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瀾將軍「馬革裹屍而還」 20萬百姓跪迎英靈
戴安瀾,字衍功,號海鷗,一九O四年十月十九日(清光緒三十年九月十一日)出生在依山傍水的安徽無為縣仁泉鄉風和村一個"家世業農,父兄均力耕"的家庭。他六歲進私塾讀書。民國初年考入安徽公學。眼看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軍閥割據所造成的社會黑暗,年輕的戴安瀾立下了報國的壯志。一九二五年,他在叔父的幫助下,投奔當時為全國青年所嚮往的革命中心廣州入伍,後在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一九二六年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之後,又在抗日戰爭中的古北口、漳河、台兒莊諸戰役中,屢著功勳,由連長、團長升為第七十二旅旅長。一九三九年,率部進駐桂南,在崑崙關爭奪戰中,擊斃目軍第十二旅團團長中村正雄,為保衛祖國立下了戰功。
一九四二年一月的一天夜晚,南京國民政府參謀總部燈火通明。參謀總部的官員們正在圍繞中國是否派兵遠征緬甸等問題,舉行緊急軍事會議。原來,日軍偷襲珍珠港後,英國為了解除日軍佔領緬甸對印度的威脅,一面派兩個師去緬甸堅守"大門";一面特邀中國入盟,協同制敵。當時,參謀總部認為,日軍佔領緬甸後,中國對外貿易的唯一通道滇緬公路,將有被切斷的危險,從國外購買的十萬噸軍需就無法運回。為確保中國與外界最後一條交通線的暢通,參謀總部決定同意派兵出師緬甸,與英國協同作戰。
那麼,究竟派哪幾個師出征較為穩妥呢?經過"慎選參謀總部一致同意參謀總長的提議,派第五、第八兩軍。第五軍素號"勁旅",而第二百師則為第五軍的"精銳",師長就是戴安瀾。在參謀總部舉行軍事會議決策前,戴安瀾已得知英國邀請中國派兵出征緬甸的消息。他對人說:"如得遠征異域,始償男兒志願",表示願為祖國犧牲一切。在正式接到讓他統率第二百師出征的軍令的當天,情緒異常振奮。出發前他集合全師官兵,給大家講述了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國家安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事跡,勉勵部屬為國爭光。第二天,他精神煥發,沉著果毅地指揮部隊向滇緬邊境進軍。
頑強阻敵
一九四二年三月二日清晨,一輛輛滿載第二百師官兵的軍用卡車,從中國雲南的下關市,向緬甸南部的戰略要地東瓜(亦稱同古)急駛。一路上他們高唱著師長戴安瀾作詞譜寫的歌曲《戰場行》:
弟兄們!向前走,弟兄們!向前走,五千年歷史的責任已經落在我們的肩頭,落在我們的肩頭。日本強盜它要滅亡我們國家,奴役我們民族。我們不願做亡國奴,我們不願做亡國奴,只有誓死奮鬥,只有誓死奮鬥,只有誓死奮鬥。......
三月四日,戴安瀾與戰士們一起,由滇緬公路的終點臘戍起程,向梅苗行進。
部隊由梅苗向東瓜目的地挺進時,一直是在山嶺叢疊、"最易藏奸"的原始森林中行軍,"食宿俱感困難",稍不小心就有"迷途"的危險。但為了"光復河山承色笑",全師克服了道路曲折難行的困苦,終於在三月七日抵達東瓜。
東瓜是仰光到緬甸中部曼特勒公路和鐵路線上的戰略要地。此次日軍入侵緬甸,分為東、西、中蘭路同時進行。戴安瀾從軍部接到的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堅守東瓜,以粉碎日軍由中路正面進攻,阻斷日軍由仰光向曼特勒入侵的道路。當他回到師部指揮所時,夜已深了。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緬甸全圖,伏案仔細地查看。然後站起來,向帳篷外走去。他的警衛人員給他披上外衣時,他似乎毫無覺察。他在想,這次第二百師不僅要防禦、阻擊正面敵人的進攻,而且要策應東西兩路的友軍,任務艱巨。東瓜能否堅守,關係到祖國的榮譽。想到這裡,他暗暗立下了誓言,"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須堅守到底"。回到師部指揮所後,他情不自禁地點燃了一支煙,正待抽時,猛然意識到自己早在兩個月前就已下決心戒煙了。可是,殺敵衛國的激情使他不能自制。他猛抽幾口後,熄掉煙蒂,抽開抽屜,取出師部信箋,飽蘸感情地寫下了"誓與東瓜共存亡"的遺囑。第二天,他向全師發佈命令。"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仍又戰死,以某某團長替代"。各級指揮官都必須"預立遺囑",指定好自己的代理人。於是,東瓜激戰前,全師士氣旺盛,銳不可擋。
三月二十一日,隨著一架架日軍戰鬥機在東瓜上空飛過時發出的聲聲巨響,陣地上頓時硝煙瀰漫,彈坑滿地。這是日軍在東瓜初戰失利後,對第二百師採取的報復性措施。就在敵機狂轟濫炸的同時,日軍以五倍於第二百師的兵力,向東瓜蜂擁包抄而來,妄圖一舉殲滅戴安瀾的部隊。
