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那些憑票吃糧的五味歲月 | 陽光歷史

 

A-A+

[圖文]那些憑票吃糧的五味歲月

2015年10月03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69 次

那些憑票吃糧的五味歲月


時至今日,不少人手中還保留著大量糧票,也難以忘記憑票吃糧的那個年代。



那些憑票吃糧的五味歲月


1993年,糧食價格放開,糧票不再流通。

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開篇的話


「吃飯要交糧票,穿衣需要布票,買輛單車得有工業券」,對時下相當一部分「80後」和尚未成年的「90後」來說,這樣的生活無異於天方夜譚。但這不是笑談,上世紀50至90年代初,包括他們的長輩在內的中國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經歷了長達近40年的「票證經濟」時代。


從今天開始,本報與河南省檔案館聯合推出「回望河南『票證經濟』」系列報道,為您揭開中國計畫經濟時代的特殊產物——糧票、布票、工業券三大票證的行世秘密,講述曾經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票證故事……


核心提示


1993年夏,扶溝縣一位老人彌留之際,留給家人「一大筆」遺產——她幾十年省吃儉用攢下的面額有數百公斤的糧票。老人不知道,就在她去世前半年,在中國流通了近40年的糧票已被宣告停止使用,徹底退出了老百姓的生活。


老人的舉動給家人帶來了無法言說的遺憾,她對糧票的珍視,顯然源於上世紀50年代開始實行的「糧食定量供應」所帶給人們的經濟思維。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佈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從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碗飯,一口湯,離開小小的糧票就沒得吃、沒得喝。糧票,曾經如此深刻地影響了幾代中國百姓的生活,讓他們再難忘記那段憑票吃糧喝湯、五味雜陳的歲月……


□記者孟冉文記者李康實習生魏志陽圖


老人遺產 一包停止流通的糧票


14年來,在扶溝縣政協工作的郎永生始終珍藏著一包糧票,有全國的,有河南的,面額總量有數百公斤。「這些糧票現在沒一點兒用了,可它們是俺老母親留下的遺產,珍貴得很。她怕俺餓著,偷偷攢了幾十年啊!」郎永生眼含淚水,說只要看到這些糧票,心裡就疼痛不已。


郎永生家弟兄五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們每人每月平均20多斤的糧食定量,無論如何都是不夠吃的。那些年,郎家人到處借糧票,借不來時,就去農貿市場購買高價糧。「當時糧食很貴,有一次我去買小麥,四毛八一斤,雖然父親每月有30多塊錢的工資,已經不算低了,可高價糧還是吃不起。」郎永生回憶。


郎永生的家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他們弟兄都參加工作以後,生活才好轉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副食品豐富起來,糧食也夠吃了。原以為辛勤勞累了大半輩子的母親可以喘口氣了,她卻得了肝病,「奇怪的是,那時俺媽花錢很厲害,經常向父親要,後來我愛人把工資交給她,她也全收,但花得不知去向」。郎永生說,因母親身患重病,家人也沒阻攔她,只是不明白她怎麼不知道省錢。


母親這個謎,直到1993年才揭開。「那年夏天,俺媽快去世時,把我們叫到床前,用手指著衣櫃,示意打開用布頭和塑膠布包著的一個包。包封得很嚴密,還用一根細繩捆得死死的。」郎永生說,打開包,全家人都驚呆了:裡面竟是一堆糧票,斤兩不一,細糧粗糧都有。「原來她老人家把錢省下來,都拿去買糧票了呀……」


郎永生的母親帶著欣慰走了。其實老人家不知道,早在1993年1月,河南省政府已依據國家有關精神,制訂並出台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此次糧改的主要任務就是「除軍供糧仍按現行辦法執行外,當年全省各地市糧食購銷價格和經營,均全部放開,實行市場化經營」。


