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誰叫我『文學大師』,就是諷刺」
對於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莫言也不希望現在與得獎之前有什麼變化。得了諾獎後,輿論中有人開始稱莫言為「大師」,更有人把莫言形容為「前無古人」的偉大作家。但在機場簡短接受採訪時,莫言給予了否定,「永遠不敢稱『大師』。『大師』這個稱謂有它內在的含義,誰要是叫我『文學大師』,我會覺得暗含諷刺意味,我覺得自己遠遠不夠。」
赴瑞典領取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14日上午返回北京,他在機場接受採訪時謙遜地表示:「我永遠不敢稱『大師』。」他還強調了自己對於「安心寫作」的期望。不過,據記者目前掌握的情況,「後諾獎時代」的莫言恐怕在短時間內依然不得空閒。各地演講邀請紛至沓來,各衛視跨年晚會也等著莫言答應登台亮相。
莫言的態度
「誰叫我『文學大師』,就是諷刺」
結束瑞典諾貝爾文學獎領獎之旅的莫言,亮相機場時穿的還是出發時的那件藍色臃腫的羽絨服,沒有任何為「載譽而歸」而作的刻意裝扮,似乎在顯示自己「不變」的決心。
對於「不變」,莫言在瑞典已經多次講過,比如他藉著父親的話說:「莫言是農民的兒子。得獎之前是農民的兒子,得獎之後仍然是農民的兒子。」又說,「我對自己的認識還很清醒,自己的本質沒有任何變化,會更加努力地寫作。」
同樣,對於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莫言也不希望現在與得獎之前有什麼變化。得了諾獎後,輿論中有人開始稱莫言為「大師」,更有人把莫言形容為「前無古人」的偉大作家。但在機場簡短接受採訪時,莫言給予了否定,「永遠不敢稱『大師』。『大師』這個稱謂有它內在的含義,誰要是叫我『文學大師』,我會覺得暗含諷刺意味,我覺得自己遠遠不夠。」
採訪中莫言還說,諾貝爾文學獎有「死亡之吻」一說,很多作家獲獎後就很難再寫出好作品,因為他們容易陷入繁瑣的事務中。「一名好的作家應該做的不是開會、接受記者採訪,而是安心寫作。」而在瑞典所作的獲獎演說中,莫言也表達了他要「打破魔咒」的信心。
莫言的煩惱
各方邀請讓莫言面臨「人情」考驗
莫言透露,在圓滿結束瑞典之行回國後,他會在北京待三四天,然後回到家鄉高密。
可以說,從踏上故土的那一刻起,莫言的日子就進入了「後諾獎時代」。
莫言想在「後諾獎時代」通過安心寫作打破諾獎的魔咒,但據記者所知,情況也許沒有那麼簡單。首先就是演講的邀約。目前各地舉辦的「文化大講壇」方興未艾,大家正愁找不到好的演講者,得了諾獎的莫言給了他們很多啟發,這些講壇紛紛向莫言發出了邀請。據悉,有的邀約給的出場費已經達到了一場10萬元。
這還不算。因為歲末臨近,各地衛視跨年晚會也來湊熱鬧。據瞭解,目前起碼已經有兩家衛視向莫言發出了跨年晚會邀請。有消息稱,基於每年都會請當年熱點人物上台給觀眾拜年,蛇年央視春晚也在考慮邀請莫言。
此外,莫言還被邀請去各地領獎。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主任的位子還為他留著。書商說,明年莫言還會出席一些新書發佈會,為讀者簽名售書。
「從人品上說,莫言算得上是一個好人,但好人的共同問題就是『抹不開面子』。」評論家金哲對記者說,中國社會是一個「人情社會」,莫言作為一個名人,難免會受到各種「人情」的牽絆,「莫言如果拉不下臉,不能說『不』,那在『後諾獎時代』相當長時間內,他很可能被繁瑣事務捲裹,要想『安心寫作』並不容易。」
「莫言熱度」或將長期延續
權威的暢銷書排行榜發佈機構開卷公司近日公佈的監測數據顯示,11月開卷虛構類榜單前10名的作品全部來自莫言,這在該公司監測的暢銷書榜單中尚屬首次。
而且,10月、11月兩個月,莫言全部圖書的月平均銷量,是獲獎前每個月平均銷量的199倍。以代表作品《蛙》為例,僅獲獎後兩個月的作品銷售量就比獲獎之前增長了180倍。這顯然是諾獎帶來的「莫言熱度」正在發揮的效力。
按照書店人士的預測,「後諾獎時代」,莫言的圖書可能會由熱銷階段逐漸過渡到「長暢銷階段」。由於諾獎影響力不可小覷,莫言圖書在長銷之餘,難免還會隨著莫言一些新聞的發生而時不時出現「暢銷小高潮」,這是有別於其他「長銷書」的。
當然,有關「消費莫言」的行為也暫時不會因「後諾獎時代」的到來而有所收斂。昨天傳來消息,自「莫言醉」酒類商標被炒至千萬人民幣後,北京一家拍賣公司宣佈,「莫言」餐廳類商標不久之後將以150萬元的起拍價在京拍賣。此外,莫言家鄉高密斥資1000多萬元的「紅高粱景觀復建工程」也箭在弦上,並稱已得到莫言的認可。當地旅遊部門正針對莫言故居設計「莫言故居二日遊」的線路。
今年的文化熱點頗少,因此莫言得諾獎這個大熱點,目前沒有任何被沖淡跡象,熱度或將長期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