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科學家首次發現螨蟲在吃掉千年土遺址
螨蟲不是一直以菌類為生嗎?但是科學家在對一處中國土遺址進行了一年的觀測與研究之後,最終發現螨蟲在吃菌的生活中還以其機械性的動作「吃掉」珍貴的土遺址,而此前人們從沒發現這種現象。
科學家是在對西安的唐長安城一處名為含光門的城門遺址進行保護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這種螨蟲「吃」土遺址現象的。這處遺址已成為唐含光門遺址博物館的一部分,因其城門夯土牆長期包砌在後代城牆之內,形成了易於菌類生長的小環境,在經過考古發掘之後,出於保護土遺址的需求才對其進行了一年的觀測與研究。
負責這處遺址保護研究的是著名文物保護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李玉虎。他說:「潮濕環境讓古牆體滋生了大量菌類,而螨蟲以食有這些菌類為生,在歷經千年的變化中,它們在牆體的土層中築巢、繁衍生息,從而對土遺址造成了機械性破壞。」
菌類破壞土遺址不難理解,怎麼會發現螨蟲這個「新」害蟲的呢?李玉虎認為,這跟保護理念、科學設備、實驗條件等都有關係,發現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譬如對古牆體進行綜合保護的理念,高倍顯微鏡與實驗室的運用,以及科學取樣等條件的具備等。
李玉虎說:「對含光門土遺址的研究開始不久就發現了中國土遺址通常存在的四大病害,譬如黴菌及藍藻、鹽害酥粉、鬆動脫落、整體裂縫等。但在實驗室的取樣研究中,用顯微鏡觀察意外發現了大量的螨蟲群落,經研究有粉螨、革螨、甲螨等,它們在尋食深入古牆體的菌類過程中,對古牆體直接進行了破壞。」
對於土遺址通常存在的四大病害,李玉虎已經發明了較好的處理辦法。自1990年以來,他研究發明的一種加固土遺址的材料,已經在西安半坡、秦兵馬俑的土隔梁等土遺址進行了小面積的加固實驗,經過12年不等的時效考驗,目前保護部位穩定,未出現風化、酥粉、空鼓等現象,而未保護部分則風化明顯。
參與保護研究的西安唐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文物保護部主任王肅說:「我們各方專家組成了『方案研究設計組』,對模擬實驗地已進行了近一年的詳細調研和科研實驗,對病害作出搶救性治理措施。結果大家認可了李教授實踐了10餘年的加固處理辦法,並針對螨蟲問題,進行了實驗研究。」
著名古建保護專家、國家文物局科技專家組組長王丹華說,如果有一天含光門土遺址因為目前的病害而垮塌,誰也負不起這個責任。在目前的土遺址保護材料中,李李玉虎教授的設計方案中提供的保護材料是比較優越的,今後應根據病害程度細化程序,分段實施。
唐長安城的含光門遺址是備受世界矚目的古跡遺存和見證絲綢之路的「實物」。 據最新的考古成果顯示,最早建於7世紀初期的含光門是迄今為止所發現最為完好的唐長安城門遺址,其夯土牆保存達8米高,東、西兩門道的寬度分別為5.3米,中間門道寬度為5.5米。
去年4月西安城牆景區管委會投入巨資,專門建設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但在改善遺址保護環境過程中,發現遺址土層的鬆動脫落現象未見好轉。
記者在含光門遺址看到,在一處牆體遺址斷面上,不同時期的夯土層經過歷史變革,其呈現出的土層顏色及粗細程度均有不同,經過實驗保護的部分與沒經保護處理的區別十分明顯,加固除螨後的牆面不再出現酥粉、空鼓等現象。
王肅告訴記者,保護實驗進行得十分謹慎,除了取樣在實驗室進行加固除螨之外,還在遺址區的唐代地面上進行了實驗,並對開裂掉下來的土塊進行了回貼實驗,結果非常好。「李教授發明的加固材料實施後,牆體不僅可保持通透性,還提高了硬度,你用手使勁掰回貼到牆體上的土塊都掰不下來。」
著名絲綢之路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安家瑤說,中國遺址主要是土遺址,其保護是世界性難題,絲綢之路各國以及日本、韓國許多土遺址出土後也因無法保護,無奈回填,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含光門土遺址保護方案詳細調研了各類病害,希望通過搶救性方案的實施,實現遺址的長治久安。
目前,針對含光門土遺址的保護措施已經開始實施,分別針對病害採用物理、化學、生物及傳統工藝等綜合方法加以治理。李玉虎說:「對於螨蟲的危害我們剛取得一些認識,雖然消滅它不難,但是在全國範圍內的危害情況尚不清楚。目前,我們已給國家文物局遞交了報告,申請在全國對土遺址的螨蟲危害情況進行調查,以便更好地保護中國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