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的窩囊廢師團:不像打仗像組團旅遊 | 陽光歷史

 

A-A+

二戰時日本的窩囊廢師團:不像打仗像組團旅遊

2017年07月29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68 次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二戰中的日本軍隊在武士道精神的指引下,似乎都是一些亡命之徒,就算打仗不行,但叫囂的也厲害。但有這樣一隻日本師團卻是個例外,它被日本史學家稱之為第一「窩囊廢」師團:大阪第四師團。最為諷刺的是,這只窩囊廢師團在戰後竟然保留了自己的番號,現如今是陸上自衛隊中第四師團。

  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走商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此後,直到抗日戰爭爆發,第四師團再沒上過前線。不過,這並不等於它沒有表現「勇敢」精神的機會。1933年,第四師團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闖紅燈,結果和警察發生衝突,師團長寺內壽一為了「維護大日本皇軍的尊嚴」,毅然帶兵砸了警察所,史稱「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的「武勇」可見一斑。

  1937年,因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日軍大本營將第四師團調到中國東北,劃歸關東軍序列。為了讓這支部隊煥發戰鬥精神,日軍大本營先後調來幾位名將整訓該師團,例如綽號「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擔任過師團長,但他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師團沒辦法。

  精訓兩年後,有了露臉的機會。1939年,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諾門坎地區發生戰爭,關東軍令駐紮在偽滿洲國北部的大阪、仙台兩師團緊急動員,增援前線。仙台師團接到命令後,強行軍4天從海拉爾趕到諾門坎,抵達戰場當天就投入戰鬥,但很快就被蘇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與此相反,第四師團的出動命令雖然下達,卻遲遲不動。師團內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滿營都是因為五花八門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於是日軍聯隊長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聯隊長改行當大夫」的笑話也就此在日軍中流傳開來。海拉爾到諾門坎,第二師團走了4天,第四師團走了8天且大量人員掉隊。第四師團先遣隊到達前線當天,蘇日宣佈停戰。掉隊的第四師團官兵像吃了興奮劑一樣跟了上來,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帶病」趕赴前線,一邊還在萬分懊喪地抱怨居然沒有機會打上一仗。

  諷刺的是,返程時齊裝滿員、精神飽滿的第四師團,成了軍中最威武的部隊,率先趕到戰場的第二師團卻丟盔卸甲、傷兵滿營。關東軍負責新聞宣傳的軍官實在看不過去,提起筆把日軍報紙呈上審查的《我無敵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新聞標題改了一個字,變成了《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拐彎抹角地嘲諷了這支「軟蛋」部隊。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第四師團在泰國的曼谷附近休整。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順利。據統計,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美軍對這個師團的評價是「愛好和平」。而第四師團回國後,也馬上體現出這一特點來,回國後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軍兵營前,整齊地擺開攤位,兜售起戰爭紀念品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