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是誰的故事?成語「鑿壁偷光」的啟示 | 陽光歷史

 

A-A+

鑿壁偷光是誰的故事?成語「鑿壁偷光」的啟示

2015年12月24日 成語典故 暫無評論 閱讀 660 次

  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誰?鑿壁偷光的故事說的是漢朝一個叫匡衡的人,為了讀書,鑿壁采光的故事,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就是匡衡。

  漢朝的時候,有個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歡讀書。但是因為家境貧寒,買不起蠟燭,夜間無法照明讀書。

  匡衡的鄰居家裡日子過得挺好,每天晚上都點起蠟燭,屋裡照得通亮。他想到鄰居家裡去讀書,可是遭到了拒絕。後來,匡衡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偷偷地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鄰居家裡的亮光就透過來了,他把書本對著這光,讀起來也挺方便。

  匡衡讀的書愈來愈多,可是他沒有錢去買書,怎麼辦呢?有一天,他發現縣裡有一個財主家,家裡堆放許多書,他就去幫助財主家幹活,不要工錢。財主很奇怪,問他:「小伙子,你為啥白白給我家幹活呀!」匡衡也不隱瞞,就說:「我給你幹活,不想得到工錢,只想借你家裡的書看看,不知你答應不」,財主非常高興,就把家裡的書,全都借給他。後來,匡衡成了一個有學問的人。

  這個故事出自《西京雜記》卷二,成語「鑿壁偷光」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青年時代的窮苦,有這樣一種可貴之處,就是它能把人的整個意志,轉向發奮的道路,把人的整個靈魂,引向高尚的願望。窮苦的人,會為了一塊麵包而努力。他沒有金錢,剩下的便只是夢幻。

  在托爾斯泰的作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女人,為了報復一個曾深深傷害過她的男人,劫走了他年幼的孩子。她把孩子交給一個巫師,要求巫師在這個孩子身上,用最凶殘的方法施行報復。不久,巫師通知這個女人說,他已經用了最殘酷的方法,要她到指定地方看一看。女人不看則罷,一看大怒,那個「可惡」的孩子,居然被當地一位富翁收養了,她立即跑去責問巫師,巫師叫她不用急,等著瞧就是了。

  後來,那個孩子在驕奢的環境中成長,沒有養成強健的體魄,沒有堅韌的意志,也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家庭突然破產和貧困的沉重打擊下,軟弱無能的他每況愈下,生不如死。在徒然掙扎了一段時間後選擇了自殺。

  我們撇開這個故事的邏輯和道德倫理不說,單就巫師所使用的報復方法,就能獲得極大的啟示:過於優越的環境,反而會使人的肉體和意志均受到摧毀,從而失去活力,來揭秘吧認為鑿壁偷光最大的寓意在於此。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