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生命大爆炸」課題,至今仍有眾多不解之謎困擾著整個學界。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瞭解到,近年來,我國古生物學家在「生命大爆炸」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少讓世界矚目的成績,為人類求索地球生命起源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國際地層委員會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彭善池介紹,寒武紀是顯生宙的開始,標誌著地球生物演化史新的一幕。在寒武紀開始後的短短數百萬年時...
[圖文]科學家在地球上造出宇宙大爆炸後的溫度
科學家在最新實驗中創建了太陽25萬倍的溫度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日前,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創建了地球上最熾熱的溫度,該溫度可達到4萬億攝氏度。
這一溫度是太陽中心區域溫度的25萬倍,該溫度曾出現於宇宙大爆炸後短暫的瞬間,這種超熾熱爆炸實驗只持續了不足十億分之一秒,這是美國紐約布魯克哈溫國家實驗室的一次大型原子碰撞實驗。
兩個金離子發生碰撞的模擬圖
該實驗將有助...
[圖文]1947年德州大爆炸慘象
5月1日,美國得克薩斯州立法機關就日前發生的化肥廠爆炸案舉行首場聽證會。這起發生在4月17日的爆炸事件是近年來美國最嚴重的工業事故之一,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巧合的是,66年前的4月16日,同樣是在得州,發生了一場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工業事故:一艘裝載化肥的船隻起火、爆炸,造成近600人死亡。 得克薩斯市位於得州墨西哥灣海岸,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和貨運港口。1947年4月,一艘名為「格蘭德坎普...
[圖文]月球起源新理論:地球核爆炸促使地月分離
相似性:月球登陸器所發現的樣本顯示,月球物質的化學組成與地球幾乎相同
滿月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是如何進入地球軌道的,這些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最近,南非和荷蘭的兩位科學家又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和解釋。他們認為,月球並非是由於太空撞擊或太空爆炸所造成的,而是由於地球自身的一次核爆炸而從地球分離出去的。
南非西開普大...
[圖文]木衛四存在爆炸危險可能誘發地球核冬天
彗星撞擊可在地球上誘發「核冬天」效應
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物理技術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霍華德·德羅貝捨夫斯基認為,木星和土星的許多衛星的冰質外殼歷史上都曾發生過爆炸。 他指出:「在木星和土星周圍的衛星中,有許多都曾被厚厚的冰殼所覆蓋。而這些並不潔淨的冰均具有導電性,且電流會沿著磁場不斷地運動。在電流的作用下,會發生冰的電解現象...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全美國只有12個人知道
全美國只有12人知道整個工程情況,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從事原子彈的研製,即便是高層領導,也只有羅斯福總統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知道內情。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都不知道美國還有原子彈的研製計畫。 1939年,物理學領域裡的原子分裂實驗就已在德國取得成功。二戰前夕,為逃避德國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擔心德國搶先造出原子彈,推舉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
[圖文]超新星殘留形狀揭示恆星爆炸模式
超新星殘留的形狀可以幫助科學家辨別原恆星的爆炸模式。熱核爆炸形成的「Ia」型超新星的殘留是均勻對稱的(見右圖);而大質量恆星因內核崩塌爆炸所形成的「II」型超新星的殘留則是不對稱的(見左圖)。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美國科學家近日通過一組超新星殘留的照片發現,超新星殘留的形狀與它的原恆星在數百年前爆炸時的模式有關。熱核爆炸形成的「Ia」型超新星的殘留是均勻對稱的;而大質量...
[多圖]德國現40米深神秘圓坑彷彿炸彈爆炸後形成
圓坑位於薩克森-安哈特州的貝恩堡市和派森市之間廢棄的採石場
貝恩堡市圓坑的直徑30米、深40米
據德國《明鏡》雜誌網站消息,德國薩克森-安哈特州貝恩堡市一處廢墟近日忽然驚現一個直徑為30米、深度40米的圓形大坑。乍看起來,這個坑很像炸彈爆炸形成的彈坑。貝恩堡市31日向媒體發佈了這個消息。
據稱,這個奇怪的大坑是由當地一個孩子最先發現的。警方發言人透...
[圖文]揭秘史前大滅絕:彗星撞擊爆炸凍住地球
彗星曾與地球相撞致史前生物大滅絕
史前乳齒象
據國外媒體5月22日報道,關於早期人類和猛犸象等大型史前動物滅絕的原因,科學界日前又出新版本:美國科學家認為,有證據表明,約1.3萬年前,一顆彗星在撞向地球前發生爆炸,導致地球北半球大部分地區溫度驟降,從而破壞了原始石器時代文明,並造成了大型史前動物的滅絕。
1. 3萬年前天降"災星"
美國亞利桑那州地球物理學家艾倫·韋斯特說,約1.3萬年...
[圖文]大麥哲倫星雲內發現兩個超新星爆炸遺跡
大麥哲倫星雲內發現兩個超新星爆炸遺跡
據美國媒體報道,位於智利的雙子南座望遠鏡上的多天體光譜儀近日捕捉到了大麥哲倫星雲的DEM L316號地區兩個超新星爆發遺留下的氣泡狀星雲。
從觀測照片上看,兩團氣泡狀星雲似乎將要漂浮並穿過大麥哲倫星雲。這些星雲雖然看起來幾乎就像是一個天體,但是他們卻是由不同類型的超新星爆炸所形成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氣體與塵埃複合物。科學家們認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