儘管中國遠征軍將士作戰英勇,先後在緬中邊境的同古、仁安羌等地大挫日軍銳氣。但由於盟國各方協調指揮不當,緬英方面一再貽誤戰機,無意抵抗,使抗日的戰機喪失殆盡。中國遠征軍孤軍奮戰在緬甸戰場,因援軍不繼,遭日軍主力突襲包圍,切斷了遠征軍的後路,聲勢浩大的援緬行動失敗。1942年 4月下旬第五軍200師於退出棠吉後奉命向北沿緬甸八莫、南坎撤退,沿途均遭日軍攔截,且戰且退。在穿越西保--摩谷公路封鎖線時遭遇日軍重兵伏擊,在密林中激戰兩晝夜後,損失慘重的200師突出日軍重圍,5月18日戴安瀾將軍在督戰時不幸胸部和腹部被流彈擊中,身負重傷。此後由隨從用擔架抬著敗走於野人山中。在擔架上戴安瀾將軍忍著傷痛,以必勝的信心指揮部隊突圍。由於被日曬雨淋加上缺醫少藥,傷口迅速惡化。在彌留之際,戴安瀾將軍叫來200師步兵指揮官兼598團團長鄭庭芨,囑咐他:"如果我殉國了,你一定要把部隊帶回國。"並傷感地歎道:"我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了!"使人聞之潸然淚下。1942年 5月26日下午,在部隊行至茅邦村時,戴安瀾將軍叫來擔架邊的隨從替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並把他扶起來,向北遙望祖國,嘴裡喃喃地說"反攻、反攻......"並奮力大聲呼喚"祖國萬歲"!下午5時40分,一代抗日名將壯烈犧牲,時年38歲,成為第一個在遠征戰鬥中為國捐軀的少將師長。
戴安瀾將軍犧牲後,全師悲痛萬分,將士們含著熱淚砍伐樹木,製成一口棺材,將將軍的遺體入殮,並由200師598團護送回國。此後全師由副師長高吉人率領於6月17日抵達騰沖並與宋希濂的預備第2師搜尋部隊相遇,在預備第2師的掩護下,第200師經騰衝向北越過怒江後,奉命到永平集結整訓。200師出國時有萬餘人,回國時僅存2600餘人。在滇緬邊境,一位騰沖老華僑得知戴安瀾將軍犧牲的噩耗後,專程趕到部隊,將為自己準備的楠木棺材獻出,以供將軍入殮。
7月17月下午2時,戴安瀾將軍靈柩抵達昆明時,雲南省各軍政長官龍雲、宋希濂和城防部隊、各界代表萬餘人至10公里之外將靈柩接到昆明城東體育場停放,當覆蓋著戴安瀾將軍血衣的靈車經過市區時,數十萬民眾夾道垂淚。目送這位遠征緬甸,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了雲南大後方的抗日愛國將領。
1943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西的全州香山寺為戴安瀾將軍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由國民政府代表李濟深主祭。全國各地的各界代表及當地的軍民1萬餘人參加了國葬儀式。李濟深在悼詞中說:"戴故師長為國殉職,其身雖死,精神永垂宇宙,為中國軍人之楷模!"國共兩黨的領導人紛紛送來輓詩、輓聯和花圈,對戴安瀾將軍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均題詞悼念這位異國殉難的優秀將軍。毛澤東的輓詞是:"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同古)守,驅倭棠吉師。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周恩來的輓詞是:"黃埔之英,民族之雄"。朱德與彭德懷聯名敬獻的輓詞是:"將軍冠國門,日寇幾回遭重創。英魂羈緬境,國人無處不哀思。"
1943年12月,國民政府追贈戴安瀾將軍為陸軍中將。為表彰戴安瀾將軍在滇緬戰場上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美國國會授權羅斯福總統,向戴安瀾頒發了勳章。戴安瀾將軍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抗日戰爭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軍人。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於1956年追認戴安瀾將軍為革命烈士,同年10月3日,毛澤東以國家主席的名義向戴安瀾將軍的親屬頒發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他的靈櫬由貴州遷至安徽蕪湖市的赫山公園小赫山南麓。為了紀念戴安瀾將軍,蕪湖市人民政府於1979年重新修葺了他的陵墓。墓碑上刻著戴安瀾將軍的生平傳略和英雄事跡。198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對墓地再一次進行了擴修。
彈指間60餘年過去了,中國人民始終不能忘記戴安瀾將軍與中國遠征軍的豐功偉績,如果不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擋住從緬甸疾速北進日軍的虎狼之師,雲南的大後方無疑早呈現出不堪設想的結局。他們的英名必將永存中華大地,成為教育警省後人不忘國恥、富國強民的不朽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