成聯盟,準備以武力抗拒朝廷。德宗沒有審時度勢,接著採取了以藩鎮打藩鎮的辦法,雖然開始獲得一些戰果,但終究遭致了參與朝廷削藩戰役的幽州節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滿,使形勢逆轉。公元782年,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魏博田悅稱魏王,「四鎮」以朱滔為盟主,聯合對抗朝廷。同時,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不久又稱楚帝),與四鎮藩鎮勾結反叛。戰火一下從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東都告急。德宗慌忙調遣前往淮西前線平叛的涇原兵馬前去平叛,但路過長安時,由於出征的軍隊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賞賜,加上供應的飯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不滿發生了嘩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涇師之變」。

  這次兵變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德宗不得不像曾祖父唐玄宗一樣從長安倉皇出逃至奉天(今陝西乾縣)暫避。後來在太子(後來的順宗李誦)和渾瑊率領禁衛軍的抵抗下,加之前線的李晟、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等軍從河北撤軍勤王,德宗才躲過了這場危機。不過由此之後,德宗的削藩之戰也被迫終止,他的鬥志也從煙消雲散。

  此後,為了安定國家的大局,德宗不得不降下了歷史上有名的「德宗罪己詔」。將此次藩鎮作亂的錯誤全部承擔了下來,德宗在此次挫折後,對藩鎮由強硬的武力征服轉為姑息,使登基以來解決藩鎮問題的大好形勢和良好機遇,也轉瞬即逝。日積月累,藩鎮割據專橫的局面愈演愈烈,遂成積重難返。而且,德宗還開創了宦官專權的時代,史學家往往把宦官專權稱為唐晚期政治腐敗和黑暗的表現之一,這一狀況的最終形成,與德宗對宦官態度的改變有直接的關係。

  自德宗朝之後,中央一般都由宦官專權,地方則由藩鎮割據,形成這種局面縱使太宗在世恐怕也難以扭轉乾坤了。唐德宗由一位意氣風發,有所作為的皇帝,逐漸蛻變為懦弱、猜忌且庸碌無為的皇帝,主要是受到了「兵變」和藩鎮的威脅,喪失了鬥志。至於削藩的失敗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德宗沒有把握好藩鎮的總體形勢,沒有採取「緩圖、巧為」的策略;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德宗意志不夠堅定,謀劃不夠深遠。畢竟天下大事,欲有所圖,必有所謀,才有希望獲得成功。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