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興文縣古宋鎮92歲的何大傑,參加過抗日戰爭。昨日,記者在宜賓市興文縣古宋鎮探望了92歲的抗戰老兵何大傑。老人得知後從箱底搜出了戴安瀾將軍的照片和1955年退伍頒發的「駕駛證」,隨後把當年抗日戰爭故事娓娓道來。
何大傑回憶,1942年3月,他隨遠征軍赴緬甸與日軍作戰。同年3月19日,盟(英)軍提前撤退,何大傑與戰友們在仰光失陷,在兵力和裝備與日軍相差甚遠前提下,與擁有制空權的日軍第55師團...
戴安瀾師長緬北作戰:手提輕機槍 與日軍激戰通宵
親歷者
閆廷春第六十六軍士兵
楊鴻恩
第二十集團軍後勤總監部運輸處第一分處少校主任
1942年3月8日,日軍攻陷緬甸仰光。同一天,中國遠征軍第五軍的先頭部隊第二○○師到達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第一次入緬作戰正式拉開帷幕。
戴安瀾手提機槍激戰通宵
1942年3月18日上午,同古。第二○○師師長戴安瀾在前線指揮所裡,查看剛繳獲的日軍文件。幾小時前,前哨部隊伏擊了一支...
揭秘:抗日十大名將戴安瀾與蕪湖的不解之緣
導讀:戴安瀾(1904—1942),抗日名將,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曾參加古北口抗戰、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諸役與崑崙關戰役等。立下台兒莊戰役部分戰功(火攻陶墩/智取朱莊)與攻克崑崙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崑崙關戰役)等戰功,因崑崙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讚譽。 1942年,奉命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
抗戰英烈戴安瀾:率軍血戰滇緬直至壯烈血灑異域
戴安瀾 ,字衍功,號海鷗,安徽省無為縣風和村人(即牛埠鎮),生於1904年11月25日。家境清貧,幼時讀私塾,年長曾教私塾。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安徽公學高中部學習。喜讀歷史、軍事書籍。關心國家大事,遂有效忠民族,獻身人民之意志。1924年,投筆從戎,由於作戰勇敢,得以步步陞遷。後保送至廣東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學習,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作戰身先士卒,屢立戰功,後晉陞為團長。
...
戴安瀾將軍「馬革裹屍而還」 20萬百姓跪迎英靈
戴安瀾,字衍功,號海鷗,一九O四年十月十九日(清光緒三十年九月十一日)出生在依山傍水的安徽無為縣仁泉鄉風和村一個"家世業農,父兄均力耕"的家庭。他六歲進私塾讀書。民國初年考入安徽公學。眼看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軍閥割據所造成的社會黑暗,年輕的戴安瀾立下了報國的壯志。一九二五年,他在叔父的幫助下,投奔當時為全國青年所嚮往的革命中心廣州入伍,後在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一九二六年畢業...
抗日名將戴安瀾:遠征軍中戰功顯赫的鐵血將軍!
戴安瀾簡介:戴安瀾(1904~1942),國軍名將,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曾血戰古北口,後立下台兒莊戰役部分戰功(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郭裡集)、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攻克崑崙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崑崙關戰役)等戰功,因崑崙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
戴安瀾將軍絕筆詩:滿腔保家衛國的情懷
萬里旌旗耀眼開,王師出境島夷摧。揚鞭遙指花如許,諸葛前身今又來。策馬奔車走八荒,遠征功業邁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長弓射夕陽。 遠征軍在出國之初,戴安瀾將軍向緬甸同古進發,沿途但見山巒起伏,林木蔥蘢。道路兩旁,芸香草遍地開花,香味撲鼻。戴安瀾不禁神思飛揚。 芸香草為滇西緬北特有。高可達一米,葉子有特異香味,可入藥,性溫,有驅寒祛濕,行氣止痛,防腐殺菌功用。傳說,當...
遠征軍入緬作戰犧牲的最高級軍官:師長戴安瀾
滇緬公路——這條穿過了中國最堅硬的山區,跨越了中國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運輸幹道,對於當年中華民族的生存來說,是一條不折不扣的生命線。「七七」事變後,中國抗戰後方所需各種戰略和各種民用物資都須從西方進口。如果日軍切斷滇緬公路,斷絕中國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聯繫,中國國內的各種戰略物資儲存最多只夠維持三個月。
1942年3月,緬北已經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夏季。在連通中緬兩國的...
抗日名將戴安瀾:靈柩回鄉沿途兩省城市傾城祭拜
戴安瀾,字海鷗,1904年出生,安徽蕪湖人。1924年投奔國民革命軍,1942年5月26日,犧牲在遠征緬甸的戰場。國民黨中將杜聿明曾在回憶文中用「慘絕人寰,欲哭無淚」,形容戴安瀾犧牲前後的慘烈。當時,國民革命軍抗日殉國的將領有160多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只是少將,卻同時得到國共兩黨的高度評價,可見其非凡。 今年已87歲高齡的戴復東,是戴安瀾的長子,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
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抗戰史上的域外死忠第一人
導讀:在中華民族抗戰中,戴安瀾將軍率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以身殉國,堪稱「域外死忠第一人」。戴安瀾,字衍功,號海鷗,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安徽公學高中部。 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學習,翌年參加了北伐戰爭。1932年冬 ,任第25師145團團長,率部移防抗日前線北平。1933年3月,在長城古北口抗擊日軍。七七事變爆發後,戴安瀾已升任第73旅旅長,先後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