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頭像復原圖
哥白尼頭像復原圖
據國外媒體報道,波蘭研究人員11月20日表示通過比較來自遺骨和這位16世紀天文學家書籍中找到的頭髮的DNA,他們已經確認了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的遺體。此發現將終結有關哥白尼陵墓的各種猜測。這位波蘭天文學家提出地球及其它行星繞太陽運動的日心說,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學理論。
波蘭考古學與人類學學院的考古學家澤茲·加索斯基在新聞發佈會上說,他的工作小...
[圖文]成吉思汗陵墓在張家口宣化?七大謎團待破解
本報記者 甄智力 通訊員 張佃山
■新聞提示
700多年來,世界上許多考古學家一直在苦苦尋找成吉思汗陵墓,遺憾的是始終未有確定結論。近年來,又有考古專家推測元代皇帝陵墓的可能分佈地點在張家口、保定、承德、山海關以內圈中。日前,有關人士在張家口市宣化縣境內發現眾多痕跡,疑與成吉思汗陵墓有關,或可為這個千古之謎提供答案。
謎團之一:神秘的羊房堡村
羊房堡村位於張家口市宣化縣大倉...
萬曆皇帝陵寢發掘實錄:三百年後被掘的報應之謎
定陵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皇后的陵墓。建於1584到1590年,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定陵地宮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被開發的地下宮殿,但實際上考古人員最初想要發掘的是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對定陵的發掘只是一次意外,然而這次意外讓考古人員至今想來仍驚魂不定…… 【起由】 發掘定陵本為「練手」 已80歲高齡的定陵發掘親歷者,當年的發掘隊隊長趙其昌老人告訴記者,他擔任考古隊長 時不過是個20...
大唐百勝名將薛仁貴大非川為何被論欽陵所擊敗?
公元670年的大唐帝國,唐初的名將基本已經逝世,而薛仁貴則是唐二代將領中的領軍人物,出征吐蕃,非他莫屬。
薛仁貴的對手論欽陵也非等閒之輩。論欽陵是吐蕃丞相祿東贊之子,祿東贊於公元667年逝世,論欽陵繼承父位,成為了當時吐蕃的實際統治者,征西域、平吐谷渾,均是論欽陵親率大軍,論欽陵堪稱吐蕃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之一。
公元670年,唐高宗李治以薛仁貴為主帥,任邏娑道行軍...
吳王夫差其實很牛:艾陵之戰全殲齊軍十萬
艾陵之戰是春秋時期規模最大、最徹徹底底的圍殲戰,同時也是中國戰爭史上較早使用預備隊的戰例之一,此後預備隊的作用為歷代兵家所重視。是公元前484年魯國聯合吳國在艾陵地區打敗齊國軍隊的一次著名戰役。
據《續山東考古錄》載:「周魯蒙邑、齊堂阜邑、艾邑。」《蒙陰文史資料》載:「艾邑,在今新泰、萊蕪、沂源等縣交界處,因艾山而得名。」《續修萊蕪縣志》載「杜預謂艾山在牟縣東。」「泰...
歷史上真實的「虎符傳奇」:信陵君竊虎符救趙國
公元前259年,趙國和秦國為了爭奪韓國上黨地區,在長平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最終,只會「紙上談兵」的趙軍統帥趙括先生,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不僅沒有打敗秦軍,反而搭上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四十多萬趙軍將士的性命,完美滴詮釋了「空談誤國」這一真理。 戰勝趙軍後,秦軍在主帥白起的率領下,揮師東進,直逼趙國都城邯鄲。由於趙國主力部隊在長平之戰中幾乎全部喪失,所以,都城的防守與以...
吳蜀夷陵之戰結果: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是?
夷陵之戰結果: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上東吳(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歷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那麼這場戰爭的經過是如何的呢? 夷陵之戰,可以說是蜀漢由盛轉向衰弱的轉折點。首先,夷陵之戰不是蜀漢該不該打的問題,而...
長孫皇后臨終要求薄葬:無道的朝代才大造陵墓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家有賢妻,男兒不做壞事。現代人對這句話的詮釋是:一個成功的男人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偉大女人。看來古今一理,妻子對於丈夫的支持和影響,是巨大而深刻的。長孫皇后十三歲時與唐太宗成婚,當時年齡很小,不可能對唐太宗有什麼幫助。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她被冊立為秦王妃,此時就已經開始對唐太宗有所影響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被冊封為皇太子妃。八月,太宗即皇帝位,立...
文天祥《金陵驛》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金陵驛》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文天祥。其全詩如下: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漂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前言】 《金陵驛二首》是南宋末期詩人文天祥的組詩作品。第一首從景物寫起,運用象徵和對比的手法,抒寫詩人的亡國之痛和殉國之志;第二首進一步抒發了自己的黍離之悲,並告誡自己,在生死關...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陵墓在哪裡呢?
昭君墓,又稱「青塚」,蒙古語稱特木爾烏爾琥,意為「鐵壘」,烏虎兒,位於呼和浩特南郊9公里處的大黑河畔。現在的昭君墓是70年代重新修築的,佔地面積3.3公頃,墓高33米,墓身呈台體狀,墓頂建有一座涼亭,是一座人工夯築的大王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每年秋季,樹葉枯黃時,昭君墓上依然草木青青所以人們又稱這為「青塚」。第二層平台及墓頂各建有一亭。佇立墓頂,極目遠眺,陰山逶迤崢嶸,平疇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