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大順闖王李自成的敗亡之路 | 陽光歷史


↑提示↑: 點擊站名前的圖標可快切換速欄目。

 

A-A+

[圖文]大順闖王李自成的敗亡之路

2015年07月13日 歷史真相 評論 2 條 閱讀 1,097 次

流寇打群架:大順闖王李自成的敗亡之路


 


李自成畫像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武在兵書的開篇就寫下這句話,真是絕頂的聰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想打就打,打輸了,從頭再來,打仗對於國家來說,是一個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費大心思。


  山海關之戰後,吳清聯軍大獲全勝,多爾袞撥給吳三桂一萬兵馬,讓他充當先鋒,追擊李自成,而且,多爾袞還發佈將令:此次出師,除暴安民,滅流賊以安天下也!


  李自成此時則只有逃跑的份,他跑到河北盧龍的時候,被吳三桂的追兵趕上了,結果,剛一交火,立馬被吳三桂擊敗,因為李自成的將士,只顧逃命,根本就沒有打仗的心思。


  盧龍戰敗後,李自成行至盧龍西20里的范家店,把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剁了,把吳襄的頭用竹竿子挑著示眾,無情的事實告訴吳三桂,李自成不是西楚霸王,他是實打實的流寇。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回到北京,他馬上找到牛金星,發出了如是感慨:滿洲兵勢大力強,北京之地,豈可久留?不若捨去,退回西安,憑險可守!


  牛金星同志其實早就害怕了,他留在北京管理軍國大事的時候,閉門不出,他知道,此戰李自成必敗無疑,聽李自成說要逃,牛金星道:跑,可以,但是還需做一件事兒。


  當年西楚霸王入咸陽,離開的時候,火燒阿房宮,綿延三百里,何其壯哉?大王不如傚法西楚霸王,也燒掉紫禁城,一則樓台亭閣不會遺留於人;二則不失霸王風範。


  牛金星同志提出的真是一個遭雷劈的壞主意,朱棣先生修建紫禁城,準備材料用了十年,修建用了三年,經過明朝歷代修補,牛金星同志居然不知愛惜,要付之一炬。


  可恨的是李自成,他竟然同意了牛金星的主意,據《李朝實錄》載:「宮殿悉皆燒盡,惟武英殿巋然獨存,內外禁川石橋亦宛然無缺。燒屋之燕,蔽天而飛。」


  到過故宮的人一定知道,故宮的黃昏,烏鴉群起,它昭示著:大順不順,永昌未昌。


  李自成最恨的人是吳三桂,他下令,砍了吳三桂全家,共34口,屍體拋棄在王府二胡同。吳三桂全家,除了吳三桂李自成逮不到,還有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逃掉以外,全部被剁。


  忙完這些事兒以後,吳三桂率領的吳清聯軍已經打到了北京城外,吳三桂發佈命令,要求大明遺民,反正自贖,李自成派劉宗敏、李過、李巖,聯營十八座,結果與聯軍一觸即潰。


  李自成是窮途末路了,他匆忙在武英殿即位,四月三十日大清早,李自成帶領明朝太子、二王從容出齊化門,劉宗敏殿後,李自成結束了在北京41天的歷史


  李自成走了,吳三桂準備進北京城,可是,他突然接到多爾袞的命令,不許進,繼續對農民軍窮追猛打,至於北京城,留給我多爾袞先進。吳三桂請求進京看一下家,不許!


  吳三桂只有馬不停蹄,繼續追擊農民軍。多爾袞不讓吳三桂進北京城,是有原因的,吳三桂是故明大臣,倘若讓這仁兄進北京城,與故明大臣勳戚會面,可能造反。


  故明大臣勳舊這時候也忙活,他們一則忙著迎接吳三桂進城,二則忙著改換門庭,三則忙活抓大順未來得及逃跑的農民軍,抓到一個,便活活整死,比比餉那時候農民軍對待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切都忙完,故明大臣勳戚跑到朝陽門,他們想迎接他們的大英雄吳三桂,可是,當他們跪在朝陽門的時候,他們才知道,他們迎接到的,是多爾袞,是日為1644年五月初二。


  多爾袞進了北京,按照一般人來看,他應該笑,而且大笑不止。


  但是,事實告訴多爾袞,面對北京城的嚴峻形勢,他真的想大哭一場。李自成徵用軍糧,北京城的糧食很少留下;更為嚴重的是,李自成的農民騎兵,踩踏莊稼,加之當年乾旱,估計這年的糧食顆粒無收,北京城下,老百姓相聚為盜;八旗官兵,也只能以陳年舊米充飢。


