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走路行車為何靠左:為了保護長輩
咱們現在的交通習慣,不管步行,還是開車,都得靠右。往前追溯,民國時也靠右:國民政府制定的《國道交通規則》也要求行人和汽車靠右行駛,想超車,得從左方加速。再往前追溯,在清朝、明朝,近至隋唐兩宋,遠至秦漢魏晉甚至春秋戰國,人們走路和行車是不是也靠右呢?不是,那時候——
靠左走為了保護長輩
南宋哲學家朱熹,出門走路,必定靠左。他的學生說:「老師,您走官道靠左,是怕跟人撞車,怎麼走羊腸小道也靠左呢?這小路上又沒馬車,哪邊好走就走哪邊。」朱熹說:「君子為人處世,講究不欺暗室,人前人後得一個樣,有人管沒人管得一個樣,雖然這是小路,咱也得按照走大路的規矩走,這樣才有助於修身。」然後朱熹又教導學生:「一個人要想做君子,對自己的要求得高一些,走路光靠左就行了嗎?遠遠不夠,你得走在長輩後面,以顯示對人家的尊敬。如果長輩要求你跟他並排,你最好走在他的右邊(凡侍長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以便保護人家。」
唐朝一位姓宋的進士從長安到成都去,走了幾天路,想弄清還剩下多少里程,於是下馬「左尋」,在路邊找到一個「堠子」。堠子就是古代官道旁豎的里程碑,有磚砌的,也有石頭的,還有用土堆起來的。又分「單堠」和「雙堠」,單堠每五里一座,雙堠每十里一座。不管單堠、雙堠,都是豎在官道的某一邊,上面一般都刻著里程數(有的不刻,只封一土堆做標誌)。這個姓宋的進士想看里程,下馬向左找才找到里程碑,說明里程碑是在路的左邊。里程碑之所以靠左,自然是因為人們走路習慣於靠左。
清末開始走右邊
有人說,現在中國人之所以靠右行駛,是從古代行軍規則演變過來的,古代行軍,右手拿兵器,如果靠左走,容易傷著自己人,所以行軍都靠右。這個說法太想當然,明朝名將戚繼光寫《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並不要求靠右行軍,而是左軍靠左,右軍靠右,所謂「雁行於左右」。先秦軍隊出戰,其戰車倒是靠左行駛的,車上軍官坐在左邊,軍官的衛士坐在右邊。當時軍中尚右,本來以右為尊,為什麼讓軍官坐在左邊?因為戰車靠左行駛,右邊比左邊要危險。
春秋戰國以降,歷代或以右為尊,或以左為尊,但不管以哪個方向為尊,主人迎接客人時,都習慣在路的左邊等待,史上稱為「左迎」。究其原因是因為古人習慣靠左行駛,被迎接者沿著路的另一方向的左側緩緩而來,雙方相遇時,剛好分別站在路的兩邊,中間留出一塊地方,既方便行禮,又不妨礙其他人通過。
那麼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靠右行駛的呢?清末。清朝末年,政府成立巡警部,用洋人做顧問,頒布的交通規章完全是歐洲式的,於是靠左行駛就變成了靠右行駛。晚清蘭陵憂患生著有《京華百二竹枝詞》,其中一首竹枝詞專寫新交規頒布後的北京交通:「靠右邊行分兩旁,章程訂立本周詳。馬車自有通融法,飛走中間亦不妨。」說明有很多司機不遵守新交規。前面說過,晚清以前咱們中國人一直是靠左行駛,這習慣可不是一下子就能變得過來的。變不過來,路上就亂,有的靠左,有的靠右,於是出現交通事故。社會學家老講文化衝突,什麼叫文化衝突?就是雙方遵循的規則不一樣,導致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