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抗日鬥爭,在除了在戰場上進行了氣壯山河的英勇戰鬥,同時也在情偵戰線上進行了複雜的秘密鬥爭。諸多隱蔽戰線上的革命鬥士雖在當年隱名埋姓,同樣是可欽可敬的抗戰英雄。
國民黨當局在抗戰期間也進行了對日的激烈暗戰,不過主要是靠軍統、中統這樣的特務機關。當年一些愛國青年對於對日本侵略者和漢奸的仇恨,參加了軍統、中統的對日鬥爭鬥,一些人還付出了生命的犧牲。
不過,由於軍...
紀念抗戰勝利:普天同慶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黃河歡笑長城喜,舉國歡騰慶勝利!」日本宣佈投降的消息傳來,浴血奮戰了14年的中國人民,頓時奔走相告,歡欣鼓舞,慶祝抗日戰爭的勝利,全國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一)解放區(即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歡慶 各解放區在8月10日晚得到日本宣佈投降的消息後,立即掀起了狂歡的熱潮。在延安,消息傳出後,歡樂的人們湧向街道,湧向廣場,街上張燈結綵,國旗飄揚,萬人歡騰,歡慶勝...
抗戰英烈孫永勤:容易快被遺忘的冀東抗日先驅
孫永勤1898年生於原承德縣(現屬興隆縣)黃花川孫杖子村,上有兩個哥哥,排行老三。孫家家境富裕,孫永勤自幼習武,7歲讀私塾,喜歡看《說岳全傳》、《水滸傳》,崇拜民族英雄岳飛和殺富濟貧的梁山好漢。18歲時孫永勤長成身高2米的大漢,參加伯父組織的民團,他身高力大,手腳快,槍法准,他行俠仗義,有勇有謀,人送綽號「黑臉門神」,在遠近村子裡很有威望,曾帶領人馬擊潰來襲的大股土匪。這樣,他很...
南口戰役的指揮官湯恩伯:被譽為「抗日鐵漢」
當年的《大公報》名牌記者,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人民日報》社長的范長江先生,在1937年寫了一篇《南口碟血記》。他在文中動情地寫道:「湯恩伯,這個鐵漢子,他不要命了。這確是厲害。十三軍從軍長到勤務兵,他們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條命決心拼在了民族解放戰爭的火線上……」
「抗日鐵漢」的美譽,湯恩伯應該當之無愧。因為在南口保衛戰和台兒莊會戰中,湯恩伯的「表現」,確實是可圈可點。
...
蘇聯援華抗日航空隊首戰在哪?揭首位犧牲的烈士
1937年11月22日午後,8架日機飛臨南京上空,準備再次肆無忌憚地俯衝、投彈。似乎不設防的藍天,6架蘇式戰機突然升空,猛撲而來,一場空中鏖戰隨即打響……
根據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公佈的最新史料,這次發生在南京的空戰,正是蘇聯援華抗日航空隊的首戰。78年前,這支神秘之師不遠萬里來華,為守護我們的家園,奉獻青春與熱血。昨天,江蘇省與南京市各界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憑弔蘇聯援華抗日...
平津路抗日遊擊隊:顛覆日軍軍列配合正規軍作戰
在1939年1月14日《新華日報》的第二版,曾刊有「廊房等地我遊擊隊活躍」的通訊稿。內容如下:
(中央社香港十三日電)津訊:由北平直達釜山之列車,於十一日晚在平津段張莊以北地方,因路軌被毀,全部列車均傾覆。此項列車,系最近由敵方新增添之聯運車,由釜山開來,搭成者以日人為最多,並有敵兵十名,全部之中,倖免於難者無幾。十二日起,北平天津間之鐵路交通,因此已完全斷絕,迄晚尚未修復。平津...
抗日將領馬占山棄親案:為何他會突然多出個爹?
馬占山是著名的抗日將領,「九一八」事變後,率孤軍奮戰於白山黑水間,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疆場失敗後息隱津門,避居在英租界四十六號路三十七號宅內,伺機為抗戰效力。此時的天津已經在日本人勢力範圍內,因此馬占山的處境也頗為尷尬。果然,不久後鬧出一場「馬占山棄親案」,在津門沸沸揚揚,使馬占山名譽受到重大損傷。
這起棄親案當時不僅在天津的大小報紙上連續報道,就連遠在上海...
[圖文]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竟是籃球主力後衛
籃球運動從傳入中國開始,這項運動就跟軍旅有著不解之緣,在30年代,陸軍官校和「國體」的南京「德比」就是國內籃壇的最熱對抗賽之一,在40年代,中國駐印軍輜重兵汽車第六團代表隊「征輪隊」也是西南地區最強的籃球勁旅,更不用說50年代以後八一隊和各軍區球隊精英佔據了中國籃壇的半壁江山。不過曾經作為主力後衛代表中國參加了遠東運動會(亞洲運動會前身),又作為軍人投身抗戰,屢建奇功,成為一代抗...
抗日戰爭中被稱為「戰神」的國軍上將是誰?
在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簡稱國軍)中衝鋒陷陣、奮勇殺敵的將領層出不窮,但是真正意義上稱得上「戰神」的國軍上將卻只有一位,他就是中國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薛岳。薛岳,原名薛仰岳,1896年12月27日出生於廣東韶關市樂昌市九峰鎮小坪石村。早年畢業於河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8年,22歲的薛岳參加了孫中山所組的革命軍援閩粵軍,逐步成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後來追隨蔣介石,成為蔣介石...
不抵抗的張學良為何到了西安要兵諫蔣介石抗日?
今天是九一八紀念日,八十四年前,日本的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東北。 一提這個事件,就要說起張學良當時一槍不放,把東北讓給了日本人。關於這個,我們已經介紹過了,普通的說法認為是蔣介石下了不抵抗的命令。但現在張學良自己也澄清了,蔣介石並沒有直接下命令不抵抗,反而在後期下令讓張學良守住錦州。而張學良害怕自己的東北軍被日軍消滅,又存在國際社會干涉的僥倖心理,所以把兵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