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是誰? 唐朝的永泰公主是怎麼死的?
導讀: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第七女,韋皇后所生嫡出第三女,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
永泰公主(684年-701)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韋皇后所生嫡出第三女,初封永泰郡主。李仙蕙在其父李顯復位東宮之後,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長子武延基。永泰公主死時僅有十七歲,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關於她的有眾多說法,那麼永泰公主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永泰公主,香魂依依;眾說紛紜,撲朔迷離。生於帝王之家,唐中宗李顯之女,武則天之孫女;喜榮華正好,年僅妙齡十之有七;恨無常早降,禍起蕭牆一命歸西。生之尊貴,葬之顯赫,死因神秘。
關於永泰公主的死因,文獻記載,唐大足元年九月,永泰郡主(時李顯為廬陵王)因參與議論張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宮中」,為武則天所殺害。一千多年來史學家無有異議,1982年在永泰公主墓中出土了《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銘》墓石後,遂引起對永泰公主死因的爭論,有三種說法:
一說永泰公主被武則天處死。《新唐書·則天順聖武皇后紀》中說:大足元年「九月壬申,殺邵王重潤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資治通鑒·則天順聖皇后》中說:「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於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殺。」。
永泰公主
史書記載,均為懿德太子李重潤與永泰公主,因議論武則天私生活而被其賜死。據兩唐書、《資治通鑒》記載,永泰公主與其夫武延基(武則天之侄孫)及其兄懿德太子李重潤等,由於不滿得幸於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的胡作非為,私下議論,觸怒了武則天,所以招致殺身之禍,於大足元年(701)九月壬申被逼令自殺。
其兄李重潤和夫武延基忤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為武後所殺。張易之垂涎於仙蕙的美色,奈何仙蕙不從,後來張易之在武則天面前屢次詆毀仙蕙,終於致使武則天下令賜死仙蕙,由張易之負責執行,本來皇家美眷完全可以自盡,但是張易之確下令活捉了仙蕙,將其斬首,把玩其螓首良久方才洩恨,可憐年僅17歲的美貌公主腦袋被掛在屋簷下數日。
中宗復位後追贈為公主,以禮改葬,號墓為陵,1960年9月,永泰公主墓誌銘出土,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
一說永泰公主死於難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掘永泰公主之墓,墓室得《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銘》碑。有人考釋1960年9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誌銘》後,竟發現永泰公主的死因與史書所說全然不同。
從墓誌銘中「自蛟喪雄愕,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來看,是隱喻武延基被殺,永泰公主為他守寡而孤獨地生活著,並未同罹其害。墓誌銘還有一段有趣的文字,說:「(永泰公主)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瓊萼調春,忿雙童之秘藥。女娥**曲,重碧煙而忽去。弄玉蕭聲,入彩雲而不返。嗚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這就清楚地告訴人們,永泰公主不是武則天直接害死的,而是由於懷孕患病致死。
因此,舊史書的記載應予否定。同時有人根據永泰公主墓出土十一塊骨盆碎片,復原了永泰公主之骨盆。經科學測量與鑒定,認為「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較之同齡女性骨盆都顯得狹小,加上死時極有可能目睹或聽說了駙馬和她的哥哥的死訊,受驚難產血崩而死。並結合墓誌銘「珠胎毀月」句,斷定「永泰公主死於難產」,而非其祖母武則天所殺害。
一說永泰公主被武則天毒死。其理由是:一,史書記載武則天殺李重潤、永泰公主及武延基於「九月壬申」,即九月初三,這個時間僅僅比墓誌銘所記永泰公主死曰「九月初四」早一天,故不能說永泰公主之死與李重潤、武延基的事毫無聯繫。
永泰公主墓壁畫
二,儘管唐代律法中有孕婦犯罪可緩刑的規定,但不等於慣用刑殺的武則天對永泰公主免於處死,至多也只是緩刑而已。這恐怕才是墓誌銘中「槐火未移」的真正所指。三,永泰公主未遭殺害,卻又突然死去,可能是由於其夫被殺,精神受到打擊而小產病亡,或者是服毒墮胎而死,也有可能是武則天採取其他手段使她流產而喪生。
永泰公主墓誌銘有「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句。有人判斷,「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說明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喪命於利刃後,永泰公主仍孤單生活。「槐火未移,柏舟空泛」,說明焚燒大槐樹之火,即殺武延基之事,雖然未波及公主,但她不久亦死去。
墓誌銘另有「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句。「珠胎」為懷孕,「珠胎毀月」當是志文作者隱喻公主被武則天所毀。因身懷有孕,不立斬或杖殺,而緩期逼令服藥自殺。這就是「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所謂永泰公主之「守寡生活」。
還有人基本上接受對墓誌銘所作的考釋,但仍堅持傳統的觀點,認為造成永泰公主等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武則天的加害,而永泰公主懷孕患病則是次要原因。關於永泰公主的死因,說法種種,至今尚難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