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研究稱環境污染使男性出現女性化傾向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環境污染破壞了動物進化,損害了男性生殖器以及他們當父親的能力。
男性出現女性化傾向
這項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科學研究發現,污染環境對人類和野生動物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後果,讓雄性處於危險之中。這項研究顯示,大量常見化學物質導致從魚類到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每一個級別的脊椎動物都面臨雄性的雌性化問題。
該研究得到了一些全球一線科學家的支持,他們稱,這項研究為人類立起了警示的紅旗,顯示進化本身正被破壞。之前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先天女性化的男嬰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接觸一些常見化學物導致,這些男嬰一生下來陰莖就很小,或者擁有女性化的生殖器。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化學物質對健康影響課題的英國前政府顧問格溫尼·里昂說:「這項研究顯示,這種男性基本的工具包正受到威脅。」近年來,野生動物和人類均暴露在10萬多種新的化學物質中,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承認,99%的化學物質沒有得到充分控制。這些新化學物質中85%甚至沒有給出正確的安全信息。因為影響干擾荷爾蒙,它們中很多被確定為「內分泌破壞者」或者性彆扭曲者。這些物質包括被用於食物包裝、化妝品和嬰兒爽身粉等的鄰苯二甲酸鹽;傢俱中的阻燃劑和電子產品;多氯聯苯(PCB)是一種被禁止的物質,但是仍被廣泛用於食品和環境當中;此外還有多種殺蟲劑。
魚類受到的污染最大
這份報告在全球 250 多種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由慈善組織CHEMTrust發佈,主要集中於野生動物,確定化學物質對從北極熊到非洲南部平原的大羚羊,從深海的鯨魚到高空的獵鷹和老鷹等物種的影響。
科學家們得出的結論是:「脊椎動物的幾大類(包括多骨魚、兩棲類、爬行類、鳥和哺乳動物)中每種雄性動物都受環境中化學物質的影響。現在,很多脊椎動物雄性雌性化已相當普遍。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類似的存在於進化中的激素受體,因此,對一種生物的觀察資料可能會引起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脊椎動物污染問題的關注。」
研究指出,魚類尤其遭受污染影響,因為它們生活在被污染的水中,不光食物被污染,它們的腮和皮膚也處於污染之中。魚是最先顯示普遍的性彆扭曲作用的動物之一。一些研究發現,英國低地河域中的半數雄魚睪丸可產卵。在有些地區,所有雄蟑螂都被發現可以這種方式轉換性別角色。它被認為與雌激素有一定關係,這些雌激素主要來自避孕藥,通過下水道進入水循環系統中,而四分之三以上的污水處理場被發現也會排放分解雄激素的人造化合物。現在,日本和非洲貝寧灣的很多淡水魚存在雄性雌性化,此外,北海、地中海、日本大阪和美國西海岸的普吉特海灣的很多海水魚也存在雄性雌性化。
甘蔗蟾蜍變成雌雄同體
今年早些時候,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發現,在以耕作為主的地區,40%的甘蔗蟾蜍(一種繁殖超快,生命力超強的動物)已經成為澳洲生態的一大危害,他們變成雌雄同體,另外20% 的甘蔗蟾蜍正處於雄性雌性化的過渡當中。加拿大的一項研究也顯示耕作和北部美洲蛙性別變異之間的類似聯繫,這增加了殺蟲劑可能是罪魁禍首的可能性。
被暴露在殺蟲劑中的佛羅里達州的雄鱷魚分泌睪丸激素較少,雌激素水平較高,異常睪丸水平較高,陰莖較小,生殖能力受損。佛羅里達州和5大湖周圍的雄鱷龜被發現有著雌性特徵,研究人員發現,這裡的野生動物被400多種不同的化學物質污染。在有些化學物質高污染的地區,雄銀鷗和遊隼已經生成構成蛋黃的雌性蛋白,禿頭鷹的生殖能力出現了問題。人類的麻煩會更多
人類的麻煩甚至可能會更多,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哺乳動物普遍受化學污染的影響。阿拉斯加州三分之二的雄性西特喀黑尾鹿被發現患有隱睪症以及鹿角生長畸形,蒙大納差不多數量的白尾鹿野被發現有著生殖器畸形的問題。在南非,棲息在化學高污染環境中大羚羊被發現了受損的睪丸。在一被污染的自然保護區中,科學家發現雄斑鼠竟然不再排出精子。
在地球的另一端,科學家發現了雌雄同體的北極熊,還在其餘的雄性北極熊中發現性彆扭曲的動物,它們排出精子的數量減少,陰莖的長度縮短。數量較很少的瀕危動物佛羅里達黑豹也被發現存在精子異常的情況。
其他研究發現,生活在污染地區的水獺睪丸較小;暴露在多氯聯苯中的貂陰莖較短。加拿大聖勞倫斯河的白鯨和西北海岸的虎鯨——多氯聯苯污染最嚴重的野生動物中的兩種——的生殖能力較差,此外,被污染的小鯨、海豹和海豚也顯示這些特徵。科學家指出,這些大量證據為人類和野生動物帶來了嚴重警告。埃克塞特大學內分泌紊亂專家查爾斯·泰勒教授稱,報告中的證據為我們「拉響了警鈴」,而且可能所有野生動物都面臨危險,因為它們的基因庫將減少,使得它們抵禦疾病的能力降低,面臨諸如全球變暖等危險。
精子數量正在急劇減少
研究性彆扭曲化學物質的全球最重要權威機構,環境衛生科學研究院(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的首席科學家彼得·梅爾斯說:「我們發現了10萬種干擾激素平衡體系的化學物質,因此我們也看到一些嚴肅的結論也不是件奇怪的事。它引起了進化史上最快的進化。」該領域最德高望重的學者之一,佛羅里達大學的盧·吉雷特教授警告,該報道對人類揮起了「一面紅色大旗幟」。他說:「如果我們在野生動物中看到了問題,我們就應該關注人類男性比例發生的類似問題。」
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新研究顯示,一些剛出生的男嬰體內鄰苯二甲酸鹽的水平就很高,這些嬰兒很可能陰莖短小,患上隱睪症。他們的肛門和生殖器之間的距離也較短,肛門與生殖器間距的縮短是典型的動物雌化標誌。鹿特丹伊拉茲馬斯大學的研究顯示,暴露在多氯聯苯中的孕婦生下的男嬰長大後傾向於玩洋娃娃和擺弄茶具,而不是傳統的男孩玩具。
在加拿大、俄羅斯和義大利等被性彆扭曲化學物嚴重污染的很多地方,女孩出生率是男孩出生率的兩倍,這可能為全球範圍內性比率神秘改變的解釋提供了一種線索。從整個人類來說,男女的出生性別比為52︰48;或者說,每出生100個女孩,就有對應106個男孩出生,但是,現在這個比例已經失衡。光在美國和日本就有25萬本該是男孩的嬰兒實際上是女孩。
精子數量正急劇減少。20多個國家的科學研究顯示,過去50年,每毫升精子液體中的精子從1.5億個降到6000萬個——倉鼠產生精子近三倍之多,達1.6億。密歇根大學的尼爾·巴蘇教授稱,這為人類精子的影響增加了「有著相當說服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