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 陽光歷史

 



曹植的「七步詩」是古人作得最快的詩嗎

 曹植的「七步詩」是古人作得最快的詩嗎
  《七步詩》,出自《世說新語》,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感情。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是曹植在七步之內寫成的詩。唐朝史青曾經上表唐玄宗,表中說曹植七步成詩,不足...



最流氓的皇帝劉邦:登基後連罵人用的粗口都沒改

 最流氓的皇帝劉邦:登基後連罵人用的粗口都沒改
劉邦雖然一生落下了不少罵名,但不算中國歷史上最壞的皇帝,不過要說歷史上最流氓的皇帝非劉邦莫屬。劉裕、朱元璋這些,出身都比劉邦好不了多少,都是沒趕上希望工程的那一撥人,從小就不學無術。可這些流氓當了皇帝以後還知道學習,好歹學點文化免得出去丟人,就只有劉邦在原地踏步,連罵人用的粗口都不帶改,可見其文化水平的低劣。 罵不罵人跟素質地位沒關係,只要是人,總有爆粗口的時候,但罵人的水...



[圖文]中國軍隊在二戰中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冒險

 [圖文]中國軍隊在二戰中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冒險
國軍傘兵部隊正在進行跳傘訓練 配備主負傘包的國軍傘兵總隊指揮官 全部配備美式武器裝備的國軍傘兵 中國駐印度軍隊乘坐滑翔機突然降臨,一舉拿下了防守空虛的密支那機場。此舉是中國軍隊在二戰中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冒險舉動...... 緬北反攻戰 1942年7月,史迪威提出了收復緬甸的計畫。英國海軍和兩棲作戰部隊控制孟加拉灣,並在仰光登陸;英印軍、中國駐印軍從印度向瑞保、曼德...



[圖文]世界年齡最老的處女:英國105歲壽星守身如玉

 [圖文]世界年齡最老的處女:英國105歲壽星守身如玉
老太太克拉拉是英國最年長的老處女 英國退休老太太克拉拉·梅亞德莫爾11日將迎來她的105歲生日。作為英國乃至世界最年長的「老處女」,克拉拉從未交過男朋友,終身過著自得其樂的無性生活。 據克拉拉自稱,她愛好養貓、閱讀、園藝、散步、烹飪和聽廣播,而獨身正是她的長壽秘訣。 105歲「老處女」喜慶生日 克拉拉·梅亞德莫爾於1903年10月11日出生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市,是一名退休秘書,目前居住在英...



解讀戰國歷史:竟是一場最為無恥的「叔嫂對話」

 解讀戰國歷史:竟是一場最為無恥的「叔嫂對話」
  倒霉男人碰上刁鑽女人,只有活活地挨整,不管你有多大的潛能,也不管這對男女多麼親近。戰國時代,「六國封相」的風雲人物蘇秦,就曾遭遇過類似的膩味事兒。蘇秦出身貧寒,曾拜著名的「鬼谷子」為師。他和巧舌日簧的張儀同出一門。常言說:「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青年時代,尚未發跡的蘇秦很不招人待見。《蘇秦列傳》說他「出遊數歲,大困而歸。」家裡的親人,包括哥哥嫂子都暗地裡笑話他,動不...



粉碎「四人幫」若干細節考證:誰最早提議解決

 粉碎「四人幫」若干細節考證:誰最早提議解決
  來源:北京日報  粉碎「四人幫」已經過去35年。35年來,事情的真相和細節一直為人關注,為人樂道。當年惟妙惟肖的傳說,後來變成繪聲繪色的戲說。關鍵在於,官方幾乎沒有公佈任何相關的檔案文獻。這未必是有意保密,因為那是一次政治風險極高的高層權力變更,所以很可能當年就沒有多少文字記載。由於缺乏文字資料,相關當事人的敘述便顯得頗富價值。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相關當事人回憶、傳記、年...



盤點歷史上那些幸福的皇后:誰是最幸福的皇后

 盤點歷史上那些幸福的皇后:誰是最幸福的皇后
  第一名:唐太宗——長孫皇后  我總相信長孫皇后一定是美麗的,而且是能夠讓人平靜超凡脫俗的美,能讓李世民忘了戰火和硝煙,能夠平心靜氣治理國家.  早在歷史課本中盛裝勸諫的長孫皇后,就讓人折服.該是怎麼機智聰慧的女人!不知道為什麼看徐惠勸諫就很有魏征的味道,而長孫皇后反而多了些親切!或許臣和妾,與夫妻總是不同的!看到後宮的李世民怒氣沖沖,或者逼著長孫與他討論國事,總是想笑,想找自己老婆一吐...



[圖文]科學家發現世界最早的狗的化石

 [圖文]科學家發現世界最早的狗的化石
國際在線專稿:科學家日前對外宣佈,他們發現了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狗的頭蓋骨化石。化石看起來很大,有很多犬齒露在外面。經考證,化石距今3.17萬年。這種狗主要以馬、麝牛和馴鹿為食。 科學家在比利時的古耶特洞穴發現了該化石,經考證,這種狗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院的古生物學家哥摩恩介紹說:「舊石器時代的狗在外形上和現在的西伯利亞哈士奇非常相似,不過舊石器時代的狗體...



溥儀回憶父親載灃:最根本的失敗是沒殺掉袁世凱

 溥儀回憶父親載灃:最根本的失敗是沒殺掉袁世凱
  導讀:對他說來,最根本的失敗是沒有能除掉袁世凱。有一個傳說,光緒臨終時向攝政王托付過心事,並且留下了「殺袁世凱」四字朱諭。據我所知,這場兄弟會見是沒有的。攝政王要殺袁世凱為兄報仇,雖確有其事,但是被奕劻為首的一班軍機大臣給攔阻住了。詳情無從得知,只知道最讓父親洩氣的是奕劻的一番話:「殺袁世凱不難,不過北洋軍如果造起反來怎麼辦?」結果是隆裕太后聽從了張之洞等人的主意,叫袁世...



三國歷史上曹魏皇權的衰亡與司馬懿的最終抉擇

 三國歷史上曹魏皇權的衰亡與司馬懿的最終抉擇
  一、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政  魏明帝曹叡也許沒有想到自己會在三十多歲時就死掉,所以他在後事的安排上本身就是缺乏周密性。他在當皇帝的時間內沒有積極培養皇族子弟,沒有幫助皇族子弟逐步剝奪軍政大佬們的權力。直到快死之時,卻妄想通過一紙詔書,用所謂的輔政名單讓皇族成員控制帝國主要軍政大權,他也把他那一紙詔書想得太了不起了。於是魏明帝最初擬定的輔政名單,自然而然的遭到了被否定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