  環境是無法改變的,能改變的,是人,是人的行為。故而,善於改變人之人,方為善於改變環境者,善於改變環境者,便為可成大事之人。


  多爾袞下令,八旗官兵進駐城外(將士皆乘城),不許進入老百姓家裡(毋入民舍),更為英明的是,多爾袞為崇禎皇帝大辦喪事,整整三日(發喪三日,具帝禮葬之)。


  至於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投降者,必先剃髮。多爾袞開始下令官民全部剃髮(初令官民皆薙發),後來聽說老百姓都反對(繼聞拂民原),諭令緩一緩(諭緩之)。


  搞政治,有時候就是要緩,事緩則圓,方可成大事,而急,則只能壞大事。後來的事實證明,多爾袞緩一緩的政策,是極為英明的。最後,漢族人,頭髮也剃了,八旗兵,也進城了。


  因時而異,是為政之人必須記得的重要道理。


  與此同時,一則小道消息在北京城內開始流傳了。


  此小道消息為:滿洲兵將於八月在北京城屠城(八月屠民),把老壯之人全部剁了(盡殺老壯),僅僅留下小孩(止存孩赤),然後搶劫一空(東兵肆掠),退回關外。


  這則消息給多爾袞帶來很大的麻煩,普天之下,何人想死?反正是死,不如反他娘地,造反祖師爺陳勝、吳廣早就提出了精闢的造反理論: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其實,有這個消息,不足為怪,人都有一種思維的慣性,我們在小時候,就聽說過狼來了的故事,滿洲兵曾經多次進入中原,充當強盜,燒殺搶掠,哪個能保證,這次就不同呢?


  三人成虎。謠言,時常是政治與經濟的大敵,不破謠言,其後果不堪設想。


  在謠言傳播的時候,多爾袞就發佈諭令:民為國之本,大家誠心歸順,豈有殺戮之理?


  我們費了如此大的勁,舉國入北京,何故?為統一天下也!


  統一天下,靠的是以德服人,殺人者,不仁之至,何以一統天下?


  儘管多爾袞苦口婆心地說,但是,人心隔肚皮,誰又肯輕易相信呢?我以前聽說過,要整理好一片荒地,你就在上面種上莊稼,而要破除謠言,就要按照謠言相反的方向去做。


  為此,多爾袞下達了一個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命令——遷都!


  遷都,就意味著皇帝全家也搬到北京來,與大家同甘苦、共享樂。


  如果順治皇帝全家搬過來,那麼,北京城就成了大清國的政治中心,對於政治中心之人民,豈有殺戮之理,有了這個驚人的舉動,上述小道消息不攻自破。


  滿洲人,從赫圖阿拉起家,後遷都薩爾滸,遷都遼陽,遷都瀋陽,現在,順治皇帝要帶領全家,遷都北京,一個新的異族王朝,即將統治中國這個泱泱大國,直到封建社會的終結。


  公元1644年十月初一,清順治皇帝正式在北京舉行登基大典,小福臨親臨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是為清朝入主中原第一帝,年僅7歲。


  順治皇帝即位北京後,要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徹底搞定李自成。


  多爾袞進入北京城的同時,阿濟格與吳三桂還在做另外一件事兒,那就是追擊農民軍,農民軍屢戰屢敗,直到慶都,李自成殺了一個回馬槍,才穩定住局面,吳清聯軍收兵。


  吳清聯軍雖然收兵了,但是,人若倒霉,喝涼水都塞牙,放屁也能砸到腳後跟。大順政權在全國各地委派的官員,大多被故明官紳武裝給剁了,最為嚴重的地方,是河南與山東。


  面對如此嚴重局面,李巖向李自成自我推薦,說願意率領部隊,回家鄉河南平叛。


  李巖此人,就是當年勸李自成不要僅僅殺人,還告誡李自成,欲為君者,以德服人,不要整天殺人,故而,李自成改變了一貫以殺人為樂的癖好,以德服人,當上了皇帝。


  為官者,可分三類:最上謀事又謀人;次之謀事不謀人;最下謀人不謀事。


  簡言之,最厲害的官員,是既會琢磨人,又會琢磨事兒的官員;差一點兒的官員,是會琢磨事兒,而不會琢磨人的官員;最差者,只會琢磨人,而不琢磨事兒的人。


  當然,還有更差者,既不會琢磨人,又不會琢磨事兒,經驗告訴我們,這種人當不了官。


  謀事又謀人之官,為政治老油條,國亂,能自保,國興,有所為;謀事而不謀人之官,為忠貞耿介者,善養浩然之正氣,為天生蒼生鼓與呼,即便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謀人而不謀事兒之官,為柔佞奸詐者,做官之目的為陞官發財,即便遺臭萬年,也毫不在乎。


  李巖者,為謀事不謀人之官,他心中裝著的是天下蒼生,是大順王朝,但是,事實告訴我們,謀事不謀人者,在封建王朝,他們的下場往往不妙,因為,功高必震主。


  李巖說出想帶兵到其家鄉河南平定叛亂之後,李自成第一反應不是感激,而是想,他恐怕不想在自己手下打工了,想另起爐灶,自己開火。而李自成判斷之依據,是李巖水平太高。


  李自成也不敢斷定,他跑去問丞相牛金星,牛金星為謀人不謀事之官,他知道,李巖太厲害,只要有李巖在,自己就沒有出頭之日,所以,他陰笑一聲,然後說了一句話:「十八子的讖語,難道是李巖?」(十八子之讖,得非巖乎?)


