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速逃星被「彈球遊戲」驅逐時速40萬公里逃命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哈勃望遠鏡觀測到一顆超大質量速逃星(runaway star)以40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從鄰近的「恆星托兒所」逃逸,它的驚人逃逸速度很可能是由於超大質量同伴的「彈球遊戲」或者超新星爆炸驅逐形成的。哈勃望遠鏡宇宙起源光譜儀(COS)等三個觀測來源暗示這顆速逃星來自距離其375光年的大型恆星團——R136。
哈勃觀測到一顆超大質量速逃星以40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從鄰近「恆星托兒所」逃逸
這顆無家可歸的速逃星現處於「30多拉杜斯雲翳」邊緣,這裡是鄰近大麥哲倫星雲中嘈雜的恆星滋生地。這項研究發現證實了30多拉杜斯雲翳中存在著許多超大質量恆星,該雲翳是研究超重恆星的獨特實驗室。30多拉杜斯雲翳也被稱為「狼蛛雲翳」,距離地球大約17萬光年。R136恆星團就棲息在30多拉杜斯雲翳中心區域,該恆星團所包含的幾顆質量是太陽100多倍的恆星。這項觀測有助於洞察超大質量恆星團是如何運行的。
美國巴爾的摩市太空望遠鏡協會的諾蘭-沃爾伯恩(Nolan Walborn)說:「這項研究之所以吸引人就在於曾經理論上預測的非常密集、超大質量恆星團的動態變化,現在首次在宇宙區域直觀地觀測到。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很少觀測到超大質量速逃星存在於較小的獵戶星雲團中,這是近期第一次證實超大質量年輕恆星團中存在著速逃星。」速逃星形成時有自己的「同伴」,一顆速逃星在超大質量密集恆星團中可能還存在一至兩個較重的同伴,它之所以以驚人的速度逃逸,是在恆星彈球遊戲中被彈出,或者在二元制恆星體系超新星爆炸中被另一顆更大質量的恆星驅逐。
哈勃望遠鏡宇宙起源光譜儀(COS)研究小組成員丹尼-倫農(Danny Lennon)說:「R136是非常年輕的恆星團,其內部的超大質量恆星不可能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這暗示著觀測到的這顆速逃星肯定是在其它較大質量恆星的動態交互作用下被驅逐的。」據悉,這支速逃星研究小組是由英國愛丁堡天文觀測台的克莉絲-埃文斯(Chris Evans)領導的,該研究報告發表在5月10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上。
自2006年,英國倫敦大學院天文學家伊恩-豪沃思(Ian Howarth)帶領的研究小組就曾對這顆速逃星進行了觀測研究,他們發現速逃星與另一顆超大質量熾熱藍白恆星並不匹配,它們遠離通常所發現的任何恆星團。
當天文學家使用該恆星作為宇宙起源光譜儀的校準對像時出乎意料地發現了另一個重要線索,他們發現這顆任性的恆星釋放出猛烈的帶電粒子,這是迄今發現最強大的恆星風之一,清晰的跡象顯示這顆超大質量恆星的質量可能是太陽的90倍。因此,它也應當是一顆非常年輕的恆星,大約存在了100-200萬年,超大質量恆星僅能存活數百萬年。
通過哈勃望遠鏡圖片檔案篩選,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重要的線索。1995年2號廣域行星相機拍攝的該恆星光學圖像顯示這顆恆星的末端有一個呈蛋殼狀宇宙空洞。空洞的發光邊緣在恆星後端延伸,指向30多拉杜斯雲翳方向。
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VLT)的另一項分光鏡研究顯示,該恆星的速度恆久不變,並不是二元恆星體系軌道運行的結果。它的速度與其恆星周圍的運動完全不一致,清晰的證據顯示它是一顆速逃星。這項研究同時證實了所觀測到的速逃光線來自一顆單獨的超大質量恆星,而不是兩顆較低質量恆星的結合光線。此外,這項觀測還確定這顆速逃星比太陽熾熱10倍,其溫度與大質量星體相符。
甚大望遠鏡觀測研究是VLT-FLAMES狼蛛勘測計畫的一部分,該觀測研究是由埃文斯帶領的一支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他們的觀測範圍覆蓋了30多拉杜斯雲翳中900多顆恆星。
這顆速逃星不可能是該宇宙區域中唯一的速逃星,此前曾在30多拉杜斯雲翳邊緣觀測發現兩顆超熾熱大質量恆星。天文學家猜測這兩顆恆星也是被驅逐逃逸的,他們計畫對這兩顆恆星進行詳細分析,以確定是否30多拉杜斯雲翳釋放大質量速逃星至周圍的鄰近區域。
研究小組成員保羅-克勞瑟(Paul Crowther)稱,這顆任性的速逃星可能仍持續這種流離生活,最終它將以超新星爆炸的形式結束生命,最後的殘骸將形成一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