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玠吳璘:讓金兀朮割須而逃的南宋「兄弟名將」
一提起南宋的名將,一般人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岳飛、韓世忠以及張俊、劉光世等「中興四將」。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川陝前線,還有一對兄弟將領,他們抵抗金軍,守衛著南宋在四川一帶的領土長達十多年,他們曾讓在戰場上不可一世的金國名將、「四狼主」兀朮」割須」而逃。
但由於受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的影響以及後來民間文學對岳飛抗金的過度傳播,使得他們兄弟二人的抗金事跡逐漸淡出了普通人的視野。因此許多人對他們並不瞭解,有讀者對二人提出疑問,本文就歷史記載對他們兄弟二人生平做簡要的解讀,以饗讀者。
吳氏兄弟二人,哥哥吳玠,字晉卿,1093年出生;弟弟吳璘,字唐卿,1102年出生,德順軍隴干(今甘肅靜寧)人。兄弟二人出身軍旅之家,自幼習文修武,善於騎射。吳玠很早就從軍,在與西夏以及江南方臘的戰鬥中,作戰勇敢,嶄露頭角,曾以百名騎兵,斬首敵軍一百四十級。
1127年開封陷落,徽欽二帝北遷,北宋宣告滅亡。1128年金軍渡過黃河,進入陝西境內。吳氏兄弟二人率軍作為先鋒,在青溪嶺挫敗金軍,追殺30餘里。此後兄弟二人因作戰勇敢,得到了當時主持川陝軍務的宣撫使張浚的重視,吳玠被封為統制、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吳璘執掌帳前親兵。
1130年金軍統帥完顏婁宿與撒離喝率軍長驅而入,吳玠率軍在彭店擊敗敵軍,金軍將領撒離喝被嚇得啼哭而去,於是軍中送給撒離喝一個外號「啼哭郎君」。但此後宋朝內部矛盾重重,將帥失和,張浚與吳玠最終將大將曲端置於死地。這也是吳玠一生中的一個污點。
同年9月張浚調集吳玠等5路大軍,共步、騎18萬人,號稱40萬,與金軍在富平激戰,結果宋軍慘敗,「五路皆陷,巴蜀大震」。兵敗如山倒,軍心渙散之際,吳氏兄弟召集幾千殘兵歃血為盟,在入川的門戶和尚原地區安營紮寨,積粟繕兵,以阻擋金兵入蜀。
1131年金將烏魯折合、沒立分兩路進兵,企圖在和尚原會師。吳玠利用有利地形,輪番攻擊先到達的烏魯折合所部。和尚原地區山谷路狹多石,馬不能行,金人無法發揮騎兵的優勢,只得捨馬步戰,結果宋軍大獲全勝。金軍退到黃牛鋪一帶時,又遇上暴風雨,士氣衰落,只得狼狽而逃。另一路金軍也被吳玠的部將擊退。
1127年開封陷落,徽欽二帝北遷,北宋宣告滅亡。1128年金軍渡過黃河,進入陝西境內。吳氏兄弟二人率軍作為先鋒,在青溪嶺挫敗金軍,追殺30餘里。此後兄弟二人因作戰勇敢,得到了當時主持川陝軍務的宣撫使張浚的重視,吳玠被封為統制、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吳璘執掌帳前親兵。
1130年金軍統帥完顏婁宿與撒離喝率軍長驅而入,吳玠率軍在彭店擊敗敵軍,金軍將領撒離喝被嚇得啼哭而去,於是軍中送給撒離喝一個外號「啼哭郎君」。但此後宋朝內部矛盾重重,將帥失和,張浚與吳玠最終將大將曲端置於死地。這也是吳玠一生中的一個污點。
同年9月張浚調集吳玠等5路大軍,共步、騎18萬人,號稱40萬,與金軍在富平激戰,結果宋軍慘敗,「五路皆陷,巴蜀大震」。兵敗如山倒,軍心渙散之際,吳氏兄弟召集幾千殘兵歃血為盟,在入川的門戶和尚原地區安營紮寨,積粟繕兵,以阻擋金兵入蜀。
1131年金將烏魯折合、沒立分兩路進兵,企圖在和尚原會師。吳玠利用有利地形,輪番攻擊先到達的烏魯折合所部。和尚原地區山谷路狹多石,馬不能行,金人無法發揮騎兵的優勢,只得捨馬步戰,結果宋軍大獲全勝。金軍退到黃牛鋪一帶時,又遇上暴風雨,士氣衰落,只得狼狽而逃。另一路金軍也被吳玠的部將擊退。
金軍初戰失利大為光火,金兀朮召集各路人馬10萬人,架設浮橋跨過渭水,在寶雞一帶設置連珠營,壘石為城,與吳玠所部夾澗對峙,大戰一觸即發。10月金軍向和尚原發起進攻,吳玠命諸將挑選精弓強弩,組成「駐隊矢」,分番迭射,連發不絕,繁如雨注。在稍稍頂住金軍的攻勢後,吳玠挑選精兵從後切斷金軍糧道。