  李自成心裡明白,他說的是星象大師宋獻策給自己的見面禮,宋獻策一見到李自成,當即說:「十八子,主神器!」李自成在商洛山中,為十八人,宋獻策意思是:李自成可成大事。


  李巖與李自成同姓,難道,主神器者,為李巖,而非自己?剁了李巖,以絕後患,寧讓我負天下人,也不可讓天下人負我,這就是李自成的小人邏輯。


  李自成因嗜權而殘忍,因嗜權而猜疑,*者,腦子裡想的是猜疑,手裡做的是殘忍。


  不過,李自成表面上還是對李巖客客氣氣,並且提出來,要給李巖餞行。在餞行會上,李自成一不做、二不休,剁了李巖,還有李巖的弟弟李牟。


  事實證明,李自成的這個做法,是極度不明智的,大敵當前,禍起蕭牆,必將離心離德,不攻自破,李自成剁了李巖,宋獻策悄然離去,而劉宗敏則對牛金星恨之入骨,咬牙切齒。


  剁了李巖,李自成還得逃命,他逃回了自己的老窩,陝西西安。


  在西安的李自成脾氣不好,以前,李巖在的時候,要李自成行仁義,而行仁義的結果,則是一敗再敗,等到李巖死後,李自成剛愎自用,動不動就剁人。


  李自成專門做了一個銅鍘刀(制銅鏌),只要官員稍微貪污(官吏坐賕),立馬斬了;而且,李自成對老百姓也嚴刑峻法,只要百姓膽敢偷一隻雞,二話不說,立馬剁了。


  與此同時,順治朝廷也下了對李自成進行總攻的決定,派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領平西王吳三桂等,由北京出發,入山西,渡黃河,由北面直逼李自成老巢西安。


  多爾袞接著派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領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攻打南明政權,多爾袞野心很大,他想兩路進兵,畢其功於一役。


  事實證明,多爾袞的這個策略是錯誤的,後來的蔣介石,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兩路進兵,結果讓紅軍挺進大別山。打仗就如打人,出拳,僅僅只能出一個,出兩個,就要挨揍。


  當多鐸率領部隊準備進攻南明的時候,李自成的大順軍,開始在河南鬧騰了,清軍兵力有限,河南駐防有限,所以,多爾袞只得下令,讓多鐸暫停,先搞定李自成。


  多鐸由河南孟津過黃河,然後陳大軍於潼關,一場決定李自成前程的大戰,即將打響。


  欲入西安者,必先入潼關,潼關曾經發生過大的戰事,在唐玄宗時期。


  安祿山造反,帶領大軍,殺到潼關,哥舒翰鎮守潼關,結果,唐玄宗逼著哥舒翰全軍出擊,哥舒翰兵敗自殺,故而,潼關之戰,對於李自成來說,重在守。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機械化部隊,裝備精良,可是,面對潼關守將,只能望洋興歎。


  孫子曰: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者不足,攻者有餘。


  按照孫武的意思,不可以被戰勝,那講的是防守;可以戰勝敵人,講的是進攻。防守,是因為兵力不足;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故而,善戰者,自保而全勝也!


  道家老莊講究辯證法,而他們的辯證理論,實際上來源於兵家。


  攻與守,是辯證的,最好的防守,是進攻;而最好的進攻,也是防守。


  故而,孫子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多鐸距潼關二十里而紮營,但是他沒有動,他在等攻潼關的大家當,這東西為紅夷大炮。


  當然,李自成是在戰場上長大的,故而,對於打仗,他並不含糊,他帶領部隊,從西安出發,迅速增援潼關,而且,他先多鐸的紅夷大炮而到達潼關。


  李自成與劉宗敏合作,據山為陣,不僅如此,過年後的正月初四,李自成主動出擊,派將軍劉芳亮率領千餘人進攻多鐸,結果,被圖賴率領清兵揍了一頓。


  之後,大順軍繼續玩陰的,夜裡偷襲,可惜,偷襲這玩意兒,是滿洲兵常搞的把戲,李自成還搞這一套,就有點班門弄斧、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了,所以,每一次偷襲都是大順軍被揍得鼻青臉腫。


