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揭密諸葛亮的五個未解之謎
諸葛亮姓氏
蜀漢後主曾經說過:「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說,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禮儀活動,軍、政、財、文大事統統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辦。這裡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誰?熟悉三國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然是指諸葛亮。那麼,諸葛亮怎麼姓葛?他的複姓作何解釋?
諸葛亮祖上姓葛肯定無疑,由單姓變成複姓的原因,《三國誌·諸葛瑾傳》記錄了兩種不同的解釋:
其二,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葛嬰是其重要將領,多有戰功,不幸蒙冤被殺。西漢王朝建立在這次農民大起義的基礎上,當然不會像歷代統治者那樣,誣蔑陳勝、吳廣為賊。相反,對其功績給予了高度肯定,並承擔了相應的善後事宜。漢文帝時,有人提出了葛嬰的冤案,遂給以平反昭雪,追錄其歷史功績,封其孫為諸縣(今山東諸城)侯(侯爵中的第二等,依次為都侯、縣侯、鄉侯、亭侯和沒有采邑之地的關內侯),因為封地在諸縣,這家遂成為縣內首屈一指的望族,縣名與葛姓就連為一體成為諸葛姓氏。這種習慣在後世姓氏已穩定時有所演變,如袁世凱稱袁項城,李鴻章稱李合肥……籍貫不再作為姓,而是成為名字的借代,借此以示對其尊敬。
躬耕之地在何處
由於諸葛亮是歷史名人,其隱居躬耕之地陸續建立起兩個,一個是襄陽(今湖北襄樊)附近的隆中,一個是南陽(今河南南陽)附近的臥龍崗。兩地文物都有依據,襄陽隆中有《隆中對》作證,既稱《隆中對》,當然是在隆中躬耕。南陽更有自己的依據,而且是兩個。其一是,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時候,曾經說道:「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伏龍即臥龍,特指諸葛亮,鳳雛則是指龐統。既然稱臥龍,當然是在臥龍崗,崗因人得名。其二是,諸葛亮在《出師表》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聽聽,諸葛亮親手所寫,白紙黑字留傳於世,焉能有錯?理所當然,躬耕之地在南陽臥龍崗無疑。
兩地都言之鑿鑿,皆不容有它,但諸葛亮沒有分身法,不可能同時躬耕在相距三四百里的兩個地方。顯然,兩個茅廬必定有正誤區別。
到了清代,襄陽進士顧嘉衡被任命為南陽知府,襄陽、南陽人都要他對此明確表態。這是個兩為其難的棘手事情,家鄉要回,地方官要當,一語不慎,不是得罪了這邊,就是得罪了那邊,而得罪哪邊都吃不消。左右為難中,圓滑世故的顧嘉衡寫了一副對聯: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這副對聯,如今就刻於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內。模稜兩可、兩不得罪的答案使知府大人全身而退,但疑案依然。
中國人大都熟悉《三國演義》,難免有人想從這部小說中得到正確答案。遺憾的是,羅貫中先生又將兩地混淆起來,在第三十六回中,有三次提到前矛後盾的諸葛亮隱居之處。一處說:「此間有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一處說劉備「便具厚幣,同關、張前去南陽請孔明」;另一處又說徐庶怕諸葛亮不肯出山,「遂乘馬直至臥龍崗下,入見孔明」,為劉備說情。
其實,這個問題歷史上早已廓清,只是後人少有熟悉史書《三國誌》者,故而爭論著不該爭論的問題。準確地說,隆中在今天襄樊西邊13公里的峴山東麓。諸葛亮所謂的「躬耕於南陽」,原說的是大地理概念,相當於你問我是哪裡人、我回答西安一樣,沒必要再說長安區某某鄉。當時荊州(治所在襄陽)下轄七郡,南陽郡是其一郡;南陽郡下轄37縣,西南方鄧縣是其一縣,隆中在鄧縣地界。所以說,諸葛亮說「躬耕於南陽」並沒有說錯,不在南陽臥龍崗而在襄陽隆中的結論也沒有錯判。東晉習鑿齒進行了考證,他在《漢晉春秋》一書中明確指出:「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南北朝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也肯定了這一說法。
再推論一下,諸葛亮有無可能躬耕於南陽臥龍崗?
