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戍邊名將張守珪:歷經三朝戎馬一生的大將
張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寶,唐代陝州河北(今山西平陸)人,唐朝名將。他的一生是在戰爭中渡過的,長期戍邊,戎馬倥傯,從一名下級軍官成長為威震一方的邊帥。其主要事跡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時期,由於戰功卓越,累官至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賜南陽郡開國公。在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期間,他多次與突厥、吐蕃、契丹等少數民族作戰,是抵禦北方入侵的著名戍邊將領,且足智多謀、膽略過人、英勇善戰、治軍有方,立下赫赫戰功,對開創唐朝繁榮昌盛的「開元之治」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少年得志
張守珪早年跟隨父輩流落邊塞,自幼天資聰穎,生得高大魁偉,儀表俊堂;又性格豪爽大氣,充滿正氣義感,善奔騎精獵射。青年時期,他在郭虔瑾的部下任職,曾在北庭鎮與突厥侵略者作戰。有一次他奉命領兵援救,在半路上與敵軍相遇,其身先士卒,奮力苦戰,殺敵千餘人,生擒敵軍統領一人。因驍勇善戰,頗為當地州府官吏的重視。
因功陞遷
開元初,在瓜州平樂府任別將,後隨從北庭都護府右饒衛將軍郭虔瑾門下鎮守北庭。當時吐蕃、突厥、契丹等部族屢犯北庭、瓜州一帶,虔瑾派張守珪入京奏事,他向朝廷上書,面陳利害,自請領兵,從蒲昌、輪台兩翼進攻,又一次擊敗了突厥軍的入侵,在每次戰鬥中由於發揮了獨立作戰的組織指揮才能而攻必克,因功特加濟南將軍。不久之後,他調往幽州良社府任果毅,受到幽州刺史盧齊卿的敬重。後又因戰功升為左金吾員外將軍、建康軍使。
累敗吐蕃
開元十五年(727年),吐蕃進掠河西地區,攻陷瓜州。為了扭轉戰局,抵禦吐蕃入侵,玄宗調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兼墨離軍使。
張守珪接到任命後帶少數親兵往瓜州上任,時值吐蕃軍隊撤離不久,瓜州城劫掠之餘殘破不堪,而吐蕃又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形勢非常嚴峻。時不我待,張守珪馬上組織留存的軍民修築州城,但剛把修城用的板堞立好,吐蕃軍隊突然馳臨城下。城中軍民見狀,相顧失色,倉猝臨敵,均無鬥志。但張守珪卻非常冷靜,他先佈置軍民固守,之後命人在城上擺酒席,歌舞作樂,會集將士飲宴。這時吐蕃已把瓜州城團團圍住,見城上唐軍飲酒作樂,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一時摸不著頭腦
唐與吐蕃,遲疑觀望半晌,不敢貿然攻城而退。張守珪在城上見吐蕃退去,立刻命軍士追擊,此時吐蕃兵並無鬥志,大敗逃奔。戰後,張守珪因功加封銀青光祿大夫、宣威將軍、左領衛率。朝廷為了加強對吐蕃的防禦,又特置瓜州都督府,以張守珪為都督。
開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大將悉末朗領兵進攻唐瓜州,被張守珪所敗。戰後張守珪被封為右羽林將軍、兼鄯州都督、持節隴右經略節度使。
開元十七年(729年),為了打擊吐蕃,瓜州都督張守珪與沙州刺史賈師順各率所部兵馬向吐番大同軍發起突然襲擊。由於行動突然,吐蕃軍毫無防範,唐軍大獲全勝。
開元十八年(730年),吐蕃遣使致書求和。
平定契丹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遂下令進調張守珪移鎮幽州,遷任幽州節度使。當時活動於幽州東北部的契丹、奚勢力強大,尤其契丹牙官可突干有勇有謀,經常侵唐邊境,以前幽州長史趙含章、薛楚玉等人,對可突干的進攻都無能為力。張守珪到任後,整頓軍政,激勵將士,伺機主動出擊契丹,頻頻取得勝利。詔封張守珪兼御史中丞,營州都督,河北節度副大使及河北採訪處置使。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契丹首領屈剌與可突干對張守珪非常害怕,他們感到在戰場上取勝無望,於是改變策略遣使詐降,以求一逞。但他們的計謀被張守珪識破,張守珪將計就計派部將王悔去屈剌營帳商量受降事宜。屈剌並無降意,想殺死王悔。王悔早有警惕,時值契丹另一首領李過折與可突干爭權成隙,王悔利用矛盾,勸誘李過折斬屈剌和可突干。之後,王悔率李過折及契丹餘部歸降唐朝。張守珪受降後,率軍北出至紫蒙川檢閱軍隊,宴賞將士,並將屈剌、可突干的斬首送往東都,懸掛在天津橋的南門。
功勳卓著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張守珪奉命親往東都獻捷,被以「藉田」吉禮會見結束後,還下令准許臣民會聚飲酒為樂,並讓張守珪回宗廟飲酒慶功祝捷。玄宗親自賦詩推崇偏愛他,被封為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並賜予金銀彩綢等獎賞。他的兩個兒子因此授予官職,並在幽州為張守珪立碑記功。
晚節不保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部將趙堪等人假借張守珪之名,令平盧軍使烏知義截擊契丹、奚餘眾於潢水之北,先勝後敗。部將假傳詔命導致了這次敗績,本以慘痛教訓引以為鑒,重整軍威,以利再戰。但張守珪好大喜功,隱瞞敗績而謊報軍情,事實洩漏後玄宗派遣內常侍牛仙童前往幽州查考實情。張守珪用重金厚禮賂賄皇上派來的使者,還上書疏奏跟以前一樣的實情辯解。後來牛仙童因為受贓一事被人發覺,張守珪以舊功減罪,被貶為括州刺史。
開元二十八年五月六日(740年6月4日),在括州官捨去世,享年五十七歲。贈涼州都督。同年葬於洛陽北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