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為何很少有近視眼?古代人近視了怎麼辦
近視眼也稱短視眼,因為這種眼只能看近不能看遠。這種眼在休息時,從無限遠處來的平行光經過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後,在視網膜之前集合成焦點,在視網膜上則結成不清楚的象遠視力明顯降低,但近視力尚正常。如果有了近視眼的症狀,需要配戴眼鏡,來看清東西,矯正視力。
現在隨著文化知識越來越顯得重要有加,有近視眼的文人學子也越越多,即便在城裡工人、鄉下農民之中,也能看到少數代近視眼鏡的老百姓。然而,在中國古代就很少發現有近視眼的文人學子,更別說普通老百姓了。為什麼古代文人為何少有近視眼呢?對於這種現象,有人總結出六個原因:
一、古時候大部分人不認字,也沒多少人讀得起書,書香門第畢竟少,只有家庭條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讀得起書,即便是讀書,用在讀書上的時間也很少,而那種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人更是鳳毛麟角,這就決定了古代不存在形成近視眼的大環境,患近視的風險和概率都很低。
二、古人書寫用的是毛筆,比較長,眼睛距字的距離較遠,寫的字也相對大小,客觀上起一定的預防作用。
三、古人讀的是私塾,沒有現在的黑板,不會產生看黑板困難,也就不用想什麼辦法治近。加上古代自然科學不發達,那時的學生讀的書很少,如沒有外語、物理、化學等,數學也只是加減乘除等簡單運算,主要是四書五經,一本《論語》要讀好幾年,沒有書讀自然不太會近視了。
四、古人的生活節奏慢,交通以騎馬與步行為主,不用擔心交通安全,所以患近的危害就小。
五、古人沒有眼鏡,儘管看似不利,但客觀上能防近視度數加深,所以近視的危害就很小。
六、此外,古人行路、騎馬、不戴鏡視遠都有預防近視作用,所以古人的近視非常之少,危害也很小,與其他疾病相比,簡直算不了什麼。
當然,古代文人之中的近視眼少,但並不是沒有。那麼,古人如果有了近視眼的症狀是怎麼辦的呢?
毋庸置言,古人還是有一定數量的近視眼,這從一些史料和笑話中也可以看出。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諷近視眼的打油詩,詩中說道:「笑君雙眼太稀奇,子立身旁問誰是?日透窗欞拿彈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畫壁磨傷鼻,為鎖書箱夾著眉。更有一般堪笑處,吹燈燒破嘴唇皮。」六十四個字的一首打油詩,將在雲山霧罩中過一生的近視眼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聽說有名有姓的近視眼,是《說岳全傳》中的奸臣張邦昌。雖然張邦昌官位那麼高,但卻沒什麼辦法醫治自己的近視眼。
看來,要解決近視眼的問題,只能靠眼鏡了。但是,眼鏡發明的年代較晚,且應用極少,從整體上看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在那個時候絕對是身份的象徵。十五世紀中期才傳進中國。鏡片由水晶石、石英、黃玉或紫晶磨製成,材料稀少,價格昂貴,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當作好東西賜給大臣。在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中,宰相劉墉就戴著一副眼鏡,只不過不像今天有兩條腿,可以掛在兩個耳朵上,而是用根鏈子綴著在胸前。在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乾隆皇帝與和時常戴著墨鏡裝酷,但是老百姓卻鮮有戴眼鏡的。
在公元1260年,馬可波羅就曾經描述中國老人家戴著眼鏡看小字的景象。據說,中國古代的眼鏡呈大橢圓形,鑲在龜殼做的鏡框裡,用銅製的眼鏡腳卡在鬢角上,或用細繩子栓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鏡固定在帽子上。而且當時的眼鏡造價不斐,也因此被當作身份地位的象徵。據說,就有一位鄉紳用一匹馬的代價換一付眼鏡的記錄。說明眼鏡極為稀少,在整體上沒有發揮多少作用,而且是否是近視鏡還不一定。