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馮驥才:藏身民間八百年滑縣年畫驚世人
滑縣木版年畫多以中堂為主
滑縣木版年畫中的鍾馗形象
本報安陽訊 「我認為,這是新發現的一個年畫產地,是河南民間文化遺產中非常驚人的發現。」11月25日下午,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在安陽滑縣慈周寨鄉前二村韓建峰家中,對跟隨採訪的中央、省、市三級媒體記者鄭重宣佈——滑縣慈周手工木版年畫是民間文化遺產的一個驚人發現。
25日,在4℃的寒風冷雨中,馮驥才與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的領導、專家,踏著泥濘走進滑縣慈周寨鄉,考察一個已流傳了800多年,但卻鮮為人知的文化遺產品種——滑縣慈周手工木版年畫。據悉,馮驥才稍早以前已研究過滑縣慈周手工木版年畫。
韓家大院圍滿了聞訊趕來的村民。他們驚奇地議論著:「這木版年畫平時只是在家裡掛著,還不知道它是寶貝哩!」
在眾人的簇擁下,馮驥才伏下身軀,細看每一幅年畫,並不時發問,從各個角度拍下照片。他還吩咐隨行的中央美院研究生廣泛考察村落、田野等周圍文化遺存現象,以便更精確地對滑縣木版年畫進行文化定位。
其間,他還饒有興致地觀看了滑縣慈周手工木版年畫第27代傳承人韓建峰木版刷墨、嘴巴噴水、宣紙壓模、滾子軋印等印製過程,而韓建峰平均兩分鐘就能印製一幅木版年畫。
村民韓愛國說:「印年畫的這塊梨木版已經200多年了。如果兩個人搭幫印,一天能印1000多幅呢!現在村裡還有10多家能印這個畫。」
據瞭解,滑縣慈周手工木版年畫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明初潦倒藝人韓朝英(籍貫山西,公元1476~1537年)為其振興者。在傳承過程中,只傳韓姓男子。自明中期到2006年,滑縣木版年畫「興隆」、「興義」和「興盛」三個派號的傳人,已歷經27代,傳承到如今的韓丙利、韓建峰、韓國富3人。而自第二代韓思通至27代,他們的生息地都在河南滑縣。
在現場,馮驥才邊講邊比畫:「跟北邊——天津楊柳青年畫,南邊——桃花塢年畫,特別是河南本土的朱仙鎮年畫相比,滑縣木版年畫完全不一樣。這個地方以中堂為主。從內容上來講,基本上沒有故事,沒有世俗生活,而跟民間的信仰緊緊地連接在一起,是風俗的木版畫,主要用在過年。這些畫體現了古代人與天地之間的和諧關係,而非迷信。從繪畫風格來講,這是一種對稱的風格。色彩也迥異於朱仙鎮。朱仙鎮年畫以紫色為主,而黃紫色貫穿始終。這兒的年畫基本上色較淺。」
「它的畫法也是獨有的。朱仙鎮是以套版為主,這兒是以單線手繪為主,有點類似楊柳青的畫法。但在技法上,是先用深色再加淺顏色的暈染,盡可能把一個平面的畫面,畫得立體一些。」馮驥才繼續點評道。
「這種畫有『文氣』——它把字和畫結合得非常好,多把對聯與畫面連在一起的,字和畫在同一塊版上,再加橫批,同為一體。另外,我發現一個題材是別的地方很少見到——社君、田祖,這是典型的農耕文化的反映,在其他地方的年畫裡幾乎看不見。其畫面飽滿,人物、景物都非常豐富,非常獨特。」
馮驥才說:「經過那麼長時間的歷史沖刷,滑縣還保存著這麼豐厚的文化遺產,還有這樣活態的印刷,也是罕見的。從內容到技藝、刻版、文畫結合到手工活體印刷,整個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是豫北地區重要的民間文化的發現!也是我們民間文化普查搶救給這次全國會議的貢獻。」
馮驥才提醒當地黨委、政府幫助韓氏家族對老木版的保護,老版千萬不要再賣了,千千萬萬別再賣給外國人,也別賣給文物販子,因為它是本地的「根」,是「鄉親們祖祖輩輩文化創造的積累」。
滑縣縣委書記劉國連向馮驥才表示,一定會高度重視本土的文化遺產保護。
(首席記者杜超文張鴻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