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北宋又發動了一次更大規模的北伐戰役,企圖一舉奪取燕雲十六州。戰爭的結果卻是以宋軍更大的慘敗告終,從而使在對遼關係上「終宋不振」。這段悲慘的歷史不知令當時及後世多少人扼腕歎息!學術界有關探討這次戰役宋軍失敗原因的文章,較多地論述了宋軍戰略的失誤;其次是宋君臣們對遼方情況判斷的錯誤,因而貿然發動了這場毫無把握的戰爭;此外,還...
揭秘:宋太宗趙匡義如何對待想要欺騙自己的人?
在對待自己的宰輔大臣的時候,太宗的一些手段,還算是比較仁慈,可是在對待其他人就不那麼客氣了。比如那些歸降的諸侯王,像南唐國主李煜,吳越國君錢弘叔,一個個都被太宗給收拾了,下手毫不容情。當然,對其他大多數隨從歸降的臣子,太宗還是能區別對待的。極少數人留在身邊,大多數人給份優厚的工資,發到館閣,去編修史料。想太宗年間有兩部大類書《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很多就是這些人編的。...
宋太宗趙光義與圍棋的故事
提起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自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幾百年大宋基業。但是,陳橋兵變的主要的決策人和領導核心人物,及導演者,大家卻不在意是誰了,他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趙光義,由此可見後來接替他哥哥做了皇帝的宋太宗趙光義,也是文韜武略文武雙全。他是大宋的兩位開國皇帝之一。 他的一大愛好就是圍棋。在他當了皇帝以後,自然會有陪他下棋的人了,在那個時代,這個專職叫「棋...
揭秘宋太宗兒子一死一瘋的真相:報應還是偶然?
976年10月20日時年50歲的宋太祖趙匡胤驟然死去,21日趙匡胤的三弟、晉王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此後為確立自身即位的合法性,趙普為宋太宗炮製出所謂的「金匱之盟」(即趙匡胤之母杜太后臨終前約定皇位的傳承以兄終弟及的方式)。 在皇位鞏固後,宋太宗並不願意傳位於四弟趙廷美,侄子趙德昭、趙德芳,最終979年29歲的趙德昭被逼自殺;981年年僅23歲的趙德芳夭亡;984年38歲的趙廷美以「謀反罪」被貶...
宋太宗趙光義有幾個女兒?生母都是誰
宋太宗趙光義有幾個女兒?生母都是誰 宋太宗趙光義(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登基為帝。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
令宋太宗膽寒的契丹皇后蕭燕燕:十七歲步入朝!
民間廣為流傳的評書《楊家將》中,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蕭太后。她的原型,就是契丹歷史上舉足輕重、風光無限的承天皇太后。 蕭太后,名蕭綽,小名燕燕,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與《楊家將》等戲劇、小說中殺伐決斷、率領虎狼之師與宋軍大戰於燕雲一帶的「母夜叉」形象大為不同的是:歷史上的蕭燕燕實際上是個美女政治家,高瞻遠矚,治國有方、且又情意綿綿…… 然而,由於正統的塵封和世俗的偏見,蕭燕燕在廟堂上...
宋太宗如何登位?宋太宗如何在登位後排除障礙?
汴京午門石獅開寶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宋朝的締造者太祖忽然駕崩,年僅50歲。二十一日,晉王趙匡義即位,這就是太宗。太祖英年而逝,太宗繼位又不合情理,於是引出一段千古之謎。
十九日夜,大雪飛揚,太祖命人召時任開封府尹的晉王匡義入宮。光義入宮後,太祖屏退左右,與匡義酌酒對飲,商議國家大事。室外的宮女和宦官在 燭影搖晃中,遠遠地看到匡義時而離席,擺手後退,似在躲避和謝絕什麼...
宋太宗趙光義為何被稱為「假皇帝」?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從秦始皇到宣統一共有兩三百個,只聽說有好皇帝、壞皇帝,從未聽說有真皇帝、假皇帝。王莽在公開篡位之前曾經稱過攝皇帝、假皇帝,那個假字不過是指暫時,代理之意,不是指的真假之假。本文所說的宋代這個假皇帝,是指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要這樣稱呼?因為史書上所記載的他的一生事跡,大都不真。他生於公元939年,死於997年,實際年齡58歲,在這58年中,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
宋太宗趙光義簡介 宋太宗所做的齷齪的事是什麼?
宋太宗趙光義是宋朝的第二個皇帝,宋太宗南征北伐,滅掉北漢,但宋太宗曾經幹過幾件齷齪的事情。比如當眾強姦小周後等等。具體的齷齪事件,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宋太宗趙光義簡介 宋太宗(939~997),名趙炅,是宋朝的第二個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趙光義的父親為趙弘殷,追贈宣祖,母親為杜太后。哥哥宋太祖趙匡胤,太祖駕崩後,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
宋太宗趙光義為何被稱為假皇帝?宋太宗簡介
宋太宗趙光義,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太祖駕崩後,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