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美國宇航局擬將人類送往近地小行星 | 陽光歷史

 

A-A+

[多圖]美國宇航局擬將人類送往近地小行星

2015年06月22日 宇宙奧秘-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73 次



地球旅行者抵達外太空的小行星之後,可以進行一系列的探測








從地球到近地小行星的飛行線路示意圖



網易探索11月24日訊,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把人類送到近地小行星,進行科學研究活動比發射無人探測器更有效,而且是可行的。


據報道,進入21世紀,在繼把人類送入距離地區210英里的國際空間站之後,美國宇航局又在考慮重新把美國人送上月球。但是,浩瀚的宇宙還有很多值得人類去探索的空間。近來,一個由美國宇航局多名科學家組成的專家小組通過研究認為,根據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人類有能力把科學家送往近地小行星,進行安裝科學裝置,採集樣本等科學探測活動。


早在2000年和2005年美國和日本分別發射了無人近地小行星探測器,並發回了許多有用的科學數據和圖片。但是,無人探測器有其局限性,不能深入探測小行星的準確物質構成和內部構造。美國宇航局的專家,羅布·蘭迪西(Rob Landis)表示:「通過對火星漫步者帶回來的岩石的數周的研究分析,我們就可以大致判斷火星內部構造和物質構成。同樣,把科學家送往小行星,通過實地的考察則能更準確的掌握小行星的構造和構成情況」。


絕大部分小行星離地球都有一個安全距離。(大致約1.9億英里)但是,2004年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木星的小行星,寬約270英尺,重約大約4萬噸,其被命名為「阿波菲斯」,代號為「99942」。科學家通過對其長時間觀測後發現,這顆小行星有可能在2029年運行至離地球只有2.2萬英里處,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改變軌道,在2036年則有可能撞擊地球。


如果想避免小行星撞擊地區災難的發生,人類就要去瞭解小行星。同時,人類發射到小行星上的無人探測器,傳回的資料和數據也表明,小行星上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甚至還發現有冰塊的痕跡。如果人類能登上小行星,就可以把它作為人類探測其它宇宙天體的中轉站,進而更好的探測外太空。


科學家還介紹說,載人到小行星需要的太空船與載人登月的太空船在主題部件上是一樣的,而且,由於小行星上沒有重力,所以在探測活動中載人登上小行星的太空船將更加節省燃料。但是,人類的經驗表明,長途太空旅途的寂寞空虛和外太空的輻射對人類健康是一大挑戰,目前, 為了避免科學家在漫長的旅途中的無聊, 美國航天局正在尋找能使他們在旅途中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的措施,以及減少太空輻射對人健康危害的方法。


目前,美國航天局已對1000個左右的小行星進行研究,但是還沒有最終確定人類會第一個登上的小行星。因為人類將要登錄的小行星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該小行星的直徑要有超過100英尺,其自轉一周的時間要超過10個小時,同時還要離地球足夠的近。


從地球到近地小行星的飛行之旅,大致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發射升空階段


使用阿瑞斯1火箭把宇航員及其所乘坐的獵戶座太空艙送入預定軌道。這一階段也叫地球離開級,在阿瑞斯火箭將其送入太空90分鐘後,這一階段完成。









第二步:再入軌道階段


獵戶座太空艙處於地球離開級的最後時刻,圍繞地球飛行,當到達適當位置時,地球離開級艙段發動機點火把太空艙送入小行星軌道,太空艙開始在小行星軌道飛行,直到到達小行星的預定著陸點。在這一階段,太空艙會自動拋離地球離開級艙段。





第三步:著陸階段


當到達預定著陸點後,飛船會在在著陸點上空盤旋,並調整姿勢以適應小行星的自轉。如果主陸點的表面是穩定、可穿透的,飛船會向著陸點周圍噴射火焰,使飛船能進入表面一定距離,以此來穩定飛船。然後,宇航員就可以自己走出太空艙,或者在太空艙內用機械臂收集樣本。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