對糧票的命運,有關這次糧改方案的檔案記載很簡單:「糧票不再流通,不補差價,不回收,糧本繼續保留;必要時,經當地政府批准,可重新實行憑糧本限量供應。」


「事實上,那時糧票已經被淘汰,不但糧票,連糧本都很快成廢品了。」郎永生感歎,他母親買了那麼多糧票,國家不回收,賣也沒人要,等於白扔了。


和中國億萬普通城鄉居民一樣,郎永生的母親對糧票的珍視,源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實行的「糧食定量供應」……


糧食定量 每天飯前先用秤稱斤兩


「學生吃不飽,腿腫得厲害,學校給我個任務,監督學生們不准上操場鍛煉身體,怕營養跟不上,一活動就出事。」78歲的耿玉波是鄭州大學管理系退休教授,他講的是1959年在當時的河南紡織工學院當班主任時親歷的事兒。


那時,耿玉波一家四口人,吃糧標準全部定量,「我每月29斤,妻子25斤,兩個孩子各15斤。這麼點糧食根本不夠吃,大人還能忍著,可孩子正長身體呢,整天餓得嗷嗷叫。」耿玉波說,為保證全家人勉強度日,他做了一桿秤,按定量標準,每天吃飯前都給每人稱出斤兩,「倆孩子吃罷飯,誰都不願意提前去上學,兄妹二人都怕奶奶偷偷給對方多吃。到秋收時,兄妹倆去鄭州郊區農田里挖紅薯,挖紅蘿蔔,偶爾挖到一塊,來不及洗掉泥巴就生吞下去了」。回憶往事,耿玉波連歎「可憐,心酸」。


飯前先稱斤兩,而今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在那個「貫徹糧食計畫供應政策,健全市鎮糧食供應制度,提倡糧食節約,保證糧食的合理分配,以利於國家經濟建設進行」的糧食定量供應年代,卻真實地發生過。


在耿玉波的印象裡,我國糧食定量供應起始於1955年下半年,居民口糧、工商行業用糧和牲畜飼料用糧,均按核定的供應數量發給供應憑證。供應憑證分為市鎮居民糧食供應證、工商行業用糧供應證、市鎮飼料供應證、市鎮居民糧食供應轉移證、全國通用糧票、地方糧票等7種。


記者查閱檔案發現,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公佈施行的《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各地應根據居民的勞動差別、年齡大小及不同地區的糧食消費習慣,確定具體供應級別和每月口糧定量標準。


河南以雜糧、麵粉為主食,檔案如是記載了我省居民應遵循的口糧標準:「特殊重體力勞動者:五十至六十斤,其平均數不得超過五十五斤;重體力勞動者: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數不得超過四十四斤;輕體力勞動者: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數不得超過三十五斤……」按照這樣的標準,從事腦力勞動的耿玉波和機關、團體工作人員以及國營、私營企業職員(店員)一樣,每月口糧標準定為27至32斤,但平均不能超過31斤。


《辦法》的出台以及居民口糧標準的確定,為全國和地方糧票的發行打下了基礎,不久,有著特殊印記的供糧憑證,便鋪天蓋地進入了中國百姓的生活。


發行使用 全國通用糧票最受青睞


常言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那些「持票消費」的年代,有了糧票,就意味著你的吃飯問題有了著落。但是也有意外,比如河南居民若到外省辦事,沒有全國通用糧票,即便有錢,人家也不會賣給你飯的。


我國發行的糧票分全國通用和地方流動兩種。前者是城鄉居民外出至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時,購買糧食或糧食製成品的憑證,在全國城鎮和農村通用;後者僅限本省居民在所在區域內購買糧食或糧食製成品。地方糧票的這種限制,決定了全國通用糧票身份高貴,較之地方糧票「高出一等」。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兩種糧票存在先天性區別,發生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30多年前,因為二斤糧票,河北一個陌生人的舉動,讓如今年屆68歲的鞏義市文物局退休幹部靳振武至今念念不忘。1975年,身在鞏義市豫劇團的靳振武去鄭州調劇本,隨身帶了10斤河南糧票,不料所需的劇本被轉調到了河北邯鄲,「我想都沒想,急忙連夜坐火車去邯鄲。到了目的地,想去吃點飯,一摸兜,壞了,沒帶全國糧票。」靳振武說。這時,旁邊一個中年男子過來問他怎麼不吃飯,靳振武如實相告。「那個人從口袋裡拿出二斤河北糧票,要送給我救救急。我給他錢,他不要,只說他是邯鄲鋼鐵廠的,留了自己的名字……」


