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的假化石問題深層次的思考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中國的假化石問題深層次的思考

2015年02月21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60 次


楯齒龍化石真「假」對比


  圖1:真化石——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修理。


  圖2:「假」化石——由於不當修理,化石的生物特徵被破壞殆盡,且不排除局部人工雕刻(如四肢)。


  圖3:假化石——完全的人為雕刻。


  圖片由李淳提供


  「中國的假化石問題應該引起深深的思考。」


  日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海生爬行動物專家李淳向本報記者這樣呼籲。


  前不久曾有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專家爆料:國內博物館化石多數為假」。對此,當事學者李淳對記者表示,他曾經向媒體發表「假化石充斥國內95%以上的博物館」的觀點,但據其本人瞭解,很多媒體和讀者將其誤解為「博物館95%以上的化石是假的」,並引申出「國內博物館化石多數為假」的意思,「這是誤讀,事實也並非如此,不過中國假化石現象確實存在,而且比較嚴重,希望能夠引起高度重視」。


  這位1999年畢業於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年輕學者,10年中主要從事中國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的研究,曾經多次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在《自然》、《科學》等世界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並在2009年獲得「盧嘉錫青年人才獎」。因工作關係,李淳常受國內博物館之邀做化石鑒定,在這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難堪的事實:一些「假」化石時常在博物館裡現身。


  讓他尤其感到嚴重的是,目前在化石這個領域,很多造假者並不覺得自己在造假,很多受損者也沒有意識到正在遭受侵害。


  【事實】


  80%以上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有「不同程度的人為改變和拼湊」


  李淳介紹,大家通常接觸到的化石,按照其埋藏環境可以分為陸相化石和海相化石。前者最典型的代表是恐龍,這類化石形成之前大多經過水的沖刷搬運以及其他動物的蠶食和破壞,許多部分不完整,科研人員往往會根據現有的主體部分復原出那些沒有保存或者破損的部分,嚴格來說那些復原部分需要標示出來。海相化石的保存相對比較完整,但是就我國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而言,其「修理」過程難度更大,所謂「修理」是指將化石——通常是骨骼,從包裹它的岩石中暴露出來,而只有骨骼形態完整準確地呈現出來,才有研究與展示價值。


  在博物館這個層面上,化石之「假」與公眾理解的假貨還不完全一樣。李淳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你有一件清朝的瓷器,但你不喜歡它的樣式,按著自己的意願將瓶口打掉,拼接了一個明朝的;然後又把底換成唐三彩的,還嫌不過癮,又接了一對青銅器的把兒。如此這般,雖然每個部分都是「老的」,可這還能叫「文物」嗎?


  這樣的邏輯,常常被用在化石身上。李淳說,在他接觸的一些單位中,經常看到這種被「人為污染」的化石——「質地也許都是真的,拼接在一起的每一處,孤立看也是真的,可組合在一起,就是『假』的——是地球上從來沒有存在過的怪物。」


  這樣的化石數量估計有多少?李淳看過國內很多博物館中展示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他的估計是,「至少80%經過了不同程度的人為改變和拼湊。」同時,估計95%以上的博物館,都收有這種「過分雕刻以及人工拼湊的『假』化石」。「包括某些國家級的地質博物館裡,有個別展品也有拼湊成分。」


  「其實中國科學界注意到這個問題至少10年了,但包括博物館在內的社會層面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李淳對此頗感遺憾。中國地質博物館曾就「展品拼湊問題」回答《科學》雜誌記者的提問,認為「產地農民修復化石時可能犯了一些錯誤,但並不是假化石」。然而有關學者表示,此種說法「不成立」。中國地質博物館的有關專家也不願就此問題再回應本報的進一步瞭解。


  《科學》雜誌引用美國加州大學古生物學者Ryosuke Motani的話對這種「嚴重性」加以明確表述:「一件標本上的虛假部分破壞了整個標本的價值,對一件化石標本而言,即使其真實的部分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信息,而且哪怕沒有這件標本就無法獲得這種信息,由於虛假部分的存在,我們也會質疑這些基於真實部分獲取的信息。同時,對於本應以啟發民智為己任的博物館,其公信力將遭到嚴重破壞」。


  李淳認為,中國應該對這些「嚴重性」有更自覺的認識。

【原因】


  專業人才的匱乏與「化石經濟」的誘惑


  化石在中國的「民間修復」與「非專業修復」,成為化石「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


  李淳介紹,在中國,古生物學長期以來只在極少數大學的地質系課程中出現。而古脊椎動物學又是古生物學中一個專業性極強的分支學科。缺乏專業人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化石標本的判斷力。