顯然,臥龍崗躬耕一說不能成立。但南陽臥龍岡已存在了幾百年,並有豐厚的文化沉澱,當然就有其繼續存在的理由,後人沒必要揚彼抑此。
諸葛亮怎樣到襄陽的
陳壽在《三國誌·諸葛亮傳》中說諸葛亮早孤,其叔父諸葛玄赴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一職時,帶了他與弟弟諸葛均一同南下。後來漢王朝派朱皓接任豫章太守,諸葛玄在離職之後,帶著兩個侄兒前往荊州投靠老朋友劉表,諸葛玄死後,諸葛亮與其弟均「躬耕隴畝」。
《獻帝春秋》中說法與此截然不同。該書記載,豫章太守周術病死於任所,劉表上奏朝廷推薦諸葛玄繼任。由於豫章郡屬揚州轄區,是袁術的地盤,大概是得到袁術的首肯,批文未下來就造成既成事實。但漢王朝不予承認,而改任朱皓。朱皓從揚州刺史劉繇處借兵打進豫章,諸葛玄兵敗後退入西城,西城民眾群起造反將他殺了,並把首級送給劉繇。
叔父被殺於豫章西城一事,對諸葛亮來說,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所以不願意提及;陳壽的史料,來源於諸葛亮口述,他語焉不詳,陳壽只能照錄而已。《獻帝春秋》的記載來之於史官,史官資料來之於劉繇、朱皓等人的奏章,所以能敘述出具體細節。由是觀之,後一說更接近歷史事實。
是三顧還是自己投奔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世公認的三顧茅廬,蓋源於此。
在這裡,三顧茅廬與自己投奔兩說又對立起來,到底哪一說才是事實?
現在看來,難分真偽,理由如下:
第一,蜀漢政權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沒有保存早先的原始資料供史家查詢,諸葛亮是當事人,他的敘述似乎應該更可靠一些。然而這又是孤證,另一當事人劉備並沒有留下三顧的證據。
第二,曹魏政權是東漢政權「禪讓」的結果,它比較穩定,也有相應的史官及制度。更重要的是,《魏略》與《九州春秋》成書前,同其他史書一樣,都有個史料收集的過程。隆中的文化圈子中,石韜、徐庶、孟公威等都在曹操、曹丕處做官,他們的回憶錄或談話,必然存在於當時,因此才能將諸葛亮自己投奔的過程說得繪聲繪色,以致微小細節都不遺漏。然而,那三人畢竟只是局外人,他們的敘述大多也是聽說而來的。
第三,劉備不高看諸葛亮而自結牛尾,同《襄陽記》又發生矛盾。以此書記述,劉備訪問荊襄名士司馬徽(即水鏡先生)時,司馬徽曾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當劉備詢問是誰時,他回答說:「諸葛孔明,龐士元也。」以此觀之,諸葛亮找上門投靠劉備就難成立。然而《襄陽記》擁劉的政治傾向過於明顯,作可信史料尚得謹慎。
綜合上述三點,在難以斷定的情況下,不如像為《三國誌》作注的裴松之那樣,將胸懷放廣闊一些,讓兩個都有依據的史料共存一爐,別作武斷式砍伐。
如果是三顧茅廬,那麼,它就是諸葛亮與徐庶合演的雙簧,但諸葛亮不肯「廉價出售」,須抬高身份以便於才盡其用。徐庶投奔劉備後,得到劉備的器重,進而推薦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這當然是得到諸葛亮同意之後才推薦的。如果諸葛亮不願意出山或者未選中劉備,作為好友的徐庶,斷不能造次。在徐庶他們的文化圈子中,還有龐士元、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何以獨獨推薦諸葛亮而不推薦其他人?當然是他們當時不肯投奔劉備的緣故。劉備說:「君與俱來。」徐庶答道:「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徐庶投奔劉備,客觀上是在為諸葛亮投石問路。既然諸葛亮已經選中了劉備,當然要同徐庶談及相見的形式,只有諸葛亮不肯沿街叫賣時,徐庶才能傳遞出「可就見,不可屈致」的信息。顯然,這是在抬高價碼。「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當諸葛亮決定投靠劉備時,其心情是迫不及待的,並作了充分的應對準備,而前兩次的未曾出來相見,就有了矯揉造作的嫌疑,顯然是在抬高價碼。然而他又謹遵了「事不過三」的古訓,所以在劉備第三次相顧時揭開門簾子走了出來。劉備是否看出了雙簧的把戲,我們已無法得知。但是,劉備獲得了禮賢下士的美名。剛一見面,諸葛亮就和盤托出了驚世駭俗的《隆中對》,他把天下形勢剖析得那樣透徹,把劉備的因應策略和將來的發展宏圖都作了精當的規劃。這當然不是即興之談,而是作了充分準備的結果。諸葛亮要取得劉備的充分信任,就必須一炮打響,讓買家知道物有所值。
是隱跡山林還是以退為進
躬耕之地不選在其他地方而選在峴山東麓的隆中,諸葛亮此舉可謂獨具匠心。這裡距襄陽僅二十幾華里,步行一個時辰就可到達,既可躲開都市的嘈雜浮華,能安心讀書和思慮問題,又沒有脫離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帶,有充分的機會同上流社會的朋友們促膝交流,能及時把握天下形勢的變化,為將來的出山打好基礎。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既具有了隱士身份,卻又不會被當地名流們忘記,飽學之士的朦朧美對政治家更具誘惑魅力。而且,劉表是妻子黃氏的姨夫,只是因為劉表胸無大志,不可能在動亂中成就事業,所以諸葛亮沒有利用裙帶關係在荊州謀取一官半職。無意中,這又抬高了他的身價。在軍閥混戰時,諸葛亮絕不肯做苟全性命於亂世的庸碌之輩,而是很想出仕。他在與朋友們長談的時候,做官是當然的內容之一。他曾對石韜、徐庶、孟公威三人說:「卿等諸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當石韜他們反問諸葛亮才具可擔當什麼職務時,他只是笑而不答。但是他並不隱瞞良好的自我感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是出將入相的全才。只是當時大多數人都不認同,只有崔州平、徐庶等少數人相信。羅貫中並沒有消化「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與「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這兩條自相矛盾的史料,只能在《三國演義》一書中留下不能自圓其說的硬傷。
「躬耕隴畝」是以退為進的策略,同時也是為了選擇買家。他不肯投奔曹操,並不是視其為國賊而羞於為伍,這從他與張昭的談話中就能看出端倪。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出使東吳聯合孫權時,張昭曾勸他留下來做官,他拒絕了,在對別人解釋不肯留下的原因時,他說道:「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袁子》)不能「盡亮」即不能言聽計從,讓其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這才是要害!在價值取捨中,他把實現個人價值作為選擇主子的尺度。孫權處人才濟濟,不可能聽計於一人;曹操處更是人才雲集,才能高於諸葛亮者遠非三五人,所以他不肯投奔曹操;至於劉表、劉璋、張魯、馬超等軍閥,諸葛亮則是看不到眼裡。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投奔劉表後駐守樊城,這為諸葛亮仔細觀察其為人提供了條件;好友徐庶投奔劉備後,又給諸葛亮提供了大量的可靠信息。劉備有幾點過人之處很值得諸葛亮委身投靠:百折不撓的精神;善於用人和禮賢下士;關羽、張飛等猛將是難得的軍事人才,而身邊謀士都是些庸碌之輩,最缺乏的就是諸葛亮這樣的經緯之才;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不孚眾望且失去人心時,這兩處民眾的依附心理,必然寄希望於皇室胄裔出身的劉備,這是獲得民眾支持的基礎,是一面政權旗幟。同曹操、孫權相比較,諸葛亮投奔劉備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