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簡介 明代開國第一大將徐達的一生簡述
徐達簡介:徐達(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農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參加朱元璋起義軍,與常遇春同稱才勇。十五年,隨朱元璋渡長江,克採石,下集慶(今南京)。十七年,率兵東進,屢敗吳王張士誠軍。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二十七年九月,攻陷平江(今蘇州)滅吳,俘張士誠及其將士二十五萬,還師後封信國公。同年十月,以征虜大將軍率軍北伐元軍,先取山東,旋揮師河南,乘勝攻克元大都(今北京),改名北平。迫元順帝北走大漠,元亡。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為防備退居漠北的元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加強戰守,興修長城。徐達主持重修京北鎖鑰居庸關,以防蒙古騎兵突襲。三年,率兵出潼關,趨定西(今屬甘肅),進剿元將擴廓貼木兒,經激戰大敗元軍,擒郯王、濟王以下文武官員一千八百餘人,士兵八萬六千餘人。論功升中書省右丞相參理國事,晉封魏國公。
洪武四年(1371),徐達赴北平等地練兵,築城,備邊,總領北方軍事。元殘餘勢力經過幾年休養生息,國力又漸恢復,不斷出兵南犯。五年(1372)徐達奉命兵出雁門關,進軍漠北。徐達遣都督藍玉為先鋒,擊敗元兵於土剌河(今蒙古國境內),後因輕敵冒進,遭元軍伏擊,大敗,死傷逾萬,被迫退到燕山以南。六年,徐達復率諸將北伐,敗元軍於答剌海(今內蒙達來諾爾湖)。還軍後,戍守永平一帶。十一年,領兵在古北口築關設防,使其成為拱衛北平的重要屏障。十四年(1831),「發燕山等衛屯兵萬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嶺等三十二關」。「創建山海關,內設山海衛,領十千戶所,屬北平都指揮使司」。
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徐達病卒於應天(今南京),年五十四,追封中山王。徐達一生驍勇有謀,善治軍,戰績及築邊功勳永遠彪炳史冊。徐達為什麼「修永平、界嶺三十二關」?為什麼在山海關「建關設衛」?又為什麼徐達廟(顯功廟)建在山海關?這要從歷史背景及地理環境說起。洪武元年九月,平灤府歸明。四年三月,改平灤府為永平府。因頻經兵燹,永平府境內人口稀少。四年,徐達在北平操練兵馬。三月上奏皇帝制可,命都指揮使潘敬等遷徙「山後(指燕山和軍都山以北)六州」沿邊之民入北平州縣屯戍,計戶萬七千二百七十四,口九萬三千八百七十八。六月,又「徙北平山後之民三萬五千八百戶,一十九萬七千二十七人,散處衛所。籍為軍者給以糧,籍為民者給田以耕」(《盧龍塞略》卷五)。這就是明代第一次大移民,多安置在永平一帶州縣。移民們來到燕山以南的平原曠野,需要高山險隘或邊牆做屏障,才能避免蒙古騎兵的騷擾。
洪武六年十二月,盤踞在東北的蒙古兵進犯燕山以南的撫寧縣,大肆剽掠,明遷撫寧縣城到洋河西(今名舊縣)。蒙古兵犯瑞州(今遼寧綏中前衛鎮),明撤消瑞州治,將瑞州百姓遷到灤州。這樣,永平府東部的廣闊地區沒有關隘,便於蒙古兵長驅直入。因之,在遼西走廊西端駐紮重兵是形勢使然。那時,角山以南至海有回族騎兵營寨。山海關清真寺建於洪武十三年,就是駐紮回族騎兵所建。民間有「先有清真寺,後有山海關」的說法,即源於此。
