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王姬瑜簡介 被楚莊王問九鼎輕重的周定王
周定王姬瑜(?-前586年),姬姓,名瑜,東周第九位君王,周頃王之子,周匡王之弟。前606年-前586年在位,在位二十一年。定王即位之時,大諸侯國對周王朝及周天子已無尊敬可言,中央權力繼續削弱。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圍宋時,造成「易子而食」的慘劇,使社會生產遭到破壞並阻礙了人口的發展。諸侯爭霸是以百姓的生命和生活為代價的。周定王崩後,其子周簡王姬夷即位。
帝王檔案
姓名:姬瑜
民族:華夏族
職業:東周王朝第九任天子
生卒年:公元前?年~公元前586年在位時間:21年
父親:姬班
母親:不詳
王位繼承人:姬夷
經典記載
古文匡王六年,崩,弟瑜立,是為定王。(《史記·周本紀》)
今譯匡王六年,周匡王姬班駕崩,其弟姬瑜被立為天子,是為周定王。
古文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次洛,使人問九鼎。王使王孫滿應設以辭,楚兵乃去。(《史記·周本紀》)
今譯周定王元年,楚莊王討伐陸渾之戎,經過洛陽,派人打聽九鼎的重量。周定王派王孫滿回答楚莊王,楚兵於是退去。
帝王故事:兄終弟及問鼎中原
如果司馬遷的《史記》沒有記錯的話,大周王朝此次難得地出現了一次「兄終弟及」。按《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匡王去世之後,繼承王位的周定王姬瑜,是周匡王的弟弟而非兒子。
當然,我們也不能僅憑《史記》一家之言就斷言東周此時出現了「兄終弟及」的現象,也不能確定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無從知道是因為周匡王無子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畢竟史料太少了。
周定王在位時,洛陽發生了一件大事,使周定王平淡的歷史平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南方強大的霸主楚莊王興兵北上,旨在討伐所謂的陸渾之戎。
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之初的三年裡他不理朝政,一味地貪圖享樂。三年之後,他突然奮發圖強,對內改革舊政,擴充軍隊,對外征服周邊一些小國。楚國的勢力迅速擴張,中原國家一聽說楚國就頭疼。
但是楚國畢竟地處蠻荒之地,巨大的文明落差使他們對中原有著強烈的渴望,楚莊王借討伐陸渾之戎的機會,將軍隊開到了周天子的都城洛陽城下,搞了次軍事演習。
當年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攘夷」,主要針對的就是楚國,可是最終齊楚只是進行了一次談判,楚人照樣兼併中原國家,齊國鞭長莫及,只能坐視旁觀。晉文公以來,晉楚爭霸,互有勝負,中原各國終究不能奈何楚國。
如今,這個讓齊、晉這樣的強大諸侯都感到無奈的南方蠻夷,突然衝到了溫和的周天子面前,怎麼能不讓人感到擔心呢?
周定王知道楚莊王來者不善,但是也並未因此慌亂,多年來大周天子們已經學會了一套以柔克剛的權術。定王當即派貴族王孫滿出城代表周天子慰問楚軍。
王孫滿來到楚營,楚莊王上來就問王孫滿:「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有多重?」九鼎是當年大禹所鑄,分別對應著天下九州,是天下統一的標誌,歷代將其視為天子權力的象徵。楚人自開國以來,一向對大周不服,至今湖北人還把「不服氣」說成「不服周」。楚莊王打聽九鼎的重量,其實是覬覦天子之位。
王孫滿是春秋時期著名的辯士,見楚莊王如此發問,嘿嘿一笑,扔出來一句「九鼎在德,不在重也」,然後開始跟楚莊王侃歷史,說什麼九鼎當年為大禹所鑄,所以歸夏朝所有,夏朝失德,鼎便為商朝所有,商朝又失德,鼎又歸了大周。
如今,大周雖然衰落了,但是大周的德行並未敗壞,不曾有像桀、紂那樣的昏君、暴君,所以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莊王聽了王孫滿不卑不亢的一席話,反而十分佩服,當即引兵南下回國了,或許他真的是回去「修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