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圖文]西藏發掘出年代最古老的披毛犀化石
儘管此次出土的化石上犄角並沒有能保存下來,但是根據其頭骨特徵可以復原出其犄角的形態
西藏西部的札達盆地擁有豐富的化石埋藏,但是由於地處偏遠,目前還很少有古生物學家涉足這裡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近日科學家們在西藏發掘出據信是迄今已知年代最古老的披毛犀化石。這種生物生活在大約360萬年前,遠早於它的近親同類漫步於亞歐大陸北部廣袤平原上的年代。科學家們稱這一古老化石的出土證明西藏喜馬拉雅山麓的冰封山巒曾是這些動物們的演化搖籃。有關這一發現的論文已經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
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院的王曉明(音譯:Xiaoming Wang)說:「這是我們迄今發現的最古老化石標本。它比任何之前發現的披毛犀化石年代至少還要早100萬年。」他告訴BBC記者:「化石保存地相當完好,只是有一些損壞和扭曲,但是整個頭骨和下巴部位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這一披毛犀化石是在西藏扎達盆地被發現的。這一地區化石分佈相當豐富,本次和披毛犀化石一起出土的還有已滅絕的馬,羚羊,雪豹,獾和其他許多哺乳動物的化石。目前科學家們已經將這一化石樣本歸入新種——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a)。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和他的同事們表示這一新種表現出與之後更新世及以後同類相比更加原始的特徵。根據其頭骨判斷,儘管沒有保存下來,但是它應當具有一個稍扁的巨大犄角,並微微前傾。這樣的構造有利於它掃清前方積雪尋找食物,這對於在當時西藏地區嚴酷的環境下求生是非常必要的適應性機能。鄧濤博士表示:「我們認為這種構造可以使其起到類似船槳的作用,用以掃開積雪。」
更新世時期出現了大規模的動物滅絕事件,其中包括巨爪地懶,披毛犀,猛犸象,劍齒虎等在內的大量物種從地球上消失。近年來對於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對於這些動物當初究竟是在何處起源的,以及它們是如何逐漸發展出適應冰河時代氣候特點的生理機能的這些問題,科學界則仍然缺乏足夠的認識。
現在,以鄧濤博士為首的科學家們在《科學》雜誌上撰文指出,這些動物很可能是在西藏高原上習得了這些適應性機能。鄧博士表示:「在這種巨型犀牛的生存年代,全球氣候遠未達到冰期的程度,北半球不存在廣泛分佈的巨大冰川地帶,這是隨後冰期到來之後才出現的。」
他說:「隨後又過了大約100萬年,冰期終於降臨世界。這對披毛犀來說似乎並不構成什麼問題,因為它們之前在西藏高原地區的生活已經幫助它們預先適應了這種氣候,它們的扁平長角可以幫助劃開積雪尋找冰雪覆蓋下的食物。於是當北半球廣泛出現冰川覆蓋時,這種動物便高高興興地走下了高原,向亞歐大陸廣袤的其他地區擴展開來了。」
而來自美國洛杉磯的研究人員們則相對持謹慎保守態度,他們只是表示,還需要更多的化石出土來驗證西藏起源假說。
更新世是第四紀前期的一個地質時期,距今約180萬~1.1萬年。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安迪·庫倫特(Andy Currant)是更新世研究專家,對於這一消息,他的看法是:要發現更多的化石將是艱難的。他對BBC記者說:「披毛犀當時受到狼群的獵殺,它們會把屍體吃的相當乾淨,它們喜歡啃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