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自致的潰敗:誰是庫爾斯克戰役真正的王者
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蘇軍與德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也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集團會戰。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並將這場會戰稱為蘇軍最終戰勝德國法西斯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從戰略戰術,戰術戰略,雙方將領的指揮藝術上角度來看,本來的勝利者應該是德國,而不是在中前已經被打廢打殘的損失超過100萬左右(還是保守估計),甚至已經投入了所有戰略預備隊的蘇軍。
相反的德軍在此戰中並非像從前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損失慘重,以至於元氣大傷,甚至整個戰役結束也僅僅陣亡了8萬人。而且由於曼施泰因等人的藝術般的指揮,德軍在戰役後期膠著狀態中依然保留下來了大批有生力量(戰略預備隊,精銳裝甲軍團30萬)
而真正使德軍最終喪失戰略主動權而轉入全線潰退的原因並不是德軍在此次戰役中將領指揮的失利,而是希特勒由於缺乏自信而導致的指揮失誤(英美聯軍已於7月10日在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的情勢惡化。當時希特勒認為德軍必須要抽調兵力到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因此「堡壘」作戰可能被迫停止。但形勢並不是如此嚴重,而且正相反德國最偉大的戰術家曼施泰因則認為德軍已經到了勝利的邊緣,因為他手裡還有整整三十萬的戰略預備隊還沒有使用,蘇軍此時卻已經無軍可調。
但就是這一個希特勒的決定放棄了,把曼施泰因利用超乎完美的戰術苦戰的成果,完全丟棄。
實戰:1943年7月5日凌晨2時,庫爾斯克會戰以蘇軍的大規模炮擊而宣告開始。面對這一形勢,德軍決定改突襲為強攻,以坦克為先鋒,大量步兵緊隨其後。各路進攻的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輛的密度實施衝擊。與此同時,120架德國轟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對蘇軍陣地展開了瘋狂的轟炸。堅守在第一道防線的蘇軍同德軍展開了敵眾我寡的激烈戰鬥,他們憑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裝滿汽油的燃燒瓶給德軍以迎頭痛擊。一時間,整個戰場上硝煙瀰漫,火光沖天。炮彈的呼嘯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自動武器的射擊聲,坦克馬達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驚心動魄。
經過兩天激戰,蘇德兩軍均遭到重創。到7月6日傍晚,南北兩方面的德軍均突破了蘇軍的第一道防線。然而,在隨後幾天的戰鬥中,儘管德軍連續發動猛烈進攻,仍未達到完成對蘇軍進行合圍的目的。
7月11日,德軍南線司令官曼施泰因制訂了新的作戰計畫,決定於12日在南線對蘇軍發起新的攻勢。至此,庫爾斯克會戰進入了關鍵的第二階段,這也正是「最重要的階段」。
7月12日凌晨,德SS裝甲軍希特勒近衛師的陣地附近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坦克馬達轟鳴聲,這表明,正有一支蘇軍裝甲部隊向這裡進發。早晨5點鐘左右,數百輛蘇軍坦克出現在陣地前沿,這些坦克多為蘇T-34坦克和T-70坦克,分成40至50組鋪天蓋地向德軍陣地衝來,坦克上還運載著步兵。見此情景,德軍立即投入了戰鬥。
頓時,火炮、穿甲彈在雙方陣地中爆炸,硝煙籠罩了整個大地。戰鬥一開始,蘇軍T-34坦克就徑直殺向敵陣。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徑火炮在遠距離無法擊中德軍坦克,因此,大量蘇軍坦克在接近敵人之前就已經被德「虎」式坦克擊毀。戰鬥結束後,戰場上蘇軍坦克的殘骸數以百計,蘇181坦克團在戰鬥中全體陣亡。
所以7月12日的關鍵戰也將不像傳統觀點所認為的是整個戰役的分水嶺,更不是德軍南線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12日的戰鬥後,一線德軍依然擁有較強的作戰實力,並在以後幾天的戰鬥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包圍了蘇軍的幾個步兵陣地,佔領了一些極有戰略價值的高地,而且蘇聯已經無力挽回即將失敗的頹勢了(當時朱可夫已經在準備自殺了或者上軍事法庭了承擔責任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德軍最終在南線放棄最後的勝利,不投入預備隊給予蘇聯以致命一擊去進攻,反而全軍撤退的呢?
可以認為,導致德軍潰敗的原因恰恰是希特勒本人。
原因就是,在蘇德戰場上的戰役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由蒙哥馬利指揮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和巴頓將軍指揮的美國第七集團軍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大舉登陸。接到這個消息後,希特勒坐立不安,他決定放棄蘇德戰場的會戰,將軍隊撤出以保存實力,為防禦做準備。
當時,被稱為克裡木之狼的德軍南線指揮官曼施泰因對希特勒的決定大為不滿,他認為如果堅持到底,德軍將有可能包圍蘇第5坦克近衛集團軍主力,並最終佔領戰略要地普羅霍洛夫卡,重新恢復42年的戰線,包圍斯大林各勒。(而且當時的事實正如曼施泰因的預料)。
然而,剛愎自用的希特勒並沒有採用曼施泰因的建議,而是將曼施泰因苦心保留到最後做致命一擊的SS裝甲軍等戰略預備主力部隊調離了普羅霍洛夫卡地區。
7月17日至18日,這些部隊正式撤出了戰場。此後,德SS裝甲軍希特勒近衛師被調往義大利。
所以德軍撤退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失去了戰鬥力,而是由於希特勒喪失了繼續同蘇聯紅軍作戰的勇氣和信心。隨著希特勒這一決定的做出,德軍在東線戰場上最後一次爭取戰略主動的機會也就隨之灰飛煙滅了。
註:
1.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檔案館的一份有關德SS裝甲軍的秘密文件顯示。
首先,德SS裝甲軍並非像史料所記載的那樣擁有700餘輛坦克,即使是在戰役開始之前,SS裝甲軍也不過只有211輛具備完全戰鬥力的坦克。
其次,在12日的戰鬥中,SS裝甲軍也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損失慘重。根據一份德軍1943年7月13日的內部統計,SS裝甲軍在這場戰鬥後尚有163輛可以戰鬥的坦克,僅僅損失了48輛。這同蘇軍第5裝甲軍的損失比起來要小得多。
2.1984年的一本蘇第5坦克集團軍二戰史記載,該軍在12日的戰鬥後僅需要大修的坦克就有400輛之多。儘管書中並沒有記載蘇軍損失的坦克數量,但這一數字已足以證明,蘇軍在這場戰鬥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3.些蘇聯時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這樣的文字:「第5坦克集團軍在這次遭遇戰中損失約650輛坦克,由於無法恢復攻擊能力,已將剩餘坦克編入步兵連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