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有著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所謂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鴉片,和林則徐一樣,堅決反對鴉片外,其餘的「四毒」,龔自珍可謂「一體均沾」。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這一名句,在苦難時代裡,曾激勵了無數的中國志士。可這麼一個龔自珍,其實也有著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所謂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鴉片,和林則徐一樣,堅決反對鴉片外,其餘的「四毒」,龔自珍可謂...
北宋被貶宰相丁謂是如何通過一把小方凳復職的
核心提示:丁謂正是恰到好處地利用了杌子這一木頭道具,自己給自己恢復了宰相職務 在北宋群星璀璨的政治舞台上,丁謂與李迪不僅都是宰相,而且是在丁謂成功將寇准排擠出朝之後,先後被任命為宰相的。狀元出身的李迪比較正派,又是寇准一條線上的人,所以和丁謂共事不久,兩人矛盾就開始激化,並很快鬧得不可開交。李迪氣憤不過,不僅當眾責罵丁謂,而且舉起手板要揍他。丁謂躲避及時,才沒有挨板子...
解密:狄仁傑如何做到在一年之內斷案一萬七千起
影視中的狄仁傑,大都身手不凡,斷案入神,「狄仁傑『神探』稱號主要來自他在地方和中央大理寺擔任司法官員時候的業績。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有說他一年斷案一萬七千起,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史籍中沒有留下他斷案的詳細細節,有野史說他斷案效率高,擔任大理寺丞期間一年斷案一萬七千八百起,這意味著每天斷案四十餘,實際上這是指看卷...
魯迅任職教育部時與上司有過節:認定上司偷書
魯迅曾任教育部科長,與頂頭上司——曾任教育部長的傅增湘頗為不睦,傅增湘是著名教育家、藏書家,魯迅曾欲將藏書轉賣給他,他開了個離譜的低價,令魯迅極為不滿。魯迅認定傅增湘有「偷書」劣跡。一次是給其弟周作人口述的一個故事,一次是自己撰文寫的一篇工作回憶錄。 魯迅給周作人講的那個故事,黃裳就特別在《藏園佚事》一文中轉述過這個故事。原來,在1957年9月,周作人(署名「十堂」)在《新民報...
民國奇聞:普陀佛光嚇退正在進攻普陀的八千日軍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公元858年,日本高僧慧鍔從五台山請得一尊觀音菩薩像乘船回國,途經普陀山蓮花洋面時,突然海面上出現了層層鐵蓮花,船不能行,慧鍔心悟觀音不肯東渡去日本,遂上島在潮音洞附近一姓張漁民住宅內供奉,以後又擴建為一座寺院,稱「不肯去觀音院」。從此,普陀山就成為供奉觀音菩薩的道場,千百年來香火不絕。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
蔣介石為何軟禁胡漢民:胡稱孫中山死後我管你
導讀:蔣先生之所以勃然大怒,下令幽禁胡先生,是因為他們兩位在談制訂訓政時期約法等事不協之時,蔣先生說:「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哪知道胡先生卻說:「現在總理不在了,我不管你,還有誰來管你?」 本文摘自:《蔣中正日記揭秘:從風雨飄搖到大局初定》,作者:阮大仁,出版:華文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八月八日,蔣先生的日記說: 脯,約見胡木蘭及其子黃振中,因之引起余對胡展堂之感想,與...
西漢的女權法令:歷史上第一次女子可以做戶主
《二年律令》是呂後當政期間確立的一部完整法律條文,它的出現為漢朝初年經濟的復興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更是為之後漢武帝橫掃匈奴奠定了基礎。
據李學勤等專家對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的分析,那裡的「二年」應為「呂後二年」,即公元前186年。而就在這部距今2188年的漢代「律令」中,我們可以找到若干漢代女子充當戶主、女子可以繼承夫爵、子爵和財產等法律條文。因而,在沒有新的考古發現之前...
蔡鍔死後小鳳仙的曲折人生:小鳳仙的淒涼生活
1916年11月8日,雲南護國起義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蔡鍔將軍,因病在日本福岡醫院逝世,年僅34歲。隨後,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向各省發佈訃告,並宣佈在湖南長沙為蔡鍔舉行國葬,在北京中央(今中山)公園搭設靈堂舉行公祭,黎元洪、孫中山、馮國璋、段祺瑞等以及民國政府各部、駐華公使、各界群眾參加了祭奠。蔡鍔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享受國葬殊榮的元勳。 蔡鍔將軍死後,與蔡鍔相識僅有短短兩年但愛情...
唐太宗軼事:作為王羲之的粉絲為何貶低王獻之?
歷史上往往以「二王」並稱,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獻之書藝自有其獨立價值。王羲之至會稽後,書法藝術成就達到頂峰。但誓墓不仕後因筆札多為代筆人所書,乃有非議。
王羲之逝世後到南朝梁初,約一個半世紀,在此期間王獻之書因其媚趣研潤、逸氣灑脫,學其書者盛極一時。其間名家師法小王者,如《書斷》所載,即有桓玄、宋文帝劉義隆、羊欣等。特別是羊欣,被稱...
古代女子防止丈夫「包二奶」竟使用這些奇招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叫君骨髓枯。」這出自《金瓶梅》的警世恆言的意思是說,別看漂亮女人玉體柔軟如酥,但她的腰間卻好像帶著一把殺人的斧頭。雖然沒有看到好色男人的人頭落地,但他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女人搞得精淨人亡。 一句話,男人們,別貪戀女色,她會勾人性命。致人於死地。然而,歷史上那些可憐的男人們明知如此,卻仍然對女色趨之若鶩,樂此不疲。因此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