  正月初九,多鐸等的大家當紅夷大炮運到了前線,直到此時,大順軍才知道自己的情況不妙,立馬在潼關增加防衛,鑿重壕,立堅壁,而且派三百騎兵,向清軍橫衝直撞。


  結果證明,這些玩兒命的把戲,對於清軍來說,是無效的,因為清朝軍隊,就是喜歡玩兒命,對於清朝軍隊,用智慧才有可能贏,要是用玩命這種方式,那是搞不定的。


  可以負責任地說:在此時,清軍已經擁有了全世界最具戰鬥力的騎兵部隊。


  李自成掄了三板斧,無情的事實告訴他,他敗了,敗了,只能退回西安。


  孫子曰: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潼關之戰,李自成必敗無疑,但是,也有勝利的可能,那就是守,只守不攻,而且,守於九地之下,故而,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打仗就如打架,只要是武功,就有破綻,即便刀槍不入之金鐘罩,也有罩門,只要找到罩門,一刀斃命,打仗也是一樣的,只要出擊,就有破綻,找到破綻,攻必取,戰必勝。


  故而,會打仗的人,是能不外露自己的破綻,而能找到敵人用兵之破綻者。


  李自成太著急,他以為打仗是打群架,只要人多,又拚命,還帶著好傢伙,就絕對能贏的,可是,打仗不是打群架,打仗是一項技術活。


  潼關戰敗,意味著李自成就此完蛋,阿濟格的部隊已經由北面逼近西安,多鐸的部隊由南面逼近西安,而李自成,他只能跑,跑,往哪裡跑?出河南,入湖北。


  他跑到湖北,清朝兵就追到湖北,沒有辦法,李自成此時還夠兄弟,他讓弟兄們先跑,自己帶著二十八騎殿後,我們知道,項羽兵敗垓下,最後留在他身邊的,也是二十八騎。


  關於李自成的死,說得比較含糊,《明史》上給了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李自成餓得不行,帶領二十騎到九宮山某村中搶糧食(掠食山中),結果被山民所困,自縊而死;第二種是被打死,因為山民看李自成人少,此土匪不足為懼,爭相擊之,李自成馬陷泥中,被打死。


  當然,在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死的是李自成,因為沒有人認識誰是李自成。


  作出是李自成的判斷的,是靠物品,李自成死後,山民剝下其衣服,找到龍衣金印,又瞎了一隻眼睛(眇一目),故而山民判斷,這便是李自成。


  清軍統帥阿濟格就此上報,說李自成已死,後來,被他弟弟多爾袞大罵一頓,李自成死了,是你阿濟格親眼所見?倘若不是你親眼所見,你憑什麼說李自成死了?


  老實說,死者是否真為李自成,我也不能判斷。


  但是,關於李自成之死,民間流傳另外一個版本:李自成其實並沒有死,他跑到石門夾山寺,當了和尚,隱居起來了。


  這些僅僅是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不足為憑,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石門縣的考古工作者與明史專家合作,在夾山寺中找到了李自成諸多禪隱證據。


  本來,按照郭沫若同志《甲申三百年祭》的記述,李自成犧牲於九宮山已經成為定論了,而這些證據的出現,又把李自成的死因搞得撲朔迷離,讓人無所適從。


  我是同意夾山寺禪隱說的,因為在我看來,實物證據,往往比文獻記載更為可靠。


  就如光緒之死,經歷代清史學家精密論證,一致認為,光緒皇帝屬於正常死亡,但是,科學事實告訴我們,光緒皇帝屬於非正常死亡,是被人謀害的,而謀害者是誰?存疑。





2 條留言  訪客:2 條  博主:0 條

  1. avatar asda

    可以負責任地說:在此時,清軍已經擁有了全世界最具戰鬥力的騎兵部隊。
    ……………………………………………………………………………………….
    Sb,

  2. avatar asda

    可以負責任地說:在此時,清軍已經擁有了全世界最具戰鬥力的騎兵部隊。
    ……………………………………………………………………………………….
    Sb,

    中国在历史上被外国打得叫爸爸, 叫爷爷, 4次当4等人。
    要不是苏美干掉了日本,中国又快亡国当4等人了。

    1) 宋朝一亿汉人被几十万蒙古人打得叫爷爷 (300:1)。
    1276年, 宋朝派陆秀夫议和, 宋朝称侄孙, 宋为孙国。
    谢太后: 求蒙古“封为小 国”。

    2)宋朝一亿汉人, 被几十万女真人打得叫爹 (100:1)。
    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太后, 正妻邢氏(遥册为皇后)在金国为妓。
    宋帝称金帝为伯皇帝, 或叔皇帝。“叔大金皇帝”。- 《中国通史》
    宋帝自称侄皇帝, “侄宋皇帝”。- 《中国通史》

    3) 明朝一亿汉人给一百万满人灭亡 (100:1)。
    满清的人等制为 (1)满 (2)蒙 (3)回(4)汉。
    汉人杀旗人凌迟,旗人杀汉人免死。

給我留言取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