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哥德堡號撈起中國茶沉睡海底260年仍飄香
在仿古帆船「哥德堡」號中國之行兩週年之際,71歲瑞典畫家阿妮達·斯丹勒風塵僕僕趕到廣州。此行她帶來一段260年前「哥德堡」號第三次中國之行鮮為人知的故事,用水彩畫形式,記下一個叫做雅可布10歲瑞典男孩的遭遇,起初他只想上船和當水手的舅舅道別,偷劃鐵匠搖櫓船靠上「哥德堡」號,鑽進船艙,由此引發了一段傳奇的故事。100多幅水彩畫內容全部出自當年隨船牧師的航海日記,真實記載雅可布旅途中看見的一切。
從本月18日起至10月30日,這個題為《「哥德堡」號帶我到中國》的展覽在廣州博物館專題展廳舉辦。
哥德堡人都知道中國
展場還專門從瑞典調來1750年前瑞典制黑漆航海日誌木箱、1800年廣州製造的廣式鎏金黑漆桌椅、罕見的標有「KEEFOOCANTON」的民窯外銷青花罐等等。展覽由廣州博物館、瑞典駐廣州總領事館和瑞典哥德堡西方古董公司共同主辦。
斯丹勒昨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逐一解讀了水彩畫裡的雅可布故事。
「今天在哥德堡市,人人都知道中國,人們對中國茶葉和瓷器的熱情更是近乎虔誠。」斯丹勒解釋,熱情的根源很大程度上與260多年前神秘沉沒的「哥德堡」號有關。
提起打撈的歷史,斯丹勒滔滔不絕,「1746年"哥德堡"號一沉沒,東印度公司就開始打撈,兩年間撈起了30%的貨物,銷售後利潤為14%。到1906年至1907年間,兩位商人獲得打撈資格,之後"哥德堡"號似乎就被遺忘了。」
到1986年,新一輪打撈開始了,一直延續到1993年,這連續8年的夏季斯丹勒作為義工參與打撈工作,見證了「哥德堡」號從打撈到仿古船復航全過程。「有時一撈就是一筐,裝著一堆瓷器,有時只撈到一隻碗,但更多時候只是一些碎片。」
古董姜可隱約聞到姜味
令斯丹勒最感興奮的是,有一次起水時居然整箱撈起了約260年的中國茶葉,「奇怪的是,沉埋海底260年中國古茶喝起來還很香。」斯丹勒炫耀地回憶起當時情形,「我們就在打撈的岸邊,泡了這種古茶,居然還能飄出茶香。當時還撈到姜,濕漉漉的,用吹風機吹乾後,也能隱約聞到姜的清新味道!」
斯丹勒曾徒步珠江沿岸
斯丹勒出生在哥德堡市外農村挪爾,以畫畫、寫作為生。從1986年至1993年,她連續用8年的夏天時間義務參與打撈的記錄工作,見證了「哥德堡」號從打撈到仿古船復航全過程。為了描繪一個真實的雅可布,斯丹勒早在1991年就隻身來到中國,徒步當年帆船路經的珠江沿岸,到景德鎮瞭解中國陶瓷的製作乃至包裝運送的細節。
雅可布對瓷狗愛不釋手
在「哥德堡」號啟航回程前一天,一位中國官員把一個藍色瓷狗送給了他。雅可布抱住瓷器狗,很高興地深深鞠了一躬。
「哥德堡」號駛出虎門,踏上了回程旅途。在中國的這段經歷,令雅可布終身難忘。回程路上,船長給他50枚硬幣作為酬勞。「媽媽一定會很高興……」雅可布心想。返途中,雅可布的12歲生日到了,船上的人都放下工作為他祝賀。廚師用最後一個雞蛋做了一塊蛋糕給他,木匠還送了他一隻小木船。
雅可布隨船在海上漂流了2年零6個月,「哥德堡」號在距離家門口只有900米觸礁沉沒,所幸,雅可布和船上的所有人都被及時救出。
小貓闖廣州城偷魚食
經歷多次風暴後,「哥德堡」號穿越赤道來到東方。船駛進澳門,進入珠江口。就在黃埔島外,「哥德堡」號放下鐵錨,船要在這兒停泊半年。舅舅給雅可布和其他孩子們租了一條舢板,搖櫓的是一個本地的廣州人,小船靠岸時小黑貓跟著跳上舢板。眼前一座房屋上飄揚著瑞典國旗,這就是瑞典商館。
牌樓前,小黑貓竄進城內居民家咬著一條魚後四處逃竄,後面是一位留辮子的孩子拿著一把長竹子在追趕,當年牧師記錄的這段故事就發生在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