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斯大林專列南下徵糧的鐵腕手段 | 陽光歷史

 

A-A+

1918年斯大林專列南下徵糧的鐵腕手段

2016年02月06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97 次

1918年的春夏之交,蘇維埃俄國面臨雙重的威脅:軍事上的和經濟上的。為了解決這雙重的威脅,列寧派出托洛茨基去東線、組建紅軍、拯救那裡的危局。與此同時,列寧派出斯大林去南方,到被認為有大量糧食的北高加索去徵集糧食。沒有軍隊,蘇維埃政權不能立足,而沒有糧食,即使有軍隊,也不能支撐下去。托洛茨基和斯大林都肩負著拯救蘇維埃政權的重擔,都寄托著列寧的莫大的期望。


列寧為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各準備了一列專列。在那個交通運輸幾乎癱瘓,燃料煤炭供應極為緊張的情況下,這兩列專列對蘇維埃國家來說是不小的負擔。但是,這兩列專列卻承擔著拯救處於危急中的共和國的最後希望。


1918年1月11日,通過了餘糧徵集法令,5月9日,實行糧食專賣法令。在這些法令中,列寧確認糧食問題是富農囤積居奇、投機倒把、釀造私酒、反蘇維埃政權的行為所造成的危機。他在《關於糧食專賣法令的要點》和《對糧食專賣法令的補充》中宣佈:凡有餘糧而不把餘糧運到收糧站者一律視為人民的敵人。


糧食的匱乏已經形成了災荒的局面,各地紛紛提出了「各自單獨徵糧」的解決辦法。列寧對此堅決反對,他說:「各自單獨收購糧食就是斷送整個糧食工作,就是斷送革命,就會引起混亂和崩潰。」列寧的決策是:「需要先進工人到幅員廣大的全國各地去進行大規模的『十字軍討伐』」。5月26日,列寧在《關於目前形勢的提綱》中,號召:「動員軍隊為爭奪糧食而進軍」,為此必須組建「徵糧隊」。5月28日,由彼得格勒工人組成的最早的徵糧工作隊分赴被認為有糧食的地區徵糧。


當時的北高加索被認為是糧食很充足的地區。列寧在5月29日授予了斯大林在北高加索徵糧的全權:「地方和州的人民委員會、工農兵代表蘇維埃、革命委員會、部隊的司令部和指揮員、鐵路組織和車站站長、河運和海運商船組織、郵電和糧食組織、所有的委員和特使都應執行斯大林同志的命令」。隨同斯大林前往的有一支400名紅軍戰士組成的隊伍,其中包括100名拉脫維亞神槍手。因此,斯大林的徵糧列車實際就是蘇維埃政府在「戰時共產主義」時期權力最大、人數最多、手段也最強硬的一支武裝徵糧工作隊。


6月4日,斯大林率領隨從南下北高加索,兩天後他的列車停在了察裡津的城郊。從此時到離開察裡津,斯大林一直住在這列列車之中,就像托洛茨基一直巡行在自己的列車中一樣。到達察裡津的第二天,斯大林就給列寧發去了一份電報,講述了察裡津的狀況和他採取的措施:「儘管經濟社會的所有領域都亂七八糟,一切還是可以整頓就緒的。在察裡津、阿斯特拉罕和薩拉托夫,糧食壟斷和硬性價格被蘇維埃取消了,胡作非為和投機倒把盛行。我已經在察裡津實行憑證供應證制度和硬性價格。在阿斯特拉罕和薩拉托夫也應當實行同樣的辦法,否則所有的糧食將從投機倒把的這些渠道流失掉。讓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也要求這些蘇維埃拒絕投機倒把。」隨後,斯大林在電報中,列述了鐵路和水運的情況,告訴列寧他所採取的措施:將從事「背口袋」投機倒把行為的部委委員逮捕法辦,派出自己的特別代表去替代他們「整頓秩序」,要求各部委駐當地的代表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給我的全權找麻煩」,在一周後將實行「糧食周」並保證要立即將約100萬噸糧食用鐵路運往莫斯科。


從斯大林的這份電報,可以看出,他在察裡津的徵糧忠實地執行了列寧制訂的「糧食壟斷」、「糧食專政」的方針,採用了強制徵收的鐵的手腕,同時也可看出,他在察裡津的徵糧是在遭到地方當局的激烈對抗,甚至抵抗的情況下進行的。他所依靠的是他隨身帶來的400名武裝士兵,這大概也就是斯大林一直沒有住進察裡津的主要原因。斯大林對列寧說的往莫斯科運送100萬噸糧食的許諾還只是許諾,要實現這種許諾會遇到許多的困難,並且顯然單靠「專政」的手段是不行的。6月9日,斯大林又給列寧發去電報,不得不要求列寧給予支援:撥給7,500萬盧布和價值3,500萬左右的商品,以便向農民採購糧食。為此,斯大林還附了一份所需商品的目錄。這時,列寧在公開的講話中,無時無刻不在提及嚴重的糧食饑荒以及它對革命帶來的生死威脅。他對斯大林在北高加索的徵糧寄予了極大的希望:「關於糧食問題我要說,今天無論在彼得格勒,還是在莫斯科,什麼也沒有得到供應。情況十分糟糕。請告知,能否採取緊急措施,因為除了從您那裡無別處可以搞到……」


6月13日,斯大林向列寧報告他採取了列寧所要求的緊急措施,運輸情況已經得到改善,採購糧食的工作正在順利進行,並正在安排往莫斯科運送糧食。斯大林的緊急措施中包括逮捕和槍決違反和破壞糧食採購員工作的人,許多農民因此躲進了森林。當時的一個口號:「把森林伐光——讓木片子飛起來」表明了強制徵糧的激烈程度。6月22日,斯大林向列寧和托洛茨基寫信匯報說:「糧食事務正在走上正軌,如果多運一些印花布和小面額紙幣(不要大於500盧布),事情就會更好。」6月24日,斯大林在給糧食人民委員瞿盧巴的電報中寫道:「已經從水路運送五十萬(普特)糧食、400頭牲畜和19萬隻油粕餅至薩拉托夫給糧食委員會。現在我通知,今天將從察裡津向北方用鐵路發運4列直達貨運列車……100車皮糧食,200頭牲畜。由於機車和機車組人員不足,日內我不可能再發送了。」斯大林在察裡津徵糧的結果使他自己確信,如果按照察裡津的辦法,在北高加索的其它地區徵糧,將會有更大的戰果。他準備乘坐他的列車巡行整個北高加索,但是戰事到了離察裡津只有40俄裡的地方,斯大林不得不放棄他的北高加索巡行。而事實上放棄的還有徵糧工作,從6月22日起,斯大林的大部分注意力就放到了軍事方面,而從7月初,他就全力在北高加索組建自己的軍隊了。


斯大林發送的糧食究竟有多少運到了莫斯科,這些糧食對於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災荒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關於這點,甚至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中都一字沒有提及,這是件很怪異的事。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斯大林在北高加索的徵糧是完全按照列寧的指示辦理的,這種徵糧工作充分體現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質和行動方針。更為重要的是,從富農和其它資產階級分子那裡徵糧,以拯救危急中的蘇維埃共和國的決策是列寧、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所共同做出的,是那時他們對推進社會主義革命的共同認識。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