遼西走廊面海倚山,自古以來就是從中原到東北的交通要道。本來,遼西走廊西端是有軍事要塞的,那就是隋唐時期的渝關。「樅金伐鼓下渝關,旌旗逶迤碣石間」(唐高適《燕歌行》)描繪的就是渝關附近的戰爭畫面。渝關即今山海關西古城村(見拙作《渝關考辨》,載《遼海文物學刊》1998年二期)。五代梁貞明三年(917),契丹攻陷渝關,為了向中原進軍方便,就毀關夷險,還將這一帶劃入契丹根據地中京道管轄,設遷州(今山海關),潤州(今海港區海陽鎮),從東方遷來渤海國遺民。在中京道與南京道搭界的榆河(今戴河)畔,新設了榆關驛(今撫寧榆關鎮)。它既是馬驛,又是稽查行旅,收過境貨稅的關,但有關無隘沒有軍事價值。後來,金、元兩代統治者都是進軍中原的民族,無需在遼西走廊西端設險。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元平章(輔佐丞相處理軍政大事的高官)完者不花與乃兒不花率數千蒙古兵「入桃林口,寇永平,掠民資畜」。明指揮劉廣戰死。千戶王輅分兵在遷民鎮(即遼遷州、金元降為鎮)、界嶺口設下埋伏,堵截蒙古兵的歸路。明軍又從燕河營出兵夾擊。元兵退走,到遷民鎮,進入明軍的埋伏圈,平章完者不花被俘,乃兒不花逃遁。這次大捷,引起大將軍徐達對遷民鎮戰略地位的重視。
遷民鎮在隋唐渝關東八里,「其地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嶺東環,石河西繞,形勢險要誠天造地設」(商輅《顯功廟記》)。於是,洪武十四年(1381)春正月辛亥(二十五日)大將軍徐達」發燕山等衛屯兵萬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嶺等三十二關。……九月甲申(初三,公歷9月21日),置山海衛」(《盧龍塞略》卷五),衛城定名山海關。
山海關城,「高四丈一尺,周千五百二十八丈,凡八里百三十七步。月城二,水關三居東西南三隅。四門樓,東曰鎮東,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遠,樓各重鍵,豎櫓,圜鋪捨二十有六。池千六百八十餘丈,廣二丈,深二丈三尺。」(《盧龍塞略》卷三)它森嚴壁壘,雄踞在遼西走廊西端,成為中原至東北的咽喉要塞。在山海關城南偏西八里辟潮河港(今馬頭莊南),便海運,保證軍需民食。
山海衛轄十千戶所,南到海,北到寺兒峪,接一片石關(今九門口)。「以西若喜峰,若古北,大關小隘無慮數百,葺壘築塞,既壯且固,所以屏蔽東北,衛安軍民,厥功甚偉」(商輅《顯功廟記》)。築關後,明初一百多年,蒙古兵不敢窺邊牆東段,永平府百姓得以享太平。
正統十四年(1449),北方瓦剌族也先大舉犯邊。八月,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挾持下,率兵五十萬出居庸關「御駕親征」。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兵敗,英宗被俘北去,史稱「土木之變」。也先大軍兵臨北京城下,人心惶惶。有人主張把沿邊軍隊全部撤回保衛京城,有人主張遷都南京。高級官員的眷屬和富商紛紛逃走,北京城在風雨飄搖之中。幸虧英宗的弟弟朱祁鈺是一位英明的親王,在于謙等擁戴下登上寶座,嚴拒也先的勒索。兵部尚書于謙大敗瓦剌軍於北京城下,也先退到長城以北。景泰皇帝任用于謙等愛國大臣重新整理政治,整頓軍隊,全國呈現新興氣象。
景泰五年(1454),左都御史李賓奉命巡防薊鎮長城東段。山海衛紳民蕭汝得等合同要求為徐達建祠廟。云:「中山武寧王鎮此城池,關隘皆其創建,邊陲寧謐,殆將百餘年矣。願立廟祀以報王。」經上奏,景泰帝批准敕建中山王祠(即顯功廟)於山海關北街山海衛治以西(在今居民前胡同西、已毀)。欽降祝詞:「惟王開國輔運,為時元勳,繕治邊疆,萬世允賴。軍民懷仰,祠祀以陳。神其鑒茲,蔭祐無斁。」廟前建中山武寧王坊。大學士商輅作《顯功廟記》。
徐達是明代開國元勳,轉戰全國,為什麼「獨山海關之人思慕之深者」?商輅《顯功廟記》說得好:「若王之設險守國,使百年之間敵國莫能窺其隙,室家得奠其居,其功不亦大乎?蓋王鎮撫燕薊十有餘年,豐功威烈非他處比,廟祀聿嚴有以也。」因之,山海關士紳百姓感恩戴德,歲時祭祀。山海關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雄關天險,拱衛明代京師近三百年,明清易代也是從這裡揭開了序幕。
「築關設衛」的徐達在歷史上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