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甲午海戰清軍「致遠」艦並非被日艦魚雷擊沉
甲午海戰致遠號因何沉沒:1894年9月17日大東溝海戰中,管帶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在艦艇多處受傷、船身傾斜情況下,為保護中彈起火的旗艦「定遠」免受攻擊,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決意與敵同歸於盡,不幸被敵艦擊中沉沒。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自沉於波濤之中,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自甲午海戰以後百餘年來,從《清史稿》、近代史著作,到上世紀60年代拍攝的電影《甲午風雲》和大、中學歷史教科書,在敘述黃海海戰時,幾乎都認為「致遠」艦系被日艦魚雷擊沉。直至近期播出的電視系列片《走向共和》,仍照搬「魚雷擊沉」一說。
為給鄧世昌立傳,年逾六旬的陳明福歷時4年,研讀浩如煙海的中、日史料,足跡踏遍祖國萬里海疆。在研究「致遠」艦沉沒原因時,陳明福發現了疑點。他是文革前大連艦艇學院魚水雷系本科畢業生,又曾擔任過驅逐艦魚水雷部門長,深知發射魚雷必須有較長準備時間,日艦不可能倉促間立刻發射,且「致遠」艦是以艦首主動迎敵,不易被魚雷擊中。他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黃海大戰中,整個日本聯合艦隊沒有發射過一枚魚雷。最終,他從史料中找到「致遠」艦沉沒的真相:
其一,川崎三郎《日清戰史》第三卷的「漢納根書信」中有一段話:「二千三百噸的護衛巡洋艦致遠號,被日艦三十二厘米加農炮的榴彈擊中吃水線,炮彈從艦體的一側打穿到另一側,軍艦立即沉沒海中。」
其二,「鎮遠」艦槍炮官曹嘉祥和海軍守備高承錫等參加黃海海戰官弁的呈文,皆稱「致遠」等艦都是中炮沉沒。
其三,淺野正恭所寫的《日清海戰史》對「致遠」艦的沉沒作了記載:「一邊遊擊隊與『致遠』戰,『致遠』忽出陣衝突『吉野』,於是『吉野』以紐狀火藥連彈裝入快炮擊之,密如雨下,三點三十分遂沉沒。」
其四,國內鮮見的1895年版《普拉茨塞海軍年鑒》對導致「致遠」艦沉沒的原因的記述較為合理:「日艦第一遊擊隊見致遠奮然挺進,便以群炮萃於致遠,連連轟擊。有數顆榴彈同時命中致遠水線,致使其舷旁魚雷發射管內一枚魚雷爆炸,右舷隨即傾斜,最終艦首下沉。」在這部首次為鄧世昌立傳的著作中,陳明福還以其獨到的見解、翔實的史料,澄清了涉及甲午海戰的多個爭論不休的問題。
鋼殼巡洋艦,英國Armstrong廠建造,造價84萬5千兩白銀,1887年完工,於當年11月回國。全長250呎,寬38呎,吃水15呎,排水量2300噸,穹面裝甲2至4吋厚;四座鍋爐7500匹馬力雙軸推進,航速18節。乘員202人,管帶相當陸軍副將。裝備三門21公分Krupp主炮(艦首雙聯裝,艦尾單管,在半封閉式炮塔中),兩門15公分Armstrong主炮,八門57公厘炮,六門輪轉式(Gatling)機炮,四支18吋魚雷發射管。
本級艦在訂造之初即根據濟遠艦的缺點加以改進,由於同時又向德國訂造了經遠與來遠二艦,所以英德兩國在暗中較勁,互相批評對方的缺點。在設計方面英國認為封閉式炮塔被擊中時將造成更大的傷亡,所以致遠、靖遠二艦的主炮塔都是後面開敞的半封閉式。英國的設計概念應是有實戰經驗為根據,因為到了豐島海戰後,連濟遠艦都把原有的炮塔給拆除了。
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中,致遠艦激戰五小時彈盡且受重創後,艦長鄧世昌欲衝撞日艦吉野與之同歸於盡,結果被魚雷擊中鍋爐爆炸而沉沒,同艦官兵246人同殉職,鄧與其愛犬同沉。僅7人獲救。
致遠艦沉沒地點是現今遼寧省東港市大鹿島西南16.9公里的海域,近年國家已開始計畫打撈。其實最初致遠的主桅在低潮時仍露在海面上,後被當地漁民鋸掉變賣了,二戰期間日人亦曾打撈一些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