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宋太祖趙匡胤幫助最大的人是誰?
這裡首先要提到趙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號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既有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略,亦有蕭何安邦定國,撫慰百姓的才能,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賢相。
趙匡胤一生當中的幾個重大決策,都是趙普獻策。清流關繞道塗洲,擊敗皇甫暉,成為後周禁軍統帥;周世宗柴榮時候,趙普獻策,和其弟趙光義主謀,策劃「陳橋兵變」,是擁立的第一功臣;宋朝建國之後,武將權重,趙普獻策,「杯酒釋兵權」,徹底解決中晚唐以至五代時期幾百年藩鎮割據局面;而強化中央政權,削弱地方權力的治國之策,先攻打南唐,後攻打契丹的對外方略也是趙普提出來的。
縱觀大宋三百年,賢臣輩出,但無論從政治影響,還是個人才具,趙普都堪稱第一人。
當然,並非有賢士輔佐,就一定會獲得成功。作為帝王,要善於識才,更要善於用才。
楚漢相爭之初,韓信、陳平,英布等人都曾經在項羽帳下,可是獻策不能用,行事受人疑,結果背叛了項羽。關鍵就是項羽剛愎自用,只重私情,《史記》記載,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而劉邦不同,這位亭長出身的漢王,好色貪財,個人品德著實不咋地,但是只要是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的人,一律以禮相待,如果自己有錯,常毫不隱諱的承認自己的過失,廣開言路,虛心求教,創立四百年大漢江山。
趙普簡介: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徙居洛陽,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推翻後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992年七月因病辭世,追封真定王,賜謚「忠獻」,親撰並書寫八分字神道碑賜之。鹹平元年(998年),追封普為韓王。次年,又詔普配饗太祖廟。
趙普雖讀書少,但喜《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後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學治國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