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故宮國寶「西遷」記:從南京到貴陽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平津危急,為了避免故宮文物淪入敵手,故宮博物院奉命選擇院藏文物精品南遷南京。隨著抗戰的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軍逼近南京,剛剛安頓好的故宮文物不得不再度踏上了遷徙之路。國寶遷徙工作分南路、中路、北路先後進行,其中南路是最重要的一路,這批曾在1935年赴英國倫敦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的80餘箱國寶精品由南京出發,經漢口、長沙、桂林、柳州進入貴州境內,在貴陽和安順一帶度過了一段相對安靜的時光。
從南京到貴陽
1937年元月,故宮在當時的首都南京成立分院,但隨即抗日戰爭爆發,南京政府準備遷往長江上遊重慶,並下令撤退南遷的故宮文物,故宮決定將這批精品文物西遷長沙。據《故宮四十年》、《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等書籍記載,此路由莊嚴、曾湛瑤、那志良等人負責押運。
為防止文物途中破損,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一直在進行整理、裝箱的工作。裝箱是古籍文物搬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眾所周知,古籍文獻好裝,而瓷器、玉器、青銅器等文物卻易碎易變形,裝箱就需要特別謹慎小心了。故宮為此專門向北京琉璃廠的老古玩商學習包裝技術,又仔細觀察江西景德鎮運送瓷器時的捆紮方法,總結出了「穩、準、隔、緊」的四字真言。對於前兩個字,原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解釋說:「所謂穩者,不外小心是也;所謂准者,換言之即為正確,沒有錯誤。」對於後兩個字,原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那志良先生也有自己的理解:「一個是緊,一個是隔離,每捆瓷器捆紮緊緊的,捆與捆之間用稻草穀殼,塞得緊緊的,便少有破碎之虞。」後來,數十萬件國寶四處遷徙歷時10餘年行程數萬里,但受損者幾乎沒有。
1937年8月14日,首批80餘箱西遷文物裝上招商局「建國輪」,由南京水路運往漢口,然後轉汽車抵長沙,存放在湖南大學圖書館的地下室。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計畫準備在附近的山上開一個山洞來貯放文物,好讓這些寶物定居長沙,可未等計畫實施,日軍就已開始對湖北、湖南輪番轟炸,政府趕緊下令將文物遷至貴陽。國寶遷走時間不長,湖南大學圖書館就被日機炸平了,所幸文物已及早轉移,沒有任何損失。那志良後來回憶這段往事時說:「這真是英明之見,我們離開才不過一個月,湖南大學就被轟炸,夷為平地。」
1938年1月,故宮國寶轉移入黔。這條遷運路線非常曲折,當年湘西一帶時有土匪出沒,為保證文物安全,湖南公路局先派出十輛汽車將其運至廣西邊境,由廣西公路局派卡車接運,轉道桂林、柳州至貴州邊境再換貴州公路局車輛,最後經黔桂公路的獨山、都勻、貴定運抵貴陽,暫存於六廣門蔣介石行營之所。這批輾轉運抵貴陽的文物,在此存放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一部海外出版的故宮文物專著清楚地記錄著文物的存放地點:「貯藏在貴陽六庫(廣)門一處花園的平房內。」
安順六年
1939年1月,為免遭日軍飛機的轟炸,這批文物被遷移到更為安全的安順縣華嚴洞儲存,並成立了故宮博物院駐安順辦事處。華嚴洞位於安順縣城南一公里處,穿過黑暗狹窄的洞口,是一個高約40米、面積約數千平方米的大型洞廳,交通便利地形隱蔽,是一處理想的藏寶之地。這些稀世之寶在安順一呆就是六年,期間,洞中的文物還參加過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據一份當年的文物清單記載,1939年7月18日,曾取出商周銅器10件,玉器40件,唐以來書畫48件,宋元緙詩各一件到莫斯科參加中國藝術展覽會。
抗戰時期貴州各方面的條件都還非常差,正如俗語所云:「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並且當時國難當頭戰火不止,故宮博物院時常欠薪,工作人員的生活極為艱苦。每天吃的糙米飯裡面還摻有石頭、穀殼、麥子、蟲子,被人們戲稱為「八寶飯」,菜就是辣椒蘸醬油,衣服更是洗了補,補了洗,破破爛爛。但即使在如此艱辛的條件下,故宮人的工作態度還是一絲不苟,後來安順的文物運往重慶,經清點無一損毀。
再遷蜀中
1944年11月10日,廣西桂林陷入敵手,次日柳州陷落。11月21日,日軍沿黔桂路進犯黔南,「黔南事變」爆發。12月5日,存放於安順華嚴洞的文物被緊急轉移到四川巴縣一品場的石油溝。
石油溝面臨箭灘河,河對面是飛仙巖和老鷹巖,因當年曾有地質隊在此勘探石油,故名石油溝。這一帶竹茂林深,幽雅靜謐,勘探隊走後留下一些空房子和一條簡易公路,在此保藏文物十分妥當。文物入庫後,由重慶黃山「警衛營」派一個排的士兵晝夜守衛,莊嚴夫婦也在此居住,與守衛士兵為鄰。每當晴朗的天氣,莊嚴要把部分文物拿出來透氣,他曾向友人談起過這一段守護文物的日子:「那時的一品場人跡罕至,終日聞猿啼豹嘯,離我們的住處不遠有一條河,每夜都有鳥獸的鳴聲,等到深夜,就能聽到虎嘯聲,並且能聽到老虎遊水過河來,經常臥在我們的窗戶外邊,抓耳朵、打噴嚏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這時,武裝站崗的人員也隱蔽起來,免得老虎誤會。」文物自貴州遷此後,故宮博物院安順辦事處撤銷,駐巴縣辦事處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