兀朮見形勢不妙,於是決定撤兵。金軍在夜間撤至神坌時突遭宋軍埋伏,金軍被打的大敗,兀朮身中流矢,僅以身免,混戰中他竟然割須換袍而走。此戰對金軍的打擊非 常之大,因為這是其在滅遼破宋以來遭到的第一次大潰敗,史書記載「金人自入中原,其敗衄未嘗如此也。」此戰後吳玠被封為鎮西軍節度使,吳璘被封為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
此後金人又與吳氏兄弟先後在饒風嶺、武休關等地激戰,雙方互有勝負。1134年金兀朮、偽齊的劉夔率10萬大軍攻佔和尚原,吳玠率軍退守階州,金軍乘勢鑿崖開道,循嶺東下,直趨蜀中門戶仙人關。吳玠率萬人據險固守,弟弟吳璘率兵轉戰七晝夜,才與吳玠會師,隨即宋金雙方展開一場血戰。
金分軍為二,兀朮列陣於東,韓常列陣於西,對宋軍發起猛攻。吳玠、吳璘利用「駐隊矢」,遏制金軍的攻勢,同時派遣精兵手持長刀大斧從左右夾擊金軍。戰況十分慘烈,激戰中金兀朮麾下猛將韓常被箭矢射中左目,金軍陣腳大亂,敗退而去。經此一戰,「金人自是不敢窺蜀者數年」。
1139年宋金開始議和,吳玠被任命為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職掌南宋川陝的軍政。而也就是在此時,他也走到了生命的終點。當傳旨的內侍抵達仙人關後,吳玠只能被人攙扶著聽旨。宋高宗得知消息後,急忙派遣御醫前往,但還未抵達,吳玠一命嗚呼,時年47歲。對於他的死因,史書上有明確的記載,嗜好女色、服用丹藥,「故得咯血疾以死」。
哥哥吳玠死了,該輪到弟弟吳璘施展才能了。1140年金人敗盟,開始大舉入侵,吳璘奉命節制陝西諸路軍馬。當年的「啼哭郎君」撒離喝率大軍渡過黃河佔據長安,直取鳳翔,宋軍各路兵馬被隔斷,遠近震恐。此時擔任川陝宣撫使的胡世將召集諸將商議,參謀官孫渥認為河池不可守,想要退保仙人原。吳璘厲聲呵斥道:"懦語沮軍,可斬也!璘請以百口保破敵。"連胡世將也被吳璘的勇氣振奮了,他指著自己的帳篷說道:"世將誓死於此!"
吳璘合會各路軍隊,先後取得一些小的勝利。撒離喝十分生氣,率兵在百通坊,列陣二十里,吳璘率軍奮戰攻破金軍。1141年金將胡盞、習不祝合軍五萬屯駐劉家圈,吳璘用自己新發明的「疊陣法」與金軍激戰。最終金人大敗,降者萬餘人,胡盞逃到臘家城,吳璘率軍圍而攻之。正在此時,吳璘接到朝廷撤兵的詔書,吳璘慨歎之下,只得撤退。
同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達成,那個曾讓金人付出慘重代價的和尚原被割讓給金國。但吳璘本人是幸運的,他沒有像岳飛那樣遭到迫害,也沒有像韓世忠那樣解去兵權。1161年金主完顏亮背棄盟約,入侵南宋,病中的吳璘率兵抵抗。宋孝宗即位後,發起「隆興北伐」,吳璘也率兵在川陝一帶遙相呼應。
此後吳璘和朝中文臣以及當地文官發生矛盾,遂於1165年入朝,拜見已經成為太上皇的宋高宗時,君臣感慨萬千。趙構歎曰:"朕與卿,老君臣也,可數入見。"在京期間,太上皇、皇帝慰問的使者相踵於道,甚至派皇子謁見。最後吳璘被封為太傅、新安郡王,仍然兼任宣撫使。臨別前吳璘哭泣著向趙構辭別,趙構也非常不自在,於是他解下自己的佩刀賜之,說道:"異時思朕,視此可矣。"
吳璘回到自己的駐地漢中後,修整恢復過去的塘堰,灌溉幾千頃田地,對老百姓幫助極大。此外吳璘針對金人的作戰優勢,曾著有兵法兩篇。1167年吳璘病死,時年66歲。
吳氏兄弟守衛川蜀三十年之久,宋史評價道:「方富平之敗,秦鳳皆陷,金人一意睨蜀,東南之勢亦棘,微玠身當其衝,無蜀久矣。」直到現在川陝一帶還有許多吳氏兄弟的廟宇。那麼問題來了,那為何吳氏兄弟不如岳飛等人知名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兩點:
1. 從當時全局戰略來說,宋金雙方爭奪的重點是東南江淮、荊襄地區。因為這才是南宋王朝的政治中心、經濟命脈所在。例如在宋元戰爭期間,四川已經被元朝攻破,但南宋依靠著襄陽保衛戰,仍然能夠支撐多年。
2. 吳氏兄弟多年積累起來的聲望被 後世子孫毀之一旦。1206年吳璘的孫子、鎮守川蜀的宋將吳曦叛宋降金,自稱蜀王。但他王爺夢僅存在41天,最終吳曦被殺,吳氏一門被殺者極多。這畢竟是叛國之罪,所以最終吳家80年所積累的榮耀功勳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