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天津將復建北少林寺力求原汁原味
盤山腳下的農家院星星點點 攝影 李強
農家院熱給文物保護帶來一定困難
昨天,從薊縣縣委傳來好消息,薊縣將通過恢復北少林寺重大項目的建設,把盤山打造為佛教名山。有關人士稱,北少林這張「王牌」將吸引國內外八方客流,同時帶動周邊休閒度假中心、影視城、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博物館、觀光農業區、農家院、交通保障等一系列旅遊配套產業的集群發展,把薊縣構建成中等旅遊城市。
配套一
盤山為北少林「配建」景區
薊縣將把北少林寺納入盤山風景名勝區,這裡還要建設以盤山金碧、環秀湖國際會議旅遊度假等項目為標誌的旅遊休閒度假中心。坐落在盤山腳下、投資86億元的盤山金碧國際會議旅遊度假中心項目,已經簽約並將開始建設。該項目包括建設1個超五星級酒店和6個配套中心。坐落在薊北山區、投資50億元的環秀湖國際會議旅遊度假中心項目,將在青山綠水之間建設一個國際會議中心和親水型高檔度假區。薊縣還積極籌劃航空培訓中心和航天博物館、「企業總部莊園」等項目。
而在盤山西麓,將建設世界知名、亞洲第一、全國最大的華人影視城,形成以投資300億元的華人文化產業園區項目為標誌的文化產業中心。盤山華人影視城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建設面積5平方公里。它將承接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文化產業輻射和轉移,形成環渤海經濟圈的文化產業中心。
配套二
特色農家院將「包圍」少林
在配套設施方面,薊縣還將建設以投資10億元的旅遊產品集散市場項目為標誌的旅遊產品集散中心。該項目坐落在城區北部,將按照世博園的模式建設商貿區、綜合服務區、觀光農業區、休閒度假區、康體娛樂區和生態景觀區6大功能區域,形成京津地區最大的旅遊產品集散中心。同時,大力發展深受京津市民青睞、展示山水田園和民俗文化之美的農家旅遊等特色旅遊項目。
薊縣還要力推「一村一品」工程,使每個村都有一個好的致富產業,建設好10個現代設施農業園區,發展畜禽、果品、優質葡萄、綠色瓜菜、苗木花卉、旅遊等各類專業村建設;搞好村莊規劃和鄉村公路建設,抓好電網、通信、自來水管網入戶、生態環境等設施建設,實現村村通有線電視、通寬頻工程。到2011年,全縣旅遊專業村要發展到100個,文明生態村發展到600個。屆時,北少林寺周邊將被有特色的農家村落所包圍,遊客逛完北少林,可入住農家院。
配套三
津薊高速延長線直通盤山
隨著塘承高速公路的即將開工建設和津薊高速公路延長線的開通,薊縣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得到提升,津薊高速公路延長線直通盤山,各方遊人來薊縣會更加便捷。
今年起,薊縣要在全面開通環城路的基礎上,抓好西環路至盤山路口、寶塔路到九龍山兩條景觀大道建設,增強景區的集聚效應。同時,加快光明南路、人民東路、長城路等重點道路建設,形成「兩翼三橫四縱加環形放射」的城市道路網絡;抓好投資12億元的電網改造工程,加快通信、給排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建設,實現管道天然氣進薊、京津公交車進薊;加快「三八」水庫及下遊河道綜合整治,引環秀湖水進城,實現依山建城、山水相映、水繞城轉、城在水中的山水園林城市風貌。
配套四
「四個基地」提高旅遊後勤水平
為構建中等旅遊城市,打造佛教名山,薊縣還要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手建設「四個基地」:一是電力能源基地。積極運籌兩台100萬千瓦的三期熱電廠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可利用餘熱解決城區生產生活供熱需求。同時,加快運作兩台60萬千瓦機組的桃花寺蓄能電站項目,實施已經簽約的5萬千瓦秸稈發電項目,努力建設電力能源基地。二是新型建材基地。努力建設集生產加工、技術培訓、產品研發於一體的新型建材基地。三是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以天陽搾汁、掛月集團、漁陽酒業等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業。四是輕工產品加工基地。做大做強服裝紡織、紙製品包裝、機加工等產業,努力建設輕工產品加工基地。同時,完善礦山企業治理規劃,依法有序逐步關停污染環境的「五小」企業。
新報記者 李海燕 鄭東紅 通訊員 張旭 王衛剛
文保部門參與復建工程 確保現場文物完好無損
復建北少林不求豪華只求原味
「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復建工程更要格外注意到這一點。」天津市薊縣文物保護所蔡軍主任表示,北少林復建工程中,文保所會密切配合政府進行現場文物的勘探和保護。
