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定江山:巨鹿之戰楚軍大破秦軍之秘密何在?
巨鹿之戰:《史記》與《漢書》皆記載,項羽是引兵渡河之後,「與秦軍遇,九戰,絕甬道,大破之」,是與王離軍接戰時,同時絕其甬道的。而《通鑒》則載,「(項羽)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巨鹿。戰少利,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陳餘復請兵。」那麼,哪一個記載符合歷史真相呢?司馬遷班固司馬光三位史學家都以謹嚴著稱,孰是孰非著實還不好輕斷。不過,司馬遷在《史記 張耳陳餘列傳》中又記述道,「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諸侯軍乃敢擊圍鉅鹿秦軍,遂虜王離。涉間自殺。卒存巨鹿者,楚力也。」《通鑒》的記載與這個記述基本相同。私心推測,可能是司馬光看到了司馬遷記述前後不一之處,擇其更合情理者而用之。司馬遷畢竟是一人之力而著史,加以身心困頓傷殘(司馬光則率領一大班飽學之士,在優渥的學術和生活條件下著史),雖然本意自然是要盡可能謹嚴,但百密而無一疏實是太難(另外旁逸一句,就以此處為例,司馬光能對《史記》記述不同處甄別取棄,班固則是照搬,可見作為史學家,溫公究竟高出一籌)。那麼,何以說《通鑒》認可《史記 張耳陳餘列傳》中之記載更符情理呢?
如上所析,王離軍與項羽軍在局部態勢上,兵力和戰力互有短長,綜而合之,「理論上」勢均力敵。如果未有英布和蒲將軍先期渡河、斷絕章邯為王離輸送軍食的甬道這一情況,也即是王離軍無「乏食」之患,則同等戰力下,項羽未必敢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即其放手一搏,王離也未見得會軍敗作虜——絕不要誇大項羽個人的武勇和他破釜沉舟激勵士氣的作用:冷兵器時代,單個將軍的武勇在集體作戰裡的作用相當有限,遠非演義小說中誇張的所謂「一將橫刀,六軍辟易」。而士氣之激勵究有何效,要看對手是誰,如果是前秦苻堅的混編大軍各懷鬼胎,則有可能以北府兵之精銳一鼓作氣將其殺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但這不是前秦軍,這是秦軍,精銳的秦軍,當時世界上最具戰力的軍隊——「九戰」,可見戰況是何等激烈,也可見秦軍作戰之頑強,絕非單憑楚軍之勇氣士氣就可嚇阻擊破。
那麼,楚軍大破秦軍之秘密何在呢?難道是運氣?當然不是。我認為,楚軍先鋒部隊的「絕其甬道,斷其軍食」,是關鍵中之關鍵。
軍食是軍隊的命根子。軍食一斷,軍心必亂。秦趙「長平之戰」的戰役關鍵轉折,便在於白起斷趙括糧道,長圍久困趙軍,趙軍絕食四十六日,突圍無望,終於全軍降秦。周亞夫平七國之亂,也是先斷吳軍糧道,造成吳軍軍心動盪,然後乘隙破之。我相信,作為優秀的戰役指揮官的項羽,面對易攻難防而又如蛇之七寸的甬道,幾乎本能的便要想到去破毀。因此合乎一般軍事常理的便是:項羽先期派遣當陽君蒲將軍過河斷了秦軍甬道,造成王離軍「乏食」的情勢,知其軍心必受擾亂,於己有利之戰機遂已出現,此其一;其二,在此戰機激發誘導下,趙軍「陳餘復請兵」,則是已得到趙國趙軍方面再次的請援,圍城內外的趙軍期望與楚軍腹背合力破擊秦王離軍的作戰願望強烈,在王離軍乏食後更為強烈,此為有利楚軍之戰機其二。這兩個戰機,究其根,都是楚軍派先頭部隊絕秦軍甬道創造出來的。
以必勝之志,擊將惶之軍,戰而破之,豈有他哉!再有,細究起來,「小巨鹿」一戰,有利項羽軍而不便王離軍的,還至少有四點——這也是我們上文分析戰力時,只說王離軍「理論上」戰力略強於項羽軍,究其實,王離軍此處其實還有四不便,其實際戰力或是不及項羽軍的:
一,捨北方邊軍輕狡剽悍之長,而做攻擊堅城之用,好比拿鋒利的寶劍去砸石頭,用千里馬去載重貨,大為折損軍力。不厚道的說一句,幹這種炮灰的事兒,應該讓章邯的刑徒軍去啊。怎麼用了王離軍這個寶貝。項羽軍此是以完擊損。
二,北方軍南下,長途奔襲,遠來疲勞,連續攻城,作戰疲勞,兼有傷亡,對比楚軍,則如利劍出鞘,新發於硎,乃是生猛無畏的生力軍。項羽軍此是以逸擊勞。
三,北方邊軍之長在於遠距離奔襲截擊,一個字:「輕」。而屯兵城下攻擊堅城,背過來被動迎擊楚軍,已失去了輕狡剽悍的戰術特長而不得不與楚軍作「笨拙」廝殺。項羽軍此是以重擊輕。
四,如上所析王離軍雖有10-15萬之眾,但不得不分兵為三,又要圍城攻城又要修守甬道,只能分出三分之一部接戰楚軍,在局部兵力上顯出弱勢。項羽軍此是以眾擊寡。
我相信,我這個「紙上談兵」的業餘菜鳥都能看到的上述幾點敵弊我利,項羽這個善於製造並把握戰機的果敢勇猛的將領,自然也無不瞭然於心。所以,不論誰是項羽,這個楚軍主將目下要做的都必須是也只能是:迅疾渡河,以迅猛、剽悍、堅韌的作戰風格,如一隻鐵拳般強力砸向王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