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從《琅琊榜》看中國電視劇 | 陽光歷史

 

A-A+

琅琊榜:從《琅琊榜》看中國電視劇

2015年11月23日 琅琊榜 暫無評論 閱讀 223 次

---------
投稿網友:freedom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追了將近一個月的《琅琊榜》結局了,心裡的石頭也落下了。回過頭看,突然也想說倆句。
《琅琊榜》作為時下最熱門的網絡IP改編大劇,從一開始的片花就透出濃濃的正劇風,四年磨一劍,初露鋒芒。隨後又被媒體用「沉穩的傳奇,飄逸的正劇」來讚譽。一經開播,就圈粉無數,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迅速被攻佔,收視率也隨著高口碑節節攀升。《琅琊榜》作為今年的現象級大劇無疑是成功的,不僅收視口碑雙豐收,還為中國的電視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下面就我個人而言,討論一下《琅琊榜》的成功。
  一、偶像化的團隊
  和去年的《北平無戰事》相比,《琅琊榜》的演員顯得更加年輕化和偶像化。說實話,現在是粉絲經濟的時代,有了像胡歌這樣的有堅實粉絲基礎的演員,就有了一股永不掉隊的影迷,正是這樣的演員搭配使電視的受眾又擴大不少。其次,這部劇雖然沒有了影帝,但並不缺少演技。一眾反派自不必說,就連梅長蘇身邊的護衛什麼的,都是各路導演。在這裡,我單單討論胡歌,作為劇中的主角,胡歌把梅長蘇的隱忍,克制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我是胡歌的粉,但客觀的說,從小鮮肉到演技派的轉型過程中,胡歌讓我們切切實實看到了他的努力。從林宅前那紅了的眼眶到聽到太奶奶去世倒地暴起的青筋,胡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演員應該有的素養。有的人因為單純的不喜歡胡歌,就否定整個劇組演員的努力,但起碼這部劇讓我們看到了一群踏踏實實作劇的人。
 二、精巧的故事
  《琅琊榜》作為網絡權謀小說的巔峰,上演了一部《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大戲,而電視劇更被稱為男版的《甄嬛傳》。從劇集的一開始,其要傳達的信念就很明確:就是為赤焰軍翻案。而重生為梅長蘇的林殊的存在也正是為此,中間無數的權謀爭鬥只不過是手段,目的只有一個。人物命運在一開始就有所暗示,結局更是一目瞭然,就像奧特曼打怪獸一樣,結局早就注定,但我們心儀的不正是看梅長蘇一步步將太子和譽王的勢力瓦解,達到海晏河清,政治清明的理想嗎?比起結局,過程其實更動人。故事中的梅長蘇從遼遠的江湖來到莫測的朝堂,給奪嫡渲染上一副淡淡的江湖氣息。而梅長蘇雙重身份的設定,更增添了人物身上的隱忍,厚重。正是這樣的反差設定,把看似不相干的事物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戲劇衝突也由此更加凸顯。與大部分的古裝不同,《琅琊榜》的愛情戲不多,更趨向於現實,在人物身上表現出來的基本上是內心的掙扎,而弱化了肢體的接觸。劇中幾場感情戲也都是極其隱忍,克制的。比起那些動輒生死,不擇手段的愛情,林殊與霓凰,夏冬與聶鋒的愛情不是更令人動容嗎?宮羽的癡情讓人唏噓不已,童路更是被網友調侃為除了皇帝唯一有性生活的男人。說了這麼多,其實要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這部劇的重頭戲幾乎全在朝堂爭鬥上,就傳統而言,這不可謂不大膽。換一個角度說,如果這部劇的朝堂戲處理不好,那就基本沒有啥可看性了。人物設定來說,經典的三王奪嫡,多疑寡恩的皇帝,心狠手辣的謝玉,老謀深算的夏江以及各種可愛的正面人物,討巧的討喜的一個不落。劇中的梅長蘇宛若一個生死判官,抱著一個木頭匣子,翻翻牌子就決定生死,怎一個爽字了得。在加上林殊與晉王、藺晨、蒙摯等的兄弟情,簡直又是一部同人大劇。
三、精良的製作
  要說製作就得從山影的出品歷程說起,從《闖關東》到《溫州一家人》,再到《父母愛情》,《老農民》以及今天的《偽裝者》和《琅琊榜》,山影走的是一貫的精品路線。無論從特效、服裝、道具、配樂以及一些小細節的把握上都可以看出其用心。再此就不一一贅述,首先是我本身不懂,其次網上有很多類似的帖子。
  電視劇發展到今天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大量粗製濫造,三觀不正的電視劇的產生。嘻嘻哈哈的神魔志怪,挑戰極限的手撕鬼子以及無可奈何的婆媳大戰和狗血的豪門恩怨,這些電視就像野草一樣,燒過一茬,又長一茬,生生不息。我們看我們現在的電視節目,幾乎全是本著娛樂至死的精神,什麼都可以調侃,什麼都可以被嘲弄。有一個成功案例在前,無數個節目就會前赴後繼湧上去,然後套用那些慣用的商業技倆包裝,儼然一副迷人之態,豈不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等到觀眾幡然醒悟時,我早已賺的盆滿缽滿了。當文化產業的頹靡之態蔓延時,想一想作為受眾的我們,再想一想從小接觸這些長大的孩子們,也許你就可以明白我們的思想為何如此貧瘠,這個時代為何會成為一個追星的時代。
  對《琅琊榜》,我們不是捧殺,也不是過譽,只是鼓勵這些踏踏實實作好劇的人能生產出更多的精品電視劇,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