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姚崇是誰?姚崇與“開元盛世”有何關係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姚崇是誰?姚崇與“開元盛世”有何關係

2018年09月18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32 次

  姚崇,生於公元651年,卒於721年,原本的名字叫元崇,字元之,是陝州硤石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陝縣人氏。他是我國唐代初期的一位能臣,著名的政治家。他文武雙全,能謀善段,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和唐睿宗三位皇帝,兩次擔任宰相的職位,這點與唐初的能臣狄仁傑和婁師德一樣。他曾經參與過旨在逼迫武則天退位,使唐中宗重登帝位的神龍政變。在唐玄宗登基之後被重用,是輔佐他開創」開元盛世」的重要大臣。姚崇年輕的時候生性灑脫不羈,非常重視自己的名節。不過起初並不愛學習,而是對打獵、習武等比較熱衷。直到二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勤奮讀書,隨後考取功名,擔任了孝敬挽郎的職位,之後又被授予濮州司倉參軍的職位,因為政績突出陞遷至夏官郎中的職位。在696年的時候,因為他處理契丹李盡忠和孫萬榮的叛亂果斷及時,沒有進一部擴大戰亂,而被女皇武則天任命為夏官侍郎。此後便一路陞遷,一直做到了宰相的職位。隨後便先後輔佐了唐睿宗和唐玄宗,尤其是在唐玄宗繼位之時,盡心輔佐,使得唐朝經濟快速發展,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裕安樂,這就是著名的「開元盛世」。

  在姚崇晚年的時候,玄宗對他仍十分信任,他因感染瘧疾不能上朝的時候,玄宗都會拍使者來看望他並徵求他對朝堂政事的意見。姚崇在開元九年病逝之後,被追贈為揚州大都督,謚號為文獻,又在開元十七年被追贈為太子少保,可見玄宗對他的欣賞和器重。縱觀姚崇的一生,除了在管教子女方面有所欠缺之外,在其他方面都堪稱是一代能臣的標桿,他的顯赫功績和恪盡職守的高貴品格將會被歷史永遠銘記和傳頌。

1.jpg

  姚崇是我國唐朝時期一位功績卓著的政治家,他與另外三位能臣房玄齡、杜如晦和宋璟並稱為唐朝的「四大賢相」。他一生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為唐朝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在輔佐唐玄宗李隆基時,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說」,從穩定政局、整頓官吏和改革財政制度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治國之策,為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一個「姚崇施政」的典故可以顯示他的雄才大略。當時姚崇因為拒絕了深受女皇武則天寵愛的太平公主的提拔而惹惱了她,姚崇因此被貶為申州刺史。之後,唐玄宗肅清了太平公主的黨羽之後登基繼位。姚崇此時擔任的是同州刺史的官職。這時一向與姚崇不和的張說想委婉說服當時的另一官員趙昭彥彈劾姚崇,只不過唐玄宗並沒有理會他的奏折。

  不久之後,唐玄宗帶渭水去打獵,他在打獵的間隙在行宮秘密召見了姚崇,問他是不是對打獵非常瞭解,姚崇回答說他小的時候就很喜歡打獵,現在已經三十歲了,住在澤中這個地方以觀賞獵鷹追逐野兔為樂,並不喜歡讀書。之後是張璟對他說他馬上要做大官了,應該多讀一點書。於是他便隨便讀了一點書,一直到現在。雖然他年紀不小了,但是仍然可以打獵。玄宗聽了之後便邀請他一起打獵,有時和他一起宰殺獵物來吃,有時和他一起探討國事。自此之後,唐玄宗重用姚崇,天下一片和諧繁榮的景象。這個故事不但體現了姚崇的智慧,同時也表現了唐玄宗虛心納諫的高貴品德。

  姚崇,生於公元651年,卒於公元721年,字元之,是現在的河南陝縣人,他是我國唐朝時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雄才大略,勤勉有為,為唐朝的安定和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在他的一生中,總共經歷了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五位帝王,擔任過三次宰相的職務,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姚崇第一次擔任宰相是在女皇武則天在位時期。姚崇出生於將門之家,他的父親姚懿曾經擔任過嶲州都督的職務。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和自身的努力下,他對軍事方面非常熟悉,這時契丹人造反,姚崇及時處置,沒有造成特別大的傷亡,經過這件事之後,武則天覺得他是一個可用之才,於是提拔他擔任了宰相的職位,但是後來因為他反對張易之和張昌宗這兩個武則天的寵臣派人去定州建造寺廟而被貶為司僕寺卿。

2.jpg

  第二次擔任宰相是在武則天晚年時期,朝中大臣們聯手剷除了張易之和張昌宗之後,姚崇隨即官復原職。但是擔任了宰相沒多久,他因為在見到被廢黜的武則天時激動大哭而惹得唐中宗不滿,他又被貶為亳州刺史。第三次任宰相職位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後。玄宗早就聽聞他的才能,於是便邀請他再次出任宰相,姚崇沒有立即答應,而是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說」要求皇帝採納才肯做宰相。這十條良策主要是從穩定政局、整頓官吏和改革財政三方面來治理朝政的舉措,玄宗聽了之後自然是欣然接受,從此姚崇盡心輔佐玄宗,幫助他開創了唐朝的又一個盛世——「開元盛世」。縱觀姚崇一生三次擔任宰相又三從被貶,可以看出他的仕途也不是那麼順利,但是這掩蓋不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深遠智慧,他依然是一代名臣。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