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效治國的周穆王是怎樣教導下屬為官的?
周穆王這個人,姓姬名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一是享壽105歲,可能是史上最長壽的帝王;二是最早造訪西域,他去西域會見西王母,比有名的漢代張騫通西域早了近千年;三是制定了包括後代廣泛使用的墨、劓、臏、宮、大辟等3000條刑罰,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系統的刑法文獻;四是武功卓絕,曾西征犬戎,俘虜他們的五個大王。東征徐國,通過聯合楚國的力量,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亂。其國力之強盛達到了周朝時的頂峰;五是其故事世代流傳,乃至被後人編成了神話,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神話色彩的帝王之一。
如果揭開周穆王身上的神秘面紗,我們會發現,他實際上是史上治理國家最有成效的帝王之一,其成就比後世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毫不遜色。這尤其體現在他的用人上,讓我們看看他是怎麼樣教導下屬為官的。
周穆王做君王有極深的憂患意識。大儒荀子有一句名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水能覆舟。」後世的唐太宗把它當做口頭禪,表現出極強的憂患意識。周穆王執政時的心情比唐太宗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在任命君牙為大司徒時,描述自己的心情為「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譯成白話就是「我心裡的憂慮危懼,就像踩著虎尾和走在春天的冰上」,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所以他「中夜以興,思免厥愆」,解釋成白話就是「甚至半夜起來,也要想法子避免過失」,這說法就頗似諸葛亮為完成劉備的統一大業「夙夜憂慮」、「寢不安席,食不甘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情。周穆王把自己對國事的憂慮化做對臣子的勉勵上,主要有三點:
一、「爾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爾之中」,這是對臣子自身的要求。譯成白話就是「你自身能正,人民不敢不正;民心沒有標準,只考慮你的標準」。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上樑不正下樑歪。周穆王對臣子提出的要求突出了一個「正」字,做官的是個正派人,不搞歪門邪道,你統治下的人民就不會走上邪路,做官的為人標準,就是人民的做人標準。周穆王說得多好啊,現在我們提「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和周穆王所提的「民心沒有標準,只考慮你的標準」異曲同工,是一個道理。現在我們國家,人民總痛恨社會風氣不好,社會風氣不好的根源是什麼?按周穆王的看法,首先應該是「官風」不好,是官場的不良風氣影響了社會風氣,不管是請客送禮,還是拉幫結派,都是從上頭所謂的官場精英率先形成的。
二、做官應該注意五種弊端:「五過之疵:惟官,惟反,惟內,惟貨,惟來。其罪惟均。」譯成白話就是:「做官有五種弊端需要注意:畏權勢,報恩怨,諂媚內親,索取賄賂,受人請求。有這五種弊端的官員,其罪與罪犯相同。」一是畏權勢。所謂民不跟官鬥,有多少當官的判是非不是看人下菜碟呢?史上的包公、海瑞型清官如鳳毛麟角,上級有了錯誤,敢揭發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報恩怨。小人為官,一朝得志,假公濟私、官報私仇者尤其值得防範,既使放到現在,極個別人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以權謀私,官報私仇案件也時有發生;三是諂媚內親。一個人當了官,則「一人 得道,雞犬升天」,不知有多少三親六故沾上了光。這樣的官,將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他家的權力,實在罪不可恕;四是索取賄賂。就連現代也是上到省市幹部,下到鄉長村長,貪贓枉法者比比皆是;五是受人請求。一旦當了官,難免進入關係網中,或親戚、或朋友、或同事、或上級下級對你有所求,互相利用,辦些出格的事。周穆王在三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官場的五種弊端,且認為有這五種弊端的官員其罪與罪犯相同,制定了詳細的刑罰予以懲治。令周穆王沒有想到的是,他提出的這五種官場弊病,現在仍然存在且氾濫成災,愈演愈烈。
三、選材要慎重。周穆王說:「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媚,其惟吉士……非人其吉,惟貨其吉,若時, 厥官」。什麼意思呢?當了一方大員,你也要選拔人才充當你的下屬,選材時千萬要慎重:「要慎重選擇你的部屬,不要任用巧言令色、阿諛不端的人,要任用賢良正士……如果你不是任『才』為親,而是任『財』為親,就會敗壞我們的選拔制度。」周穆王的意思如果延伸開來,頗有一點「問責制」的味道,如果鄉長犯了錯誤,是不是縣長有用人失察之罪呢?如果縣長犯了罪,省長是不是有用人失察之罪呢?治理一個地方,不是一個人治理,而是一個團隊治理,所以上級選拔人才,一定要慎之又慎。令周穆王沒有想到的是,直到三千年後的現在,用人上仍有「任財為親」現象發生,甚至賣官鬻爵,怎不令人寒心。
當然,周穆王是生活在奴隸社會制度下的帝王,有他的歷史局限性。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維護他對人民的殘暴統治而服務的。但他的用人觀念,為官之道,很值得後人借鑒。李商隱有詩:「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表達了西王母對周穆王的思念之情。假設周穆王如西王母所盼,三千年後重遊中國,不知這位愛好旅遊、兒女情長而又完全懂得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明君對如今的官場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