回到河南,靳振武按照那個人提供的地址,給他寄去了二斤全國糧票。「可是沒想到,過了幾天我收到退信,說查無此人。」靳振武感慨地說,他與那個人素不相識,那人卻不圖回報幫自己渡過難關,「我心裡感激啊,這麼多年一直想著他」。


與靳振武的際遇不同,鄭州市民陳寶林利用全國糧票的「變通」,和大學同學建立起了特殊的深厚情誼。1983年,陳寶林在鄭州紡織機電專科學校(現中原工學院)上學,全班36名同學來自祖國各地。「當時就餐發的有飯票,有些同學飯票不夠吃就從家裡帶糧票到學校換飯票,但換飯票必須用全國通用糧票或河南糧票,當時全國通用糧票比較缺,於是不少同學就將自己老家的糧票帶到學校先換成河南的或全國通用的,然後再找學校換飯票。」陳寶林說,慢慢地,學校裡形成了一個沒有任何差價的相互幫助的「糧票黑市」。


「當時,負責糧票交易的是我們831班的生活委員孫麗,她是河南人,很熱心,久而久之,她就成了『義務糧票交易所』的『所長』了。」陳寶林說,目前他還保存了全國各地幾百斤糧票做紀念,交換糧票的故事仍被同學們經常憶起。


不同時期糧食供應標準有變化


按照糧食定量標準發給居民的全國通用和地方糧票,可購買各種成品糧,如大米、麵粉、小米、高粱米以及各種豆類等。1955年9月,我國發行的第一套全國通用糧票,計有肆市兩、半市斤、壹市斤、三市斤和伍市斤五種,河南流動糧票的種類與國家通用糧票相同。按要求,各縣(市)級以上糧食部門還設立了專門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全國通用糧票的領取、收回、上交、結算等手續。


糧票為紙質購糧憑證,如同人民幣一樣,流通期間容易損壞。採訪中,記者瞭解到,1956年,糧食部曾對殘缺破損的全國糧票和地方流動糧票如何兌換作出詳細規定。有趣的是,當年11月,因紙張緊缺,無法及時增印新的全國糧票,糧食部還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居民盡量多使用地方糧票,避免使用全國糧票,以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


事實上,糧食定量標準並非一成不變。1959年,我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國家供糧壓力增大。當年4月,河南作出了壓縮市鎮糧食供應的緊急指示,主要精神是「既要吃飽吃好,還要吃省不浪費」。同年10月10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轉了省糧食廳「調整市鎮定量人口糧食供應的報告」,對全省980個工種的口糧標準進行了重新調整。


「口糧標準調整後,我們實際吃到嘴裡的東西減少了,家裡多一張嘴,當然也就多了份負擔,甚至到親戚家吃頓飯,也要交糧票。」省糧食廳退休幹部張老先生透露,當時鄭州、開封、焦作、淮陽等10個市(縣)被確定為口糧定量調整試點,1960年1月1日,調整政策在全省統一施行。


從此,河南糧食定量供應標準開始降低。檔案記載:「根據鄭州16個不同類型廠礦361個工種25096人的調查計算,調整後,該市每月供應糧食998721斤,每月減少糧食10630斤,供應水平降低0.43斤。以此推算,全省現有定量供應體力勞動者2298467人,每月可減少糧食988341斤……綜合體力勞動者、高中和大學學生、十週歲以下兒童這三類糧食定量供應人群,調整後每月可以減少糧食988511斤,較調整前下降0.21斤……」


定量標準降低,口糧供應減少,並不意味著人人都珍惜糧食,而作為珍稀資源的糧票在流通過程中,難免會有不正常的遭遇——貪污倒賣、人為造假等。在提倡「創建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回首當年對浪費糧食行為的抨擊,以及對糧票案件的打擊,仍有著現實意義。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