  而博物館成為人工拼湊和純粹造假的化石的出路,也有多重因素。


  李淳的研究方向是貴州、雲南一帶出產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他表示,這類化石目前已經成為「重災區」。「除了個別單位,中國大陸境內絕大多數博物館收藏和展示的此類標本都是『假』化石,只是破壞、拼湊和造假的程度不同而已。」李淳說,近幾年,許多二、三線城市比較重視建造自然博物館,當然需要化石標本,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判斷真假。


  浙江自然博物館館長康熙民從另一角度印證了李淳的觀點。康熙民認為,我國的博物館建設,重建築輕功能,重形式輕內容,重人文輕自然。我國自然博物館發展經驗不足,尤其缺乏正規的化石收集渠道與專業鑒定人才。值得提及的是,《科學》雜誌建議博物館與科研機構加強協作以解決中國的假化石問題,並認為浙江自然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的合作是一個「可貴的成功範例」。


  事實上,假化石的民間製作成本相當低。根據李淳的介紹,專業技術人員修理修復一塊化石,往往需要數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時間,需要高倍顯微鏡以及一系列專用設備,但民間人士可能用兩三天,僅僅借助「大刀闊斧」的粗放工具就可以處理一塊化石,就算不加以拼湊和偽造,也會將化石原有的生物結構破壞殆盡。「如果博物館缺乏專業的鑒別力,就會把這樣的化石當作真品收藏和展示。」


  李淳還介紹了一個背景:中國得天獨厚的環境保存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這對於研究各生物門類的起源、演化和滅絕以及重大地史時期環境變化都有重要價值,也使中國成為世界古生物研究的熱點地區。比如貴州雲南交界一帶,與歐洲著名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點——聖喬治山相比,化石門類更多,標本保存更完整,國際影響很大。


  然而,這一帶交通非常不便利,有些地方連越野車都進不去,挖掘管理相當困難,很多情況下都是當地農民私自挖掘。正規機構通過化石愛好者或其他渠道得到相關消息後,出錢向農民徵集較有價值的化石。有些單位表示:「我們常常面臨艱難的選擇:買還是不買這些盜挖的化石?如果購買,多少會助長民間的盜掘風氣;可如果不收購,這些化石將進一步流失和損壞,有些甚至可能被走私。」更為重要的是,李淳認為:「如果不對其加以徵集,其中一些具有極大科研價值的標本將永遠失去進入人類知識體系的機會,而不論是學者個人,所屬單位還是國家層面,我們也失去了擴展這一知識體系的機會,而這正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李淳說,國家法律禁止私人挖掘和非法買賣化石,但更糟的是,在盜掘之後,盜掘者或中間商為了獲得更大利益,常會根據買家的需要,任意雕刻拼湊以求完整和「美觀」,比如給一個魚龍類化石安一個鰭龍類的爪子,或者有意無意中將原本是「圓的」化石處理成「三角的」。他們自作聰明地以為,這種「美化」了的化石能受到更多重視,殊不知,這樣的標本在真正的專家眼裡相當於垃圾。


  「博物館徵集到的『假』化石,很多就是這樣的情形。」李淳說。


  【呼籲】


  保護中國的化石家底迫在眉睫


  雖然中國的化石家底很厚,但「如果任由目前的化石造假狀況繼續發展下去,可能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沒有什麼有價值的化石了。」李淳認為。


  他把現在的情形打了個比方:好比擁有一個非常大的鑽石礦,隨便一挖就是10克拉以上的大鑽石,可很多人不懂,費老大勁,將大鑽石碾碎,做成簡易的刀具。「這種無知、無意識的破壞更加讓人痛心。」


  2006年11月,來自全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曾經共同擬定了一個《古生物化石保護三明宣言》,其中提到應盡快著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法》,同時整合並理順古生物化石管理體制,建立超越部門利益的國家管理機構;另外,還應該開展對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資源狀況和保護現狀的普查、調研和評估;對正在遭受破壞、有重大隱患的化石地點採取緊急保護措施,並制定、落實長期保護規劃。李淳說,我們現在有關於化石的種種規劃,有專門的委員會和專門的法律,但「知識的普及,科學家與博物館的合作,必不可少」。


  李淳建議,當下,博物館最需要加強同「專業對口」學者的合作,聘請有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化石修理,最大限度地保證化石的真實,維護中國古生物學的國際聲譽。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