在盤山腳下長大的蔡軍,自幼就對當地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風情很著迷,進入文保所工作後,更是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進行研究。他告訴記者,北少林寺雖然荒廢已久,但它的人文背景和所蘊含的文化現象極其豐富,是研究盤山歷史文化的重要例證。
同時,北少林也是一處極具開發價值的文物資源,這裡不僅風景秀美、內涵豐富,並且文化外延深廣,是天津市旅遊業「可持續發展」不可多得的資源,如能合理利用,必將成為盤山最大的經濟增長點,對盤山未來的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但我們必須看到,旅遊開發和保護文物有時是存在矛盾的,所以我們更要加以注意。」蔡主任說,北少林的復建工作在文物保護方面已經確定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開發與利用一定會遵循文物保護的原則,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蔡主任相信,即便是普通的遊客,也都願意看到原汁原味的少林遺址,哪怕這遺址僅僅是殘垣斷壁,這畢竟代表著千百年來的歷史沿革,風雨滄桑;而不願意看到富麗堂皇卻沒有任何歷史內涵和原汁原味少林文化的空洞景觀,「所以說,有文物部門參與的北少林的復建,建起的絕非一座簡單的寺院,而是一處擁有豐富歷史內涵、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並重的大規模景區。」
農家院熱給文物保護帶來一定困難
談到北少林復建過程中遇到的文物保護問題,蔡主任不由得感歎起來:「農家院的確帶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但也給我們的文物保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北少林寺周邊,大多數村民都經營「農家院」和野餐館生意,隨著生意逐漸做大,規模也愈加可觀。有的農戶不瞭解文物保護知識,利用自家的承包田開山造地,營建房舍,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歷史環境風貌。
與此同時,外來人口的介入開發也使北少林寺的保護形勢更加嚴峻,這裡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大量「成功人士」到這裡辦實業、建別墅。建築形式、體量與北少林周邊的自然景觀非常不協調,「本次復建組委會充分考慮到了文物保護的重要性,我們絕對會呈現給廣大遊客一個相對完美的北少林。」
薊縣文保所專家透露——
塔林並非北少林和尚墓地
昨天,薊縣文物保護所的蔡軍主任向記者透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和北少林寺相毗鄰的塔林並不是北少林和尚的墓地!
「雖然很多人都認定這裡是北少林和尚的墓地,但我必須告訴大家,這裡不是。」蔡主任隨手翻閱著記者這兩天拍下的北少林遺址以及周邊地區的照片,目光迅速投向那張塔林的圖片。
塔林是佛教中僧人們去世後的安葬之地,看過電影《少林寺》的觀眾都會對影片中壯觀的塔林鏡頭記憶猶新。事實上北少林寺附近也有這樣一片塔林,雖然沒有嵩山少林寺保存得那麼完好,但也足夠說明其悠久的歷史,「或許就是因為電影,也許因為它和北少林寺挨得近,絕大多數人都把這裡當成了少林和尚的墓地。」
事實上,這裡安葬的並不是北少林的和尚,而是和它相鄰的正法禪院的僧人,「這是有考證的,毋庸置疑。」蔡主任介紹,歷史上的正法禪院幾乎和北少林寺齊名,規模也並不亞於北少林寺,並且還在盤山眾多佛教實體中充當著一個「行政總管」的角色。外來的僧人們想拜訪盤山眾多寺院,都需要在這裡報到、登記,也可以在這裡「掛單」(即住宿休息)。
塔林屬於正法禪院,緊挨著正法禪院的遺址。該塔林位於北少林寺的西北側,離北少林還有兩公里的距離,「塔林和正法禪院的位置、距離,完全符合佛教中的安葬習俗。如果算是北少林的墓地,規矩就全亂套了。再說兩公里多的距離,北少林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僧人葬到人家那邊去。」
根據考證,北少林同樣有自己的塔林,規模和這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早已毀於後來的連年戰亂,現在根本看不到遺址。蔡主任說,塔林如今都變成了這裡村民的農田、屋舍,目測絕對看不出來,必須由文物部門進行有組織的挖掘,「我們正和相關部門協商,爭取在復建工程中,讓真正北少林的塔林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