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動物居然會挖寶:讓白蟻帶你找金子和鑽石
位於非洲博茨瓦納的喀拉哈里沙漠,曾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數十米厚、由沙土和風化岩石構成的表層蓋住了底層岩石,只有部分岩層裸露出來,因而,人們想從中探測出珍貴礦石資源的難度很大,而且代價高昂。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當上世紀70年代,一名地質學家在這裡的表層岩石中發現了少量鈦鐵礦時,就引起了多方關注。鈦鐵礦來自一種名為金伯利巖的岩石,而金伯利巖通常蘊含金剛石資源。這個小小的發現似乎說明,在該地區的地下,埋藏著大量無價之寶。
後來的事實果然證明了這一點。現在,這裡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金剛石礦——吉瓦寧(Jwaneng)金剛石礦。可是,當年,這些礦石被埋在地表40米以下,究竟是如何得見天日的呢?原來,白蟻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白蟻為地質學家做「義工」
沙漠白蟻之所以深挖廣掘,是環境使然。生活在炎熱乾燥地區的白蟻,會在地面上打造巨大的蟻穴,以利空氣循環和降溫。一旦蟻穴遭到破壞,白蟻群會盡快將其修復,以躲避食肉動物的襲擊和保護蟻群安全。
沙漠十分乾燥,可白蟻需要濕潤的泥土來打造蟻穴。為了找到符合要求的泥土,白蟻會向地表以下挖掘30米,甚至更深,以找到地下水源,然後將找到的粘土或濕潤的岩石含在口中,爬回家繼續打造蟻穴,如此循環往復。在此過程中,它們帶來地下深層的土壤樣本,那些濕潤的岩石粒中也可能含有珍貴的礦石。白蟻蟻穴揭示了地下結構的奧秘,如今,地質學家和礦產公司已意識到了白蟻蟻穴潛在的巨大價值。
一組澳洲研究人員正對白蟻及其蟻穴,以及其揭示的地下奧秘進行深入研究。他們沖洗白蟻的蟻穴,以發現是否有黃金的痕跡,地下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會通過蟻穴集中反映出來。研究人員相信,白蟻是開啟鑽石、黃金以及其他未知寶藏的鑰匙。
通常,要想對地下岩層中的沙土和岩石,也就是風化層完成取樣任務,地質學家們必須打勘測洞,而白蟻則或多或少地成了他們的免費「義工」,能讓勘測洞在整個沙漠地區到處「開花」。加拿大多倫多北大西洋能源組織的成員喬·諾爾斯表示:「一座白蟻蟻穴,就相當於一個倒置的鑽孔,這正是我們想要的。」雖然包括諾爾斯在內的一些地質學家,已開始在非洲大陸部分地區利用白蟻蟻穴的土樣進行研究,但大多數地質學家和礦產公司,都還只是剛意識到這一方法的重要性,此前,他們不過將此視為一個「習慣」,或是傳統勘探方法的「補充」。
蟻穴告訴你地下有什麼
在澳洲似乎並無應用此法的必要,當地絕大多數礦藏來自裸露的岩石區,礦石唾手可得。但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上述裸露資源已被開採殆盡,必須想辦法勘測其他土地,而這些地區都被風化層所覆蓋。風化層通常厚達幾十米甚至幾百米,而澳洲的地質層年代久遠,至今已有幾百萬年之久,人們幾乎可以確定下面一定蘊含著珍貴礦藏。
澳洲阿德萊德大學的斯蒂夫·希爾表示,在澳洲北部的塔納米沙漠,儘管只有不到1%的土地有岩石裸露在外,但在其中已發現了該國最大的金礦。試想,在另外99%的土地上,能勘測出多少珍貴資源來。
為此,澳洲政府專門制訂了一個行動計畫,由全國土地環境和礦產勘測合作研究中心(CRCLEME)發起。澳洲地質學家麗莎·沃若爾領導一群地質學家,將風化層和白蟻當成一個整體來研究,以有效提高礦產勘測的成功率。
為了確認白蟻蟻穴是否能準確反映地下礦物質的含量,希爾帶著研究生安娜·派斯和內森·裡德,對塔納米沙漠西部科約特(Coyote)金礦附近的白蟻蟻穴進行了取樣分析,因為此處地下的地質構成已被準確勘測出來。派斯用全球定位系統,對被掘出的每一泥土進行了精確定位,她表示:「白蟻蟻穴內部的『建築材料』是一種『反芻』過的粘合劑,可能還包含有白蟻的糞便。因為許多種類的白蟻都能咀嚼風化層,並在『反芻』後用風化層來造牆。」
白蟻對地質學家侵入其家園甚是小心。希爾說:「我們一取樣,白蟻就馬上開始修補蟻穴。通常在我們取樣的幾分鐘後,就會有白蟻開始修復工作。一般在次日,蟻穴就會恢復如初,完全看不出被取樣的痕跡。」
澳洲全國土地環境和礦產勘測合作研究中心的目的,除了尋找珍貴礦藏外,也在探究白蟻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比如被白蟻咀嚼過的三齒稃草。儘管這種草在塔納米沙漠上隨處可見,但白蟻會將它們咀嚼過的三齒稃草,放置在其精心建造的蟻穴之上。希爾說:「這裡的每一部分都有化學演變的故事,我們要做的就是讀懂這些故事。」
白蟻會挖金子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私人顧問、地質學者邁克爾·米爾納,對非洲大陸的白蟻種群進行了大量研究,他認為,某些白蟻甚至有能力把金粒挖出來!「它們可將下顎插入金粒中,因為這些金粒比較柔軟。」他與多倫多大學的蒂莫西共同發表了被白蟻運來建造蟻穴的金粒的電子顯微照片,從照片上能看到,白蟻用小小的下顎死死咬住了那顆金粒。
派斯的同學裡德認真採集了三齒稃草,以及其他寥寥幾種能在乾燥的塔納米沙漠中生存的植物。希爾說:「三齒稃草從未放棄長出地面的努力,它們扎根於地表以下,其根系垂直向下,伸向數十米深的地下。」白蟻能從地表往下挖30米,而三齒稃草的根甚至能探向地下50米,甚至更深。以前無人發現這種草的潛在價值,因為它長有刺的尖葉常常令採樣者「掛綵」,但裡德認為,值得冒險。
與白蟻一樣,三齒稃草也在尋找地下水。因此,通過對其根系和葉子的研究,同樣有助於對地下岩層的分析。裡德表示:「三齒稃草和白蟻一樣,能吸收地下岩層礦物質的成分,並在地面上有所顯示。二者通常攜帶不同的金屬,正因如此,它們能顯示出完整的地質化學成分的變化。」
科學家的這一發現,引起了全球各礦產公司的關注,澳洲和非洲地下礦藏將迎來另一個大開發時期。亞澳黃金協會的特雷弗·愛爾蘭表示:「該項技術已成熟到日常應用的程度,希爾小組的研究成果較以前更具體、翔實。」
CRCLEME的負責人大衛·吉爾斯表示,儘管以前有的大公司公然宣稱,這種辦法是無稽之談,但研究人員的研究證明,該方法行之有效。派斯說:「通過分析白蟻蟻穴,來研究地下礦藏,絕對沒問題。與打個勘測洞相比,研究蟻穴的投入小得多。既然花費甚少,所獲甚豐,我們為什麼不能充分利用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這些小小『打洞專家』的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