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緒六年(1880),中國第一狀元縣安徽休寧出了19名文武狀元,在這些狀元名錄中,有一個叫王以銜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在浙江湖州的狀元名錄裡,也有一個名叫王以銜的人。他們都是乾隆六十年(1795)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二品禮部右侍郎。原來他們就是一個人,王以銜祖籍安徽休寧合陽(今屬安徽黃山市屯溪區),參加考試時,他已經是浙江歸安(今湖州)人了。王以銜是複試出來的狀...
揭秘清代官場潛規則:曾國藩是如何收禮和送禮的
曾國藩是一個標準的傳統官僚,他科舉出身,從翰林院編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級的禮部侍郎。在那之後,他創建湘軍,帶兵打仗,最後一路做到大學士、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可以說出將入相,位極人臣。我們可以通過曾國藩這個具體典型,觀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員的經濟生活狀態,觀察一下清代官場的潛規則是具體如何運轉。 兩江總督收入豐厚,曾國藩一家卻生活簡樸 咸豐十年(18...
清朝服飾之:清代織物
清朝前期主要有綾、錦、綢、羅、絹、葛、刻絲、衲紗等。其中錦有毛錦;綢有繭綢;緞有花緞、閃緞、倭緞等,不同面料質感有所不同,並且花色也很多種類,紋樣也有很多不同的講究與寓意。圖為鳳穿牡丹紋織錦圖為紅地龍鳳紋錦
圖為鳳穿牡丹紋織錦圖為紅地龍鳳紋錦
清朝服飾之:清代命婦禮服霞帔
霞帔是宋代以來婦女的命服,隨品級的高低而不同。《格致鏡原》引《名義考》中稱:「今命婦衣外以織文一幅,前後如其衣長,中分而前兩開之,在肩背之間,謂之霞帔。」明代霞帔就是這種形式。清代命婦禮服,承襲明朝制度,以鳳冠、霞帔為之。清代霞帔演變為闊如背心,霞帔下施彩色旒蘇,是誥命夫人專用的服飾。中間綴以補子,補子所繡樣案圖紋,一般都根據其丈夫或兒子的品級而定,唯獨武官的母、妻不用...
清代八旗制度的演變:順治年修改官名沿用至終
八旗制度是由女真(滿)民族所獨創的一種軍政合一的組織形式,八旗的官制形式非常獨特,其內部的大小官員既是軍事統帥,又是行政長官,還負責掌管所有旗人的戶籍乃至經濟生活。 八旗制度可以溯源到滿族的氏族制階段。當時,滿族在從事狩獵活動或軍事行動時,通常採取以家族或村寨人口組成的「牛錄」(意即「箭」)作為組織單位。最初的「牛錄」由每十人組成,公選一名牛錄額真(意即「箭主」)作為隊長。...
陳廷敬簡介 清代名臣康熙帝的老師陳廷敬生平
陳廷敬,漢族,清代名臣,入仕五十三年。歷任經筵講官(康熙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裁官,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陳廷敬工詩文,器識高遠,文詞淵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編》收入《四庫全書》,其中詩歌二十卷,還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陳廷敬在家鄉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陳廷敬以清廉正直聞名。比如他任左都御史時,官場上行賄受賄、營私舞弊成風。於是,他...
清代翰林盛讚華盛頓功超陳勝吳廣和曹操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有一座標誌性建築——華盛頓紀念塔。塔壁鑲嵌著鑄文石刻計190方,取自世界各地,皆為歌頌美國國父之詞語,旨在顯示其在全世界的影響。其中,一方刻石為漢字所書,鑲嵌在紀念碑第十級牆壁上,碑文如下:
「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三國名將關羽的祖父和父親是誰?他的夫人姓什麼?他到底有兩個還是三個兒子?關平到底是他親生的還是他的義子……長久以來,這些問題在史學界和民間都有存疑。始修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塵封已久的《關氏家譜》,上述問題,幾乎都有答案。但是,這些答案是否可信?鄧州驚現清代《關氏家譜》
香港《大公報》的一條消息在網路上迅速傳播:河南省鄧州市構林鎮官劉家村發現一部《關氏家譜》,其中詳細記載...
蕃薯引入如何促進清代的人口增長 小蕃薯大作用
說起蕃薯,它與花生、玉米等食品一樣,也是一種外來物種,但在清代人口爆炸式增長而耕地面積所增有限的情況下,它成為下層百姓填飽肚子,支持生存的重要食品。所以我們要講清代食品,就不能不說蕃薯。 蕃薯,各地稱呼不同,又名甘薯、金薯、紅薯、朱薯、白薯、紅苕、地瓜、山芋等。它原產於美洲中部墨西哥等地,後由西班牙殖民者攜種至菲律賓等國。根據學術界的研究,蕃薯傳入中國,大約在明代中葉...
清朝服飾之:清代婦女髮飾
大概演變流程: 清入關前 辮長盤髻 清初 小兩把頭 清中期 高髻、平頭 清晚期 一字頭 入關前辮長盤髻 統治清代的滿族原生活於我國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自然環境造就了他們漁獵、耕種、採摘的生活方式。為了行動快捷,便於騎射,滿族男女都有辨長盤髻的習慣。即將頭髮集於頭頂編一長辨,盤一圓髻。當時無論身份高低,貧富貴賤,髮式統一。 最開始仍然還保留著